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 > 文化
  • 祝福夫权

    祝福夫权

    一、《祝福》中四权对祥林嫂的影响

    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

    勤劳、善良、质朴、顽强的祥林嫂是有价值的女性,作为旧中国农村妇女的典型,生活在旧社会最底层的她,几经抗争非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被践踏、被愚弄、被鄙视,而最终被吞噬。祥林嫂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

    2e7bj (一)封建礼教的束缚。有人认为,祥林嫂的死是由于鲁四老爷的无情和四周人们的残酷。

    事实固然如此,但这只是表面现象,真正内在本质是封建礼教对于整个旧中国整个民族思想的束缚。祥林嫂也是深陷在那束缚里的一员。

    她也曾反抗,但无非只是想将自己重新溶入那个畸形的社会中。 祥林嫂只是个社会的底层人物,具有小农意识,看不清社会发展的方向,分不清事物本质的正确与错误。

    所以她在那畸形的社会里是无法存活的。她所需要的是整个民族意识的解放和发展。

    [{ 鲁迅先生在《论第三种人》①一文中曾这样说过:生在阶级社会里,要想做一个超阶级的人,这样的人是根本不存在的……这恰如一个人要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 生在封建社会中的祥林嫂是不可能跳出封建社会的园囿的,她正是被封建社会的四大绳索--政权、族权、夫权、神权扼杀致死的。

    1C= 祥林嫂在一生中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打击。第一次比她小十岁的丈夫的死;第二次丈夫的死和孩子阿毛被狼吃掉;捐门槛后仍得不到鲁四老爷和太太的宽恕和谅解,当她坦然地去拿酒杯和筷子时,四婶又慌忙大声说:“祥林嫂你放着罢!”这一次给了她致命的打击。

    作品通过最富有表现力的三次打击,塑造了她的悲剧性格。祥林嫂没有自己的名和姓,经济上一无所有,政治上毫无权力,而且失去了起码的人身自由。

    祥林嫂所希望的,所感到满足的,原来是一种作为人的最低的生存条件,是一种极不公平的生活,因而这希望和满足本身,便是带着悲剧性的。 FND2&X 祥林嫂的被迫再婚,曾被认为“交了好运”。

    在祥林嫂苦难的一生中,这段值得回忆的幸福生活却短暂的如昙花一现,而灾难和不幸却总是象影子一样威逼着她,迫害着她。随着贺老六断送在伤寒后,儿子阿毛又被狼吃掉,使祥林嫂再一次遇到了挫折。

    而祥林嫂夫死子亡,已经无人可从,无人可靠,象浮萍似的在水面上飘来荡去无所归依。后来大伯趁机收屋,驱逐了她,她就漂流回到鲁镇,不得不又回到鲁四老爷家做工,这是祥林嫂遭到封建四权的第二次更重的打击。

    o5b=&X 两次嫁人,夫死子亡的祥林嫂,再次回到鲁四老爷家里时,企图借助喋喋不休地讲故事来博得别人的同情和安慰,以减少自己思念的痛苦,结果越说越想,越想越说。 要知道,这不是一般的追述,而是在反复咀嚼自己的痛苦,这种痛苦始终在折磨她。

    3e祥林嫂更为痛苦的是,他不仅要接受封建礼教在现实生活中所强加给她的苦痛,还要受神权思想对她的精神虐杀。这种精神的虐杀,使她到临死还背着沉重的精神负担,使她感到死亡并不是悲惨生活的结束,而是更大恐怖的开始。

    祥林嫂打算守寡,却受到迫害,以至被认为犯了“伤风败俗”的罪,还要捐门槛求赦。在封建社会里,就因为她死过两个丈夫,又死了一个儿子,她反而成了罪人了,越是不幸,就越是有罪。

    祥林嫂本来是受千人踏、万人跨,才折磨成这样子,但是还要再捐一条门槛,再让千人踏、万人跨。 这该有多惨啊!这里,不仅深化了祥林嫂的悲剧,而且把封建迷信压迫劳动妇女的阶级本质表现得再清楚不过了。

    祥林嫂是不断为自己命运挣扎的,为了捐门槛,她默默忍受,把历来积存、用血汗换来的钱捐了门槛,再受了那么多践踏,理该让她安心走向死亡了吧。 但在当时社会,这也只是一个幻想。

    当她以为赎了罪,坦然地去拿酒杯筷子时,四婶大叫一声“你放着罢,祥林嫂”,这就彻底打破了其幻想。这时,“她象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变作灰黑”“失神地站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眼睛凹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这是封建四权对她的一次致命的打击。

    当祥林嫂终于明白了捐门槛不过是一个愚弄,而自己昼夜渴望的赦罪的念头不过是一场幻梦之后,她对所谓“灵魂”之说产生了怀疑,然而当她从宿命论向无神论迈出了第一步时,竟走上了生命的终点,祥林嫂终于被阶级的、家族的、宗教的皮鞭抽打而死的事实,充分证明了祥林嫂就是被这四条绳索绞死的中国劳动妇女的代表。 aZ (二)封建势力的毒害。

    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形成还有周围群众落后麻木等诸多因素,柳妈是受剥削受迫害的劳动妇女,她同情祥林嫂的遭遇,可又由于的愚昧无知,受封建迷信的毒害太深,作者通过这个人物进一步暴露了封建势力的统治之深、毒害之大,使人不寒而栗,可悲可愤,加强了主题思想的深度。 不仅柳妈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杀害祥林嫂的帮凶,就连周围的人们,对于祥林嫂的不幸,甚至是自己的不幸,当作玩物而鉴赏,把她的悲哀,甚至是自己的悲哀当作烦厌和唾弃的渣滓,这又是何等的悲哀啊!dp7祥林嫂悲惨的不幸的一生,充满了灾难和痛苦。

    丧夫、被劫、再丧夫、亡子、又被驱逐……灾难连着灾难,不幸又加上不幸,她的遭遇就像那门槛一样,被千人踏、万人跨。

    二、压在祥林嫂身上的“四座大山”指的是什么

    政权、族权、夫权、神权

    而《祝福》则是对传统文化的解密,祥林嫂是旧式中国被压迫妇女的典型,在她身上有着四座大山:政权、族权、夫权、神权。政权是旧中国所有平民百姓都深受其害的,自不必言。而族权,祥林嫂“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她定是备受虐待而出逃的,“她婆婆抓她回去的时候,是早已许给了贺家墺的贺老六”,所以她只能遵从家中最高统治者婆婆的命令,为着八十千而被迫改嫁。同时在鲁四爷的家里,她作为一个女仆,还要遭受老爷太太的压迫。饮食不论,力气不惜,做工要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一人担当年底祝福时要准备的繁杂的事物,却是“反满足,口角边渐渐地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可见她平时受奴役的程度之深,她已经习惯于不公平的待遇,对环境毫无反抗的力气,确切地说,她是连一点反抗的意识也没有的。因为嫁了人,所以夫权的浸淫在她的身上也表现得格外明显,在春天没了丈夫以后,她遵从妇女的守节意识拒绝再嫁而逃出来,虽然最终还是敌不过婆婆的命令,但是她“真出格”,“实在闹得厉害”;“一路嚎,骂,抬到贺家墺,喉咙已经全哑了”。此外,祥林嫂还迷信,她怕下了地狱以后(她自己也觉得自己的行为该是要下地狱的,只有给千人踏,万人跨,才能赎了这一世的罪名),阎罗大王把自己锯开来,分给两个丈夫。现在看来,在丈夫死后,追求自己的幸福另嫁他人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可是祥林嫂“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她敬畏封建卫道士创造出来的神明,用一年所得去土地庙捐一条门槛。但即使是这样,四叔四婶也不能原谅她的“败坏风俗”,她在绝望中被赶出了鲁家大门,流落在外,成了乞丐,最终熬不过寒冷的“祝福时节”。

    三、《祝福》中的祥林嫂是个怎样的人

    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

    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却不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成了一个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的人物,以致被旧社会所吞噬。在被婆婆、堂伯、大伯虐待、出卖,被迫再嫁,被驱赶时,她不断挣扎;为了能使鲁四老爷、鲁四婶再让她在祝福前做祭祀的活,摆脱灵魂上的迷信枷锁,争取做人的权利,她倾其所有到土地庙里捐门槛,面对柳妈、鲁镇男女的种种讥讽、侮辱与伤害,她给以无声的抗议。

    但在封建社会里,找不到违反了封建礼的祥林嫂的位置,更何况她还要反抗,这更加为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所不容。正是以礼教和封建思想为指南的鲁四老爷和受这种思想文化熏染毒害的人们,是他们的思想把一个善良、质朴、顽强的妇女推向恐怖的地狱。

    封建社会的三道绳索夫权、族权、神权,把祥林嫂置于死地。争像丁玲同志所说:"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地里赶,是一样使她增加痛苦。

    四、鲁迅的《祝福》

    1.开端部分:

    ①祥林嫂为什么要到鲁家做工?

    小说的一开始,祥林嫂就是封建的宗法制度的牺牲品。因为正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迫使她嫁给一个"比她小十岁"的丈夫,而丈夫又过早地丧了命。祥林嫂因此陷入了"嫁而守寡"的悲惨的命运之中。按理说,"年纪大约二十六七"的祥林嫂是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劳动在农村生活下去的,可是 "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 于是祥林嫂才被迫逃到鲁四老爷家里。

    ②祥林嫂是怎样对待使她"嫁而守寡"、"备受虐待"的宗法制度的呢?

    作者通过祥林嫂在鲁家生活的情况,写出了她的争扎与反抗。

    ③祥林嫂在鲁家的生活是极其悲惨的:……为什么说她"反满足"?

    她希望凭借辛勤的劳动来换取起码的生活,寻求一条活路。这就鲜明地揭示出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的性格,以及在生活道路上的争扎。

    然而,勤劳、善良的祥林嫂想通过加倍的劳动来摆脱悲惨的命运的愿望,很快破灭了。她在鲁家做工只三个半月,由于鲁四老爷的支持(P:"既然她的婆婆要她回去……可说呢"),被她婆婆像捆牲口一样?捆了躺在船板上",被抢了回去,封建的族权再次向她伸出了魔掌。

    2.发展部分:

    祥林嫂被迫改嫁到深山野 是故事情节的发展。在这一部分中,哪些地方写出了封建宗法制度对祥林嫂的迫害而显示出了这种迫害是很残酷的呢?同一只封建宗法制度的黑手,伸出了两条绳索,捆住了妇女的脖子,朝着相反的方向紧勒,要把劳动妇女置于死地而后快。祥林嫂当时就处在这种极端悲惨的境地中:族权迫使她寡而再嫁,夫权又视此为奇耻大辱,使她忍辱含冤,永远生活在耻辱之中。祥林嫂以后的悲剧,都是由此而引起的。那么,祥林嫂是如何对待新迫害的呢?

    3.高潮部分:

    ①祥林嫂为什么又一次来到鲁四老爷家?

    ②有人认为,丧夫失子有偶然性,这种看法对不对?

    丧夫失子似乎有偶然性,然而隐藏在偶然性背后的,是那起决定作用的必然性。祥林嫂的丈夫死于旧社会中蔓延着的传染病"伤寒",阿毛死于祥林嫂的贫困、劳碌。(若不是忙着"打柴摘茶养蚕",能让年仅两三岁的孩子去剥豆吗?)因此,实质上,是罪恶的政权夺走了祥林嫂的丈夫和儿子的生命,使她陷于嫁而再寡的境地。作者开始把批判的笔触由封建夫权、族权扩展到封建政权。按照封建宗法观念,妇女"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一旦丧夫失子,则连在家庭中生存的权利都被剥夺了。因此,"大伯来收屋"使祥林嫂走投无路,只好再一次来到鲁家。她到鲁家后,又遭受了更大的打击。

    五、高中作文:我看《祝福》

    祥林嫂是鲁迅先生《祝福》的女主人公,她生活在辛亥革命前后的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农村。

    在封建统治的势力之下,祥林嫂,受着封建的政权、神权、族权、夫权四大绳索的紧紧的束缚。夫权要她守节,族权不让她守节,神权又要惩罚她的“不守节”。

    她就在这严密的罗网中挣扎着,偶尔闪烁出几丝反抗的火花,然而几经挫折,成了一个木刻似的“活物”,终于在痛苦的挣扎中怀着对地狱的恐惧和战栗,走向了死亡。有人说,祥林嫂太软弱了,她只知逆来顺受,不敢与命运抗争,才落得如此悲惨的结局,是软弱的性格杀害了她。

    祥林嫂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吗?难道她没有抗争过吗?当初她无法忍受婆婆的虐待,带着对旧生活的痛恨,对新生活的向往,毅然冲出。当她被婆婆硬逼着嫁给贺老六时,她“一路上只是嚎、骂,抬到贺家,喉咙已经全哑了”,她“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她,年轻的祥林嫂,甚至曾经用生命抗争过,可是到死的时候还是处于那种由封建社会层层包裹的毒茧之中,那个毒茧束缚着她,侵蚀着她,使她本已很微弱的力量磨损殆尽,她又怎么可能再继续抗争?又怎么可能冲出重围?等待她的不是死亡,而是比死亡更可怕的无尽的折磨与痛苦。

    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不是她的性格,而是杀人不眨眼的魔鬼——封建礼教,这不是性格悲剧,而恰恰是社会悲剧,一个沉重的社会悲剧!通过祥林嫂,我可以真正地感悟到,当时封建社会下的中国妇女是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下,心灵受到怎样的侵蚀。回想现在,残酷的封建统治已成为过去,。

    祥林嫂的悲剧还能发生吗?。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