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谚语
1. 关于声音的名言 诗句 谚语
1、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唐代: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释义: 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2、”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李凭箜篌引》唐代: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释义: 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
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 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
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 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
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
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
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
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 3、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听弹琴》唐代: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七弦 一作:七丝)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释义: 七弦琴奏出清凉的曲调悠扬起伏,细细倾听就像那滚滚的松涛声。
我虽然很喜爱这首古时的曲调,但在今天人们大多已不去弹奏了。 4、一弹决破真珠囊,迸落金盘声断续。
《琵琶行》唐代:牛殳 何人劚得一片木,三尺春冰五音足。 一弹决破真珠囊,迸落金盘声断续。
飘飘飖飖寒丁丁,虫豸出蛰神鬼惊。 秋鸿叫侣代云黑,猩猩夜啼蛮月明。
潏潏汩汩声不定,胡雏学汉语未正。 若似长安月蚀时,满城敲鼓声噒噒。
青山飞起不压物,野水流来欲湿人。 伤心忆得陈后主,春殿半酣细腰舞。
黄莺百舌正相呼,玉树后庭花带雨。 二妃哭处山重重,二妃没后云溶溶。
夜深霜露锁空庙,零落一丛斑竹风。 金谷园中草初绿,石崇一弄思归曲。
当时二十四友人,手把金杯听不足。 又似贾客蜀道间,千铎万磬鸣空山。
未若此调呦呦兮啁啁,嘈嘈兮啾啾。 引之于山,兽不能走。
吹之于水,鱼不能游。 方知此艺不可有,人间万事凭双手。
若何为我再三弹,送却花前一尊酒。 释义: 不知何人用刀削制的这一琵琶,三尺春天的冰一样难得,而且五音俱全。
一但弹起来时,好象把真珠袋撕破,真珠迸落在金盘中发出时断时续的圆润声音。 弦音飘荡发出冷冷的声音,蛰伏的小虫惊醒,神鬼听后都惊起。
象秋鸿鸣叫呼喊伴侣北方代地的云变黑,象猩猩夜啼把南方蛮地月亮变得更明亮。 象潏潏汩汩水流的声音不固定,又象北方的胡人学汉学一样,语言朦胧不清。
好象长安月蚀时,引起满城百姓噒噒敲鼓声。 听起来会感到峨峨的青山飞起,但没有压抑感,听起来又象有野水流来,有种润湿人的感觉。
曲调中听起来会伤心地想到南朝陈后主,在春殿中酒至半酣时看着细腰女在跳舞。 又象有一百只黄莺在相向唱歌,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上,有雨水般的伤心泪水。
感觉到娥皇女英二妃哭处山重重,娥皇女英死后云势盛大翻动。 夜深霜露很大把娥皇女英空庙封住,只留下一丛斑竹在风中摇曳。
石崇的金谷园中初春草色刚刚绿,象是他的一段思归曲。 当年金谷园二十四友,手把金杯听不够。
又像商人走在蜀道间,很多的铎磬在空山中敲响。 不一会儿,此调象鹿鸣呀禽鸟鸣,众声喧杂呀众鸟鸣。
弹奏声传入山中,群兽驻足不愿走。 弹奏声飘到水面上,鱼儿听的入迷而忘记游了。
现在才知道此种演奏技艺其他地方是没有的,人间做很多事都是靠一双巧手而为。 再为我弹几曲,怎么样?在花前送你一杯酒。
5、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省试湘灵鼓瑟》唐代:钱起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释义: 常常听说湘水的神灵,善于弹奏云和之瑟。
美妙的乐曲使得河神冯夷闻之起舞,而远游的旅人却不忍卒听。 那深沉哀怨的曲调,连坚硬的金石都为之感动、悲伤;那清亮高亢的乐音,穿透力是那样强劲,一直飞向那高远无垠的地方。
当如此美妙的乐曲传到苍梧之野时,连安息在九嶷山上的舜帝之灵也为之感动,生出抱怨思慕之情;而生长在苍梧一带的白芷,在乐曲的感召之下,也吐出了更多的芬芳。 乐声顺着流水传到湘江,化作悲风飞过了浩渺的洞庭湖。
曲终声寂,却没有看见鼓瑟的湘水女神,江上烟气消散,露出几座山峰,山色苍翠迷人。
2. 成语和音乐:附谚语,歇后语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yú yīn rào liáng,sān rì bù jué
【解释】余音:音乐的余味;绝:断。形容歌声高亢、优美悦耳,余味无穷
【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结构】复句式成语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声音
【近义词】余音绕梁、余韵绕梁
【例句】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当年读书,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有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我总不懂。”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韩国歌女韩娥以卖唱为生,一天她到一家客栈去投宿,被店家赶出来,她只好在店外唱着如泣如诉的曲子,客人们感动得不吃不喝,店主无奈,只好请她住店唱歌。离店前她唱了欢快的曲子,三天后那悦耳的歌声还在客栈房梁上萦绕。
3. 按要求写成语、谚语或歇后语:成语:(1)一个人的歌声很优美()
(1)一个人的歌声很优美( 余音绕梁)(2)文章写得很好(下笔如神)(3)毛笔字写得生动有气势(笔走龙蛇) (4)提起《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就会想到(千变万化)(神通广大)(5)无聊时的神情(百无聊赖)(6)悲伤时的神情(痛哭流涕)谚语(或歇后语):(1)黄连树下唱山歌(苦中作乐)(2)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3)苍蝇掉进饭桶里(恶心) 笔走龙蛇 【词 目】 笔走龙蛇 【发 音】 bǐ zǒu lóng shé 【释 义】 笔一挥动就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 下笔有神 【成语】:下笔有神 【拼音】:xià bǐ yǒu shén 【解释】:指写起文章来,文思奔涌,如有神力.形容文思敏捷,善于写文章或文章写得很好。
4. 成语和音乐:附谚语,歇后语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yú yīn rào liáng,sān rì bù jué【解释】余音:音乐的余味;绝:断。
形容歌声高亢、优美悦耳,余味无穷【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结构】复句式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声音【近义词】余音绕梁、余韵绕梁【例句】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当年读书,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有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我总不懂。”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韩国歌女韩娥以卖唱为生,一天她到一家客栈去投宿,被店家赶出来,她只好在店外唱着如泣如诉的曲子,客人们感动得不吃不喝,店主无奈,只好请她住店唱歌。离店前她唱了欢快的曲子,三天后那悦耳的歌声还在客栈房梁上萦绕。
5. 描写音乐名言
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 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的要点。—— 苏霍姆林斯基 欣赏音乐,需要有辨别音律的耳朵,对于不辨音乐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 马克思 通过音乐并在音乐中教育我们的孩子——(英)海伦.辛普森 没有音乐,生命是没有价值的。—— 尼采 没有早期音乐教育,干什么事我都会一事无成。
—— 爱因斯坦 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 —— 柏拉图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
—— 贝多芬 当我坐在那架破旧古钢琴旁边的时候,我对最幸福的国王也不羡慕。—— 海顿 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
—— 雨果 体操和音乐两个方面并重,才能够成为完全的人格。因为体操能锻炼身体,音乐可以陶冶精神。
—— 柏拉图 音乐常使死亡迟延。—— 伊索 人都需要娱乐和变换兴趣,以防止变得迟钝,呆滞和智力上的闭塞。
——乔义特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爱默森 灵感全然不是漂亮地挥着手,而是如犍牛般竭尽全力时的心理状态。
—— 柴可夫斯基 不爱音乐不配作人。虽然爱音乐,也只能称半个人。
只有对音乐倾倒的人,才可完全称作人。 —— 黑格尔 音乐家必须不断地反身自省,培养自己最内在的东西,以便使它转向外界。
—— 歌德 音乐家的艺术不在于直接描绘形象,而在于把心灵置于这些对象能够在心灵里创造的情绪中去。—— 卢梭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列子·汤问》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战国· 宋玉 心哀而歌不乐,心乐而哭不哀。
——《淮南子·缪称训》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古诗十九首》 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
——《史记·乐书》 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三国(魏) ·曹丕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三国(魏) ·曹丕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晋·陶渊明 因形创声,随时造曲,应物无穷。
——晋·成公绥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唐·李白 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
——唐·李白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唐·刘长卿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唐·高适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唐·杜甫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唐·钱起 曲罢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飘空。 ——唐·赵嘏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唐韩愈 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 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 多楚峡流。 ——唐·苏替 一字新声一颗珠,转喉疑是击珊瑚。
——唐·薛能 唱得红梅字字香,柳枝桃叶尽深藏。
6. “风声雨声读书声”下一句是什么谚语
“风声雨声读书声”下一句是家事国事天下事。
整句应为: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名联谈趣》275)。顾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作者简介:
顾宪成,字叔时,号泾阳,于1550年(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出生于江苏无锡泾里(今无锡市张泾)一个书香门第 。顾宪成聪明过人,幼年就有研读孔子之学。1576年(万历四年),顾宪成赴应天(今江苏南京)参加科举考试,中了乡试第一名。1580年(万历八年),顾宪成赴京参加会试,又被录取在二甲第二名,被赐进士出身。顾宪成中进士后,官居户部主事。时值大学士张居正生病,朝臣群起为他祈祷。 顾宪成不参与祈祷,有同僚代他签名,他拿笔去掉。1582年,张居正死后,顾宪成改任吏部主事。后来顾宪成请假回乡三年,返回朝廷后,补为验封主事。 1586年(万历十四年),顾宪成的弟弟顾允成也考中了进士。
1587年(万历十五年),明朝考核京城朝官,都御史辛自修掌管考核事宜。工部尚书何起鸣在纠正考核的过失中,辛自修因不对执政大臣之意获罪。给事中陈与郊秉承旨意弹劾何起鸣、辛自修,实际上是攻击辛自修而庇护何起鸣。于是二人都被罢官,并责备了检举何起鸣的四位御史。顾宪成为他们抱不平,上疏申辩,词语中有触怒当权者的地方,被明神宗下圣旨责备, 贬官外放为桂阳州判官。后来提为处州推官。顾宪成在母亲死后辞官,服完丧后,补为泉州推官。
同类对联有:
1. 歌声琴声音乐声声声开怀 大事小事大家事事事烦恼
2.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3. 黑夜冷夜孤独夜夜夜难眠 侃天侃地侃大山侃侃而谈
4.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5. 高招妙招小绝招招招致敌 多福多贵多发财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