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湘莲有什么历史

    我国莲子以湖南省湘潭县产的湘莲,福建建宁县产的建莲,浙江武义县宣平产的宣莲最为著名,被称为中国的3大莲子。

    其中又以湘莲为最有特色,历来作为进贡朝廷的珍品,故又称“贡莲”,被誉为“中国第一莲子”。

    后来人们逐渐扩大3大莲子的范围,泛指湖南莲子为“湘莲”。

    湘莲何时开始栽培,何时名登榜首,无从查考。

    3000多年前战国楚大夫屈原,被流放在湖南沅湘之间时,写下的诗辞中有大量关于莲的描写,如《招魂》:“芙蓉始发,杂芰荷些。”《湘君》:“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由此可知,当时湘莲已引人注目,而且莲的影响已渗入到湖南民间习俗之中。

    屈大夫笔下描写的“少司命”的装束是:“荷衣兮蕙带,倏而来兮复而逝。”他自己也要“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模仿“少司命”的穿着。

    两千多年前的《越绝书》中,就有“沈沈如芙蓉,始生于湘”的记载。

    考古部门在澧县九里发掘的战国一号楚墓中,发现有莲藕等实物。

    1972年发掘的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随葬的瓜果菜蔬中,发现有藕片,出土的竹简“菜谱”中也有藕。

    这些实物为湖南2000多年前就盛产莲藕提供了物证。

    “湘莲”一词,在目前所见的书中,最早见于南朝江淹《莲华赋》:“著缥菱兮出波,揽湘莲兮映渚。

    迎佳人兮北燕,送上宫兮南楚。”赋中不仅用了“湘莲”一词,而且还提到了南麓。

    这正是古时湖南地域的称谓。

    可见“湘莲”在南北朝时已久负盛名,而此时尚未见到别的以地名称呼的莲种的记载,可见“湘莲”之名早冠于其它莲种。

    湘莲品种主要有湘潭寸三莲、杂交莲,华容荫白花,汉寿水鱼蛋,耒阳大叶帕,桃源九溪江、衡阳的乌莲等。

    湘莲之中最优者为湘潭莲子。

    湘潭莲子不仅栽培历史悠久,而且产量高,质量优良,驰名中外,饮誉古今。

    尤以“寸三莲”名声最著。

    据传,战国时湘潭白石铺产的莲子和藕粉就进贡朝廷。

    汉、唐、宋、明、清各代都把它纳为贡品。

    《湖南通志•物产志》载:“藕粉湘潭、湘乡产,盛于他处,甲于全楚,岁以充贡。”清光绪《湘潭县志》载:“莲有红、白二种,官买者入贡。”“土贡有莲实,产县西杨塘。

    既而求者众,土人种者,珍以自用。

    贡馈者买之衡阳清泉,署曰‘湘莲’。”直至清代宣宗(道光)年间,才“圣德恭俭,悉罢四方土贡,湘莲贡亦罢。”西杨塘即今之白石铺,所产之莲为有名的“寸三莲”。

    去壳后三粒连起来一寸长,故名“寸三莲”。

    因湘潭莲子品质极优,故有“湘莲甲天下,潭莲冠湖湘”之誉,湘潭县被誉为“中国湘莲之乡”,湘潭市誉称“莲城”。

    至隋唐时,湖南种莲已十分普遍,而且名声显赫,这从当时留下的诗词中可以看出。

    如唐代宋之问《秋莲赋并序》:“向若生于潇湘洞庭,溱有淇澳。”崔橹《岳阳云梦亭看花莲》:“似醉如慵一水心,斜阳欲暝彩云深。

    ……当时为汝题诗遍,此地依前泥古吟。”从诗中可见诗人们为“湘莲”吟咏之多。

    晚唐谭用之写了一首《秋宿湘江遇雨》,中有“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之句,说明当时湖南芙蓉之普遍,因而湖南有了“芙蓉国”的别称。

    关于谭用之诗中的芙蓉,是指水芙蓉(莲花),还是木芙蓉(拒霜花)呢?有人认为是指木芙蓉。

    如1986年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中《答友人》一诗的“芙蓉国里尽朝晖”的“芙蓉国”注云:“木芙蓉到处开放的地方。”新版《辞海》“芙蓉国”条也采此说。

    但引有谭诗上述词句后说:“当时湖南湘江一带多木芙蓉,故有此称。

    也有人认为是指水芙蓉。

    1980年出版的《新选唐诗三百首》中谭诗“芙蓉国”注:“指今湖南省,因湘中多湖泊沼泽,盛产水芙蓉,所以称其为‘芙蓉国’。”还有采取折中办法的,如中国对外友好协会所编《中国分省概况手册•湖南省》释“芙蓉国”,便二说并存:“据说过去在湘江流域多植有芙蓉(一说为木芙蓉,一说为水芙蓉,即何花),所以湖南又有‘芙蓉国’之称。”

    更多的人则认为是指水芙蓉,理由有三:1、谭用之的这两句诗,显然脱胎于屈原《湘君》中的:“采莲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屈原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用到水中去采山上的薜荔,到树颠去采水中的莲花,比喻想见湘君而不可得。

    这里的芙蓉指生在水中的莲花。

    谭用之两句诗也和屈原一样,指陆地的薜荔和水中的莲花。

    2、木芙蓉不一定要种在水边,而莲花只能种在水中。

    谭当时是宿在湘江,看到的是水景,水中有大面积的荷花是可能的,要说水中或水边有大面积的木芙蓉,则不合情理。

    3、湖南自古就有盛产莲花的记载,其普遍程度称之为“国”是当之无愧的,而无盛产木芙蓉花的记载。

    再有木芙蓉并无大用途,怎么会大面积地种植到可以称为“国”的程度呢?明显地此说不合历史实际。

    “芙蓉国”应该是指到处都是莲花的地方。

    明、清之际是湘莲发展的鼎盛时期,它不仅在湘潭县大量种植,邻近湘潭的衡阳、衡山、衡南等地,以及更远一点的祁阳、耒阳等地也广泛栽培,特别是衡阳小西门外有:“西湖十里白莲花”,成为衡阳八景之一。

    因而封建王朝在小西门设有“莲实局”,专收莲子税。

    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衡阳县图志》载:“衡阳岁收莲实有税者六千余万斤,斤二百钱,值钱一千二百万。”

    清末,湘莲生产逐渐衰落。

    民国时期,湘莲有一定的发展,为湖南大宗出口特产,产量和出口量为全国之冠,畅销湖北、广东、上海、广西、四川、贵州等省市,并由广州转销香港和南洋各埠,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

    抗日战争时期,湘莲生产又趋衰落。

    抗战胜利后,湘莲恢复出口。

    1946年《湖南经济》载:政府提倡湘莲生产,“在不妨碍粮食生产的原则下,方应努力于质的改良与量的增加”。

    莲的生产稍有提高,但因莲子税重,莲农无利可图,多将莲田改种水稻,莲子生产逐年递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年代中期便开始注意了发展莲子生产。

    60年代,在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设立了水生植物研究室,在湘潭县成立了“湘莲研究所”,省供销部门也成立了“湘莲研究所”,湘莲栽培技术的科学研究逐步开展起来。

    60年代全省有计划地进行了品种更新,重点推广湘潭县良种白莲“寸三莲”以取代红莲,并在湘潭聘请莲农技师分别到湘阴和汉寿帮助试种,每亩单产由10来斤提高到100市斤以上。

    此后,湘潭良种迅速普及到全省各莲产区。

    1975年,常德西湖农场正式列为湘莲外销基地。

    1979年,湘潭、汉寿两县定为湘莲出口基地,国家在贷款、化肥、农药方面予以扶持,使莲子生产迅速发展。

    此外,各地先后建立了一批国营和集体莲场,现有国营莲场两个集体莲场10多个。

    由于采取了多种措施,全省湘莲得到逐步发展。

    1979年至1981年,植莲面积达到13万亩左右,常年产量5至8万担。

    1984年植莲面积猛增到31.79万亩,产量突破35万担,创新中国产莲的历史最高水平。

    1995年4月6日,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农学会、中国优质产品开发服务协会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特产之乡”命名大会上,湘潭县被命名“中国湘莲之乡”。

    湖南把湘莲及其系列食品,列入全省重点开发的“三大龙头产业”和“十大霸主产品”之一。

    现在,湘潭县除了在本县生产大量优质莲子外,还在花石镇形成了一个全国最大的莲子市场。

    每年莲肉购销量近万吨。

    全县每年还有5000多位种莲能手去外地传授种莲技术和承包莲田,将湘莲品种和种植技术,传播到河南、河北、湖北、江西、安徽、福建、广东、江苏及湖南本省大部分地区。

    福建建宁县、江西广昌县、河南信阳地区、湖北洪湖地区、广东韶关地区等纷纷到湘潭来接引湘莲品种。

    江西广昌县还组团到湘潭学习湘莲种植技术。

    湘潭已成为全国莲子的大本营,而且形成一个集莲种、人才、技术、信息、集散的全国性的中心大市场。

    湖南藕莲的栽培历史很长,范围十分广泛,产量高,品质优良,尤以汉寿县城郊西湖洼产的玉臂藕质量最优。

    藕白如玉,状如臂,质嫩、清脆、清甜,营养价值高,被人称为“泥水深处的鲜水果”。

    藕粗如小碗口,每支重约5公斤,一般亩产500公斤。

    据传,明清时曾定为贡品,用这种藕加工成的罐头,现在畅销国内外。

    湘莲有什么历史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