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林黛玉诗词

    林黛玉诗词

    林黛玉的诗词例如:

    1、《葬花吟》

    《葬花吟》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女主角林黛玉所吟诵的一首古体诗。

    此诗通过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暗淡而凄清的画面,浓烈而忧伤的情调,展示了黛玉在冷酷现实摧残下的心灵世界,表达了她在生与死、爱与恨复杂的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焦虑体验和迷茫情感。

    它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曹雪芹借以塑造黛玉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

    2、《秋窗风雨夕》

    《秋窗风雨夕》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作的古体诗,是《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林黛玉所作。

    全诗环绕着秋字,通过一系列秋天景物的淋漓渲染,展示了陷于恶劣环境的孤弱少女的满怀愁绪和无边伤感,从而预示她难以逃脱的悲剧前途。

    全诗可分为三大部分:一、开头四句,先写秋夜景物,再写秋风秋雨,造成一种“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氛围,为主体部分的抒写作了环境铺垫。

    二、中间十二句,具体地细致地抒写孤寂凄苦的情怀。

    三、最后,通过彻夜未眠的诗人所见的晨景,抒发她对无休无止的悲剧的预感。

    全诗情景交融,景为情设,情因景生。

    3、《桃花行》

    《桃花行》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作的七言古诗,是《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所作,后多有仿写作品。

    这首诗以非常低沉的笔调,通过鲜艳明媚的桃花和孤独悲伤的人多方映衬、反复对比,塑造了一个孤独、忧愁、哀怨、伤感的少女形象。

    这首诗是作者对命薄如桃花的黛玉的夭亡,预作象征性的写照。

    作者用强烈的对比写法描述自己的痛苦,经过多次换韵,抒发的情感也随着文字的变换而逐渐推进、深化,是由一个花人相映过渡到花人交融,达到景为情设、情为景触的艺术效果,最后一气呵成达至以花自喻薄命的立意。

    4、《咏白海棠》

    《咏白海棠》是《红楼梦》中大观园诗社开社时众姐妹们所作的诗。

    以蘅芜君、潇湘妃子、怡红公子、枕霞旧友为主要做诗人所做。

    其诗昭示着书中人物的命运,进一步将红楼梦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

    为后文蓄势,做下铺垫。

    5、《菊花诗》

    菊花诗十二题,咏物兼赋事。

    出题者使用一个实字,一个虚字来命题,即菊字为实,另一字为虚,共做题十二道,即忆菊访菊种菊对菊供菊咏菊画菊问菊簪菊菊影菊梦残菊。

    题目编排序列,凭作诗者挑选。

    限用七律,不限韵脚。

    诗作皆署“雅号”,即:“蘅芜君”(宝钗)、“怡红公子”(宝玉)、枕霞旧友”(湘云)、“潇湘妃子”(黛玉)、“蕉下客”(探春)。

    6、《唐多令·柳絮》

    《唐多令·柳絮》是清代曹雪芹所作的一首词,是《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所作。

    全词以飘泊的柳絮自比,抒发了林黛玉寄人篱下感怀伤逝的悲苦之情。

    这首词以“粉堕’‘香残”开篇,借柳絮的飘零映射自身的漂泊;用柳絮的“逐对成毡”对应自身空自缠绵而伤心绝望的爱情。

    过片将愁生白发的郁闷移注给柳絮。

    移情于物的运用有力烘托了“我”的哀愁。

    结尾在“凭尔去,忍淹留”以及“谁舍谁收”的无奈叹息中道出了自身的凄惨结局及其周围人物的冷酷无情。

    自比柳絮,托物感怀,物我交融,意蕴浑厚。

    7、《杏帘在望》

    《红楼梦》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中元春省亲令大家作诗时林黛玉代贾宝玉所作,格调自然熟练,纤巧而不露堆砌生硬,具有黛玉诗歌的个性特征。

    8、《世外仙源》

    《世外仙源》出自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第十八回“庆元宵贾元春归省 助情人林黛玉传诗”(也作“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元春回贾府大观园省亲,先从“有凤来仪”游览,择几处最喜者题匾。

    她又让姐妹众人各题匾、题诗。

    这是林黛玉作的一首匾额题诗。

    这首诗藻饰五色眩曜,风格金玉旖旎,正与它所写的内容有关。

    9、《题帕三绝》 

    《题帕三绝》出自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宝玉挨打,怕黛玉担心,故以让晴雯送两块旧帕为借口,让黛玉放心。

    黛玉由此大受感动,一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感情,因此在旧帕上题了这三首诗。

    从全书来看,这三首诗应是黛玉第一次比较直接的表达了自己对宝玉的感情和对未来的忧心,也是他们感情明朗化的一个开端。

    仔细阅读,将会发现,之后,他们几乎没再有象之前那样的争吵过。

    10、《五美吟》

    黛玉自谓“曾见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胡乱凑几首诗,以寄感慨”。

    这是林黛玉惜“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寄慨之作,所写的人事其实并非都据史实。

    后被宝玉翻见,将其题为《五美吟》。

    11、《凹晶馆联诗》

    【原文】湘云笑道:“这山上赏月虽好,终不及近水赏月更妙。

    你知道这山坡底下就是池沿,山坳里近水一个所在就是凹晶馆。

    可知当日盖这园子时就有学问。

    这山之高处,就叫凸碧;山之低洼近水处,就叫作凹晶。

    这‘凸’‘凹’二字,历来用的人最少。

    如今直用作轩馆之名,更觉新鲜,不落窠臼。

    可知这两处一上一下,一明一暗,一高一矮,一山一水,竟是特因玩月而设此处。

    有爱那山高月小的,便往这里来;有爱那皓月清波的,便往那里去。

    只是这两个字俗念作‘洼’‘拱’二音,便说俗了,不大见用,只陆放翁用了一个‘凹’字,说‘古砚微凹聚墨多’,还有人批他俗,岂不可笑。”

    林黛玉道:“也不只放翁才用,古人中用者太多。

    如江淹《青苔赋》,东方朔《神异经》,以至《画记》上云张僧繇画一乘寺的故事,不可胜举。

    只是今人不知,误作俗字用了。

    实和你说罢,这两个字还是我拟的呢。

    因那年试宝玉,因他拟了几处,也有存的,也有删改的,也有尚未拟的。

    这是后来我们大家把这没有名色的也都拟出来了,注了出处,写了这房屋的坐落,一并带进去与大姐姐瞧了。

    他又带出来,命给舅舅瞧过。

    谁知舅舅倒喜欢起来,又说:‘早知这样,那日该就叫他姊妹一并拟了,岂不有趣。

    ’所以凡我拟的,一字不改都用了。

    如今就往凹晶馆去看看。”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葬花吟

    百度百科:秋窗风雨夕

    百度百科:桃花行

    百度百科:咏白海棠

    百度百科:菊花诗

    百度百科:唐多令·柳絮

    百度百科:杏帘在望

    百度百科:世外仙源

    百度百科:题帕三绝

    百度百科:五美吟

    百度百科:凹晶馆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