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求关于南通的诗词歌赋..或者散文

    狼山在南通县境内,并不高,也并不美。

    我去狼山,是冲着它的名字去的。

    在富庶平展的江淮平原上,各处风景大多都顶着一个文绉绉的名称。

    历代文士为起名字真是绞尽了脑汁,这几乎成了中国文化中一门独特的学问。

    《红楼梦》中贾政要贾宝玉和一群清客为新建的大观园中各种景致起名题匾,闹得紧张万分,其实,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干过这种营生。

    再贫陋的所在,只要想一个秀雅的名称出来,也会顿生风光。

    名号便是一切,实质可以忽略不计,这便是中国传统文明的毛病之一。

    记得鲁迅说过,只要翻开任何一部县志,总能找到该县的八景或十景,实在没有景致了,也可想出“远村明月”、“萧寺清钟”、“古池好水”之类的名目,于是,一个荒村、一所破庙、一口老井,也都成了名胜。

    这个县,立即变得古风蕴藉、文气沛然、不必再有长进。

    鲁迅激愤地说,这种病菌,似乎已经侵入血管,流布全身,其势力不在亡国病菌之下。

    我愿意把事情说得平和一点。

    起点名字本也无妨,便于人们寻访和辨认,但一切都调理得那么文雅,苍劲的自然也就被抽干了生命。

    自然的最美处,正在于人的思维和文字难于框范的部分。

    让它们留住一点虎虎生气,交给人们一点生涩和敬畏,远比抱着一部《康熙字典》把它们一一收纳,有意思得多。

    早就这么想着,突然看到千里沃野间愣头愣脑冒出一座狼山,不禁精神一振。

    这个名字,野拙而狞厉,像故意要与江淮文明开一个玩笑。

    起这个名的由头,有人说是因为山形像狼,有人说是因为很早以前这里曾有白狼出没。

    不管什么原因吧,我只知道,就在很早以前,人们已受不住这个名字。

    宋代淳化年间,当地官僚终于把它改成“琅山”。

    幸亏后来又被改了回来,如果仍叫琅山,那多没劲。

    狼山蹲在长江边上。

    长江走了那么远的路,到这里快走完了,即将入海。

    江面在这里变得非常宽阔,渺渺茫茫看不到对岸。

    长江一路上曾穿过多少崇山峻岭,在这里划一个小小的句点。

    狼山对于长江,是欢送,是告别,它要归结一下万里长江的不羁野性,因而把自已的名字也喊得粗鲁非凡。

    狼山才一百多米高,实在是山中小弟,但人们一旦登上山顶,看到南边脚下是浩荡江流,北边眼底是无垠平川,东边远处是迷〔氵蒙〕的大海,立即会觉得自己是在俯视着大半个世界。

    狼山没有云遮雾障的仙气,没有松石笔立的风骨,只有开阔和实在,造物主在这不再布置奇巧的花样,让你明明净净地鸟瞰一个现实世界的寻常模样。

    我想,长江的流程也像人的一生,在起始阶段总是充满着奇瑰和险峻,到了即将了结一生的晚年,怎么也得走向平缓和实在。

    2

    游玩狼山不消很多时间,我倒是在山脚下盘桓长久。

    那里有一些文人的遗迹,使小小的狼山加重了分量,使万里长江在入海前再发一声浩叹。

    狼山东麓有“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墓。

    恕我孤陋寡闻,我原先并不知道他的墓在这里。

    那天,随着稀疏的几个游人,信步漫走,突然看到一座冷僻的坟墓,墓碑上赫然刻着五字:“唐骆宾王墓”。

    历史名人的墓见过不少,但一见他的墓,我不由大吃一惊。

    略知唐代文事的人都能理解我的吃惊。

    骆宾王的归宿,历来是一个玄秘的谜。

    武则天统治时期,这位据说早在幼年就能赋诗的文学天才投笔从戎,帮助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

    他写过一篇著名的《讨武〔上明下空〕檄》,雄文劲采,痛快淋漓。

    连武则天读了,也惊叹不已。

    徐敬业终于失败,骆宾王便不知去向。

    有人说他已经被杀,有人说他出家做了和尚,都没有确实凭证。

    他像一颗瞬息即逝的彗星,引得人们长久地关注着他的去路。

    怎么,猜测了一千多年,他竟躲在这里?

    对于骆宾王的归宿,我倾向于做和尚一说。

    当然拿不出考证材料,全是被早年听到过的一个故事感染的。

    这个故事说,在骆宾王事败失踪后的许多年,一天,一位叫宋之问的诗人到杭州灵隐寺游览。

    夜间,他就借宿在灵隐寺里。

    宋之问看着月色下寂静的寺院,寺前黑黝黝的奇峰,产生了写诗的冲动。

    他沉思再三,吟出了这样两句:“鹫岭郁〔上山下召〕〔山尧〕,龙宫隐寂寥”。

    下面呢?他一时滞塞,怎么也接不上去了,只是苦苦在殿阙间徘徊,不断地重复着这两句,不知不觉间步进了一个禅堂。

    突然,一个苍老而洪亮的声音从耳边响起:“这位少年,深夜不眠,还在作诗?”宋之问连忙抬头,只见一们须眉皓白的老僧正在上方端坐,抖抖瑟瑟的长明灯把他的身影照得十分巨大。

    宋之问心想僧侣中不乏诗中高手,便把已作的两句读给他听,并说自己正诗思枯塞。

    老僧听罢,立即朗声说道:“何不接这样两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宋之问一听着实一惊,这是多好的诗句啊,远远高出于自己的水平”他在惶惑中赶紧谢别,后面的诗句也就源源而来。

    他这首诗的全文是这样的:

    鹫岭郁〔上山下召〕〔山尧〕,龙宫隐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烦涤嚣。

    待入天台路,看君度石桥。

    方家一眼就可看出,这是一首平庸之作,总体诗格不高,宋之问毕竟只是一个小诗人。

    但是,“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两句,确实器宇不凡,在全诗中很觉嘱目。

    宋之问第二天醒来,想起昨夜遭遇,似梦似真。

    赶到禅堂一看,早已空寂无人。

    找到一个正在扫地的小和尚,死缠死磨地问了半天,小和尚才把嘴凑到他的耳朵边轻声告诉他:“这就是骆宾王!令天一早,他又到别处云游去了。”

    这个故事很能使得后代文人神迷心醉。

    这们从乱军中逃命出来的文学天才躲进了禅堂,在佛号经卷间打发着漫长的岁月,直至须发俱白。

    但是,艺术的天分并未因此而圆寂,勃郁的诗情一有机遇就会随口喷出。

    政事、兵刀、讨伐、败灭阻遏了他的创造,只落得这们名播九州的巨子隐名埋姓、东奔西藏。

    中国文学史在战乱中断了一截,在禅堂中毁了几章。

    留下了数不清的宋之问,在写写弄弄,吟吟唱唱。

    更有魅力的是,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大可怀疑。

    宋之问那夜遇到的,很可能是另一个大诗人。

    如果是这样,那么,故事中的骆宾王就成了一大批中国文学天才的“共名”。

    但是,我们仍然不妨设想,骆宾王自觉那一夜因一时莽撞漏了嘴,第二天一早又踏上了新的旅程。

    年老体衰走不得远路了,行行止止,最后选中了长江和狼山,静静地在那里终结了波涌浪卷的一生。

    我相信,文学大师临江而立时所产生的文思是极其灿烂的,但他不愿再像那天晚上随口吐露,只留下让人疑惑的一座孤坟。

    坟近长江入海处,这或许正是他全部文思的一种凝聚,一种表征。

    据《通州志》记载,骆宾王的墓确实在这里,只不过与现在的坟地还有一点距离。

    二百四十年前,人们在一个叫黄泥口的地方发现一〔扌不〕浸水的黄土,掘得石碑半截,上有残损的“唐骆”二字,证之《通州志》,判定这便是文学大师的丧葬之地。

    于是稍作迁移,让它近傍狼山,以便游观凭吊。

    3

    狼山脚下还有另一座墓,气派大得多了,墓主是清末状元张謇。

    张謇中状元是一八九四年,离一九0五年中国正式废除延续千年的科举制度只有十年,因此,他也是终结性的人物之一,就像终结长江的狼山。

    中国科举,是历代知识分子恨之咒之、而又求之依之的一脉长流。

    中国文人生命史上的升沉荣辱,大多与它相关。

    一切精明的封建统治者对这项制度都十分重视。

    《唐摭言》记,唐太宗在宫门口看见新科进士缀行而出,曾高兴地说:“天下的英雄,入吾彀中矣。”一代代知识分子的最高期望,就是通过科举的桥梁抵达帝王的‘彀中’。

    骆宾王所讨伐的武则天也很看重科举,还亲自在洛城殿考试举人。

    科举制度实在是中国封建统治结构中一个极高明的部位,它如此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又如此精巧地把社会竞争挑逗起来,纳入封建政治机制。

    时间一长,它也就塑造了一种独特的科举人格,在中国文人心底代代遗传。

    可以设想,要是骆宾王讨伐武则天成功了,只要新的帝王不废弃科举,中国文人的群体性道路也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观。

    这事情,拖拖拉拉千余年,直到张謇才临近了结。

    张謇中状元时四十一岁,已经感受到大量与科举制度全然背逆的历史信息。

    他实在不错,绝不做“状元”名号的殉葬品,站在万人羡慕的顶端上极目了望,他看到了大海的湛蓝。

    只有在南通,在狼山,才望得到大海。

    只有在长江边上,才能构成对大海的渴念。

    面壁数十载的双眼已经有点昏花,但作为一个纯正的文人,他毕竟看到了世纪的暖风在远处吹拂,新时代的文明五光十色,强胜弱灭。

    我们记忆得,如果那个故事成立,千年前的骆宾王随口吐出过“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的诗句;如果是宋之问自己写的,或者是别的诗人帮着写的,也同样可以证明中国古代文人对大海的依稀企盼。

    这番千古幽情,现在要由张謇来实现了。

    他正站在狼山山顶,山顶上,有一幅石刻对联:

    登高一呼,山鸣谷应;举目四顾,海阔天空。

    于是,他下得山来,着手办纱厂、油厂、冶铁厂、垦牧公司、轮埠公司,又办师范、职业学校、图书馆、博物馆、公园、剧场、医院、气象台,把狼山脚下搞成一块近代气息甚浓的绿洲。

    直到今天,我们还能看到他这一宏伟实验的种种遗址。

    一个状元,风风火火地办成了这一大串事,这实在是中国历史的Paradox--我只能动用这个很难翻译的英语词汇了,义近反论、悖论、佯谬吧。

    其实,张謇的Paradox受到了大时代的许诺,他终于以自己的行动昭示:真正的中国文人本来就蕴藏科举之外的蓬勃生命。

    张謇的事业未能彻底成功。

    他的力量不大,登高一呼未必山鸣谷应;他的眼光有限,举目四顾也不能穷尽海阔天空。

    他还是被近代中国的政治风波、经济漩涡所淹没,狼山脚下的文明局面,未能大幅度向四周伸拓。

    但是,他总的来说还应该算是成功者,他的墓地宽大而堂皇,树影茂密,花卉绚丽,真会让一〔扌不〕黄土之下的骆宾王羡煞。

    4

    不管怎样,长江经过狼山,该入海了。

    狼山离入海口还有一点距离,真正的入海口在上海,现代中国文人的命运才会受到更严峻的选择和考验。

    如果有谁气吐万汇,要跨时代地写一部中国文人代代更替的史诗,那么我想,这部史诗比较合适的终结地应该是上海。

    那里,每天出现着《子夜》式的风化,处处可闻张爱玲式的惋叹。

    最后一代传统文人,终于在街市间消亡。

    汽笛声声,海船来了又去了,来去都是满载。

    狼山脚下的江流,也随之奔走得更加忙碌,奔向大海,奔向大海。

    汽笛声声,惊破了沿途无数坟地的宁静。

    求关于南通的诗词歌赋..或者散文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