• 首页>文化 > 文化
  • 茅台酒谚语

    1. 形容茅台酒的成语

    形容茅台酒的成语有:历史悠远 酱香突出 令人陶醉 敞杯不饮 香气扑鼻 满口生香 幽雅细腻 酒体丰满 回味悠长 纯净透明 醇馥幽郁 香飘四溢 美味佳肴 回味无穷 垂涎三尺 垂涎欲滴 香飘十里等等。

    列举如下:

    1、美味佳肴

    上等的精致可口的饭菜或味道鲜美的食品,也指个人所定义的可口的食品。形容食物可口美味,让人赞不绝口。佳肴,指精美的饭菜和可口的食品,形容食物非常好吃。语出元张养浩《翠阴亭落成自和》诗之一:“抚尊笑向儿童道,安得佳肴锦鲤双。”

    2、回味无穷

    回味:指吃过东西以后剩下的味道。比喻事后越想越觉得意味深长。

    3、垂涎三尺

    垂涎三尺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chuí xián sān chǐ,指嘴边挂着三尺长的口水,形容嘴馋到极点。亦形容羡慕到极点,极想据为己有。出自叶君健 《自由》十三。

    4、垂涎欲滴

    垂涎欲滴,拼音是chuí xián yù dī ,汉语成语,意思是馋得连口水都要滴下来了,形容非常馋想吃的样子,也比喻看到好的东西,十分羡慕,极想得到(含贬义)。出自:唐代柳宗元的《招海贾文》:“垂涎闪舌兮,挥霍旁午。”

    5、香飘十里

    ①形容香气浓郁。这里的十里是虚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十里,用来修饰香气香味就象三尺长亭,也并不是真正的三尺,常用来表示友人离别时的不舍。用具象的词汇来形容抽象的情感,饱含着强烈的情感色彩。

    ②香气传得很远,很香。

    2. 茅台酒的文化

    茅台酒的文化品质 青瓦长街 水声汩汩——贵州茅台酒文化品质的思考 多年来,我们说酒文化,说文化酒,但是文化究竟是什么?文化究竟在哪里?却没有人能够做一个清晰明确的整理和归纳。

    我以为,在贵州茅台酒这样一个特定的载体中,其文化品性主要体现在忠孝节义四个字上。为国争光,诚于国事;谓之忠。

    儿遂母愿,殷勤于家;谓之孝。不羡繁华,不易其地;谓之节。

    护身健体,不伤饮者;谓之义。忠孝节义四全,是谓国酒文化。

    一 让我们从一段历史说起。 两千年前,司马迁在他那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中,给我们讲了一个发现夜郎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唐蒙。大约在公元前135年的时候,唐蒙在出使秦朝末年割据两广一带的南越国时,有机会在宴席上吃到一种名叫枸酱的食品。

    唐蒙一边吃,一边随意地问主人:这东西很好吃,是你们本地出产的吗?主人也很随意地回答他:这东西来自夜郎国,夜郎在南越以西,有一条牂牁江从夜郎流下来,在南越都城番禺即今天广州城下入海。唐蒙留了心,把枸酱带回长安。

    有蜀商知道枸酱的来历,告诉他这东西产自蜀地,蜀人把它偷卖到夜郎,夜郎人又转卖给南越。唐蒙一听,顿时来了精神。

    那时候汉朝廷并不知道蜀地之旁,竟有一个夜郎国家的存在。再一详问,蜀商告诉他,这个夜郎国“临牂牁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唐蒙了解了这些情况,就把枸酱献给汉武帝品尝。

    武帝曰“甘美之”。唐蒙趁汉武帝高兴,再进一步建议汉武帝说,如果从湖南、江西这边攻取南越,山高路险,很难奏效。

    建议朝廷以巴蜀的力量,收服夜郎,可得夜郎精兵十余万,然后从牂牁江浮船而下,可收奇袭之功,取南越入版图。汉武帝很欣赏唐蒙这个建议,作为一代雄主,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个建议本身蕴含着的巨大战略机会。

    于是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封唐蒙为郎中将,率一千汉军,带一万民夫,携大量礼物,沿赤水河进入夜郎。在唐蒙的劝说和各种礼物的诱惑下,夜郎王多筒,以及夜郎周边的一些小国都一起归顺了汉朝。

    这件事被后人称做“唐蒙通夜郎”。它对中国西南地区,有着巨大而且深远的影响。

    司马迁不仅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夜郎的故事,他还在这个故事中说了这样一段话:“滇王与汉使者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意思是汉朝的使者到滇国去,滇王问他汉国有没有滇国大?回到夜郎,夜郎亦问到同样的问题。他们都因为关山阻隔,不知道汉之广大;其实滇也罢,夜郎也罢,不过仅相当于汉之一州而已。

    就因为司马迁这段话,后人把滇王略去,引申出一个“夜郎自大”的著名成语,以叽笑、警示那些不自量力、骄傲自大的人。 其实,当时的夜郎并不太小,她的实际疆域大约包括了今天的贵州全境,四川一部,重庆一部,云南一部,广西一部,湖南一部。

    这样一个面积的国家,即便今天来看也不算小。而当时的汉朝,还主要以黄河流域为统治中心,长江以南、长城以北的大多数地区,都还处在国家林立、鞭长莫及的状态中,还不是后来大中国的概念。

    而且,滇王和夜郎王在当时那种交通极端闭塞、信息极端不畅的历史条件下,问一声汉使者谁大?可能还有一点谦虚谨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意味在里面呢。 正是因为有了“唐蒙通夜郎”这样一个历史事件,随后又顺理成章地臣服了滇国,不久再挥师取了南越和东越,汉朝的疆域,才最终勾画出今天我们大中国在西南和东南方向的基本轮廓。

    而这样一个开疆拓土的大事件,它最初的发端之处,其实就是南越人殷勤端来的那一盅枸酱。没有这杯枸酱,就不会有唐蒙和南越官员的那番问答,也就不会有大汉朝廷当时对南方疆域的战略策划和战略实现。

    或者说,这种战略策划和战略实现,就会因为一个无意中的错失将要推迟若干年。据后人多方考证,这种被汉武帝赞美过的枸酱,就是当年居住在赤水河流域的仡佬族先民——也是构成西南方向夜郎等国主体民族的濮人精心酿造的一种美酒。

    从那以后,枸酱北上西去南下,极可能在当时就成为一种尊贵生活的典范和标志,沉醉了一个风华绝代的汉朝。而这种引发和见证了一场国家疆域大扩张,并在其中担任了重要角色的美酒,在经历了两千年沧海桑田的轮回和千锤百炼之后,就被定格成今天闻名世界的贵州茅台酒。

    二 茅台镇坐落在大娄山余脉的群山之中,地理上处于云贵高原的北部边缘,从云南发源,蜿蜒而来的赤水河在她身边流淌而过。这地方最早的名字叫马桑湾,后来又叫四方井。

    宋代以后,茅台这个名字开始出现。据地方史专家们考证,这个名字的由来,缘起于河岸上一座古时候留下来的,濮人祭祀祖先的高台。

    这座后来被废弃的高台,在漫长的岁月中被年复一年萋萋生长的茅草湮没,以致在很长一个时期中,老百姓把这个地方干脆就叫做“茅草台”。而今天的茅台称谓,其实是过去“茅草台”的简称。

    以前的老人们,常说这地方是渴龙出山、万马归槽的风水,是藏有王气的。但这王气在老百姓中说了数百年,却从来没有露出过头来。

    从枸酱以后,汉代以后的一千多年时间里,茅台都是贵州和四川之间的一道重要门。

    3. 关于绍兴酒的谚语主要有哪些

    绍兴酒谚,从内容上讲,大致可以分以下几个方面: (1)对老酒产地的赞扬 绍兴酒源远流长,闻名天下,绍兴人为此充满着自豪。

    酒谚有:“越酒行天下”,“温州出棋手,绍兴出老酒”。绍兴物产富饶,人们根据其主要产品为“绍兴三只缸:酒缸、酱缸、染缸”。

    绍兴酒盛产于绍兴各地,历史上以东浦一带为最多最优。“醉乡宁在远,占佳浦西东”,“绍兴老酒出东浦”、“东浦十里闻酒香”,“游遍天下,勿如东浦大木桥下”,因为那里酒坊林立,酒香阵阵,诱人醉倒。

    (2)对酿酒工艺的概述 绍兴酒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酿造工艺,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 酒谚非常简单明了地表达了人们对酿酒规律的认识:“倪子要亲生,老酒要冬酿”,“做酒靠酿,种田靠秧”,“人要老格好,酒要陈格好”,“陈酒味醇,老友情深”。

    (3)对健身作用的表述 绍兴酒谚云:“饭是根本肉长膘,酒行皮肤烟通窍”,“你会雪花飞,我会老酒咪。 ”,“对(买)得尺布勿遮风,吃得壶酒暖烘烘”。

    对酒功酒德的评价“壶里有酒好留客”,“好肥好料上田地,好酒好肉待女婿”,“酒逢知已千杯少”,“人逢喜庆喝老酒”,“沏茶要浅,斜酒要满”,“将酒待人,并无恶意”,,“朋友劝酒不劝色”。 (4)对佐饮菜肴的搭配 “生活要对手,吃酒要过口”,“过口”就是佐饮菜肴。

    “剁螺蛳过老酒,强盗来了不肯走”,螺蛳盛产于河湖江汊之中,鲜美耐味,老少喜欢,久食不厌,加之食用之时,啧啧有声,一颗又一颗,与小口呷哏、对酌或独饮的情味相配成趣,因此最受酒客们的欢迎。“清明螺端午虾,九月重阳吃横爬”,“横爬”就是蟹。

    绍兴人喜欢腌腊物,“陈酒腊鸭添,新酒豆腐干”,咸煮豆腐干也是佐酒佳肴。 “骨头过老酒,卤水淘饭吃”,“前世勿修,腌菜过酒”,这是佐饮之忌。

    对饮酒无节的规讽俗语曰:“酒多人病,书多人贤”,“酒行大补,多吃伤神”,“酒不可过量,话不可过头”,“酒能成事,酒能败事”,“吃酒误事”,“过量酒勿可吃,意外财勿可领”,“饮酒千杯勿计较,交易丝毫莫糊涂”,“寡妇难当,独酒难饮”,“吃饭要过口,吃酒要对手”。

    4. 20条歇后语和谚语

    一、气象谚语

    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观察气象的经验总结。如:

    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日落胭脂红,无雨也有风。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二、农业谚语

    它是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农事经验。如:

    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三、卫生谚语

    卫生谚语是人们根据卫生保健知识概括而成的。如:

    冬吃萝卜夏吃姜,免得医生开药方。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四、社会谚语

    社会谚语泛指为人处世、接物待人、治家治国等方面应注意的事。如:

    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狭路相逢勇者胜。

    五、学习谚语

    多是学习经验的总结,激励人们发奋学习。如: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世上无难事,只要有心人。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

    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礼)

    公共厕所扔石头——引起公愤(引起公粪)

    外婆死了儿子——无救(无舅)

    老公拍扇——凄凉(妻凉)

    秀才的空棺材出葬----------目中无人(木中无人)

    王八中解元----------规矩(龟举)

    花生--------------非吵不可(非炒不可)

    皮匠不带锥子--------真行(针行)

    何家姑娘嫁给郑家----正合适(郑何氏)

    和尚的房子----------妙(庙)

    河边洗黄莲----------何苦(河苦)

    做梦变蝴蝶----------想入非非(想入飞飞)

    猴子学走路----------假惺惺(假猩猩)

    精装茅台------------好久(好酒)

    蜘蛛拉网------------自私(自丝)

    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盲上加盲)

    西瓜地里散步--------左右逢源(左右逢圆)

    脱了旧鞋换新鞋------改邪归正(改鞋归正)

    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一袋不如一袋)

    碗底的豆子----------历历在目(粒粒在目)

    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存心不量)

    穷木匠开张----------只有一句(只有一锯)

    砖窑里失火----------谣言(窑烟)

    灯盏无油------------费心(费芯)

    钟馗嫁妹------------鬼混(鬼婚)

    粪船过江------------装死(装屎)

    黏窝窝掺黄莲--------一年一年的苦(一黏一黏的苦)

    药铺里开抽屉--------找玩(找丸)

    癞虾蟆跳水井--------不懂(噗咚)

    唱戏的骑马----------不行(步行)

    炒咸菜不放酱油------有言在先(有盐在先)

    从河南到湖南--------难上加难(南上加南]

    打灯笼搬石头--------照办(照搬)

    大水冲走土地庙------留神(流神)

    耕地里甩鞭子--------吹牛(催牛)

    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辈(小人之背)

    航空兵翻筋斗--------颠倒是非(颠倒试飞)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