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求洛神赋原文及翻译

    原文: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其辞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

    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

    俯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

    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秾纤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

    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

    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瑰姿艳逸,仪静体闲。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

    冯夷鸣鼓,女娲清歌。

    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

    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

    于是越北沚。

    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

    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

    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

    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

    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

    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

    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

    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

    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

    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

    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

    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译文:黄初三年,我来到京都朝觐,归渡洛水。

    古人曾说,此水之神,名字叫宓妃。

    因有感于宋玉对楚王所说的神女之事,于是作了这篇赋。

    赋文云:我从京都洛阳出发,向东回归封地鄄城,背着伊阙,越过轘辕,途经通谷,登上景山。

    这时日已西下,车困马乏。

    于是就在长满杜蘅草的岸边卸了车,在生着芝草的地里喂马。

    自己则漫步于阳林,纵目眺望水波浩渺的洛川。

    于是不觉精神恍惚,思绪飘散。

    低头时还没有看见什么,一抬头,却发现了异常的景象,只见一个绝妙佳人,立于山岩之旁。

    我不禁拉着身边的车夫对他说:“你看见那个人了吗?那是什么人,竟如此艳丽!”车夫回答说:“臣听说河洛之神,名字叫宓妃。

    然而现在君王所看见的,莫非就是她!她的形状怎样,臣倒很想听听。”我告诉他说:“她的形影,翩然若惊飞的鸿雁,婉约若游动的蛟龙。

    容光焕发如秋日下的菊花,体态丰茂如春风中的青松。

    她时隐时现像轻云笼月,浮动飘忽似回风旋雪。

    远而望之,明洁如朝霞中升起的旭日;近而视之,鲜丽如绿波间绽开的新荷。

    她体态适中,高矮合度,肩窄如削,腰细如束,秀美的颈项露出白皙的皮肤。

    既不施脂,也不敷粉,发髻高耸如云,长眉弯曲细长,红唇鲜润,牙齿洁白,一双善于顾盼的闪亮的眼睛,两个面颧下甜甜的酒窝。

    她姿态优雅妩媚,举止温文娴静,情态柔美和顺,语辞得体可人。

    神服饰奇艳绝世,风骨体貌与图上画的一样。

    她身披明丽的罗衣,带着精美的佩玉。

    因为没有合适的媒人去说情,只能借助微波来传递话语。

    但愿自己真诚的心意能先于别人陈达,我解下玉佩向她发出邀请。

    可叹佳人实在美好,既明礼义又善言辞,她举着琼玉向我作出回答,并指着深深的水流以为期待。

    我怀着眷眷之诚,又恐受这位神女的欺骗。

    因有感于郑交甫曾遇神女背弃诺言之事,心中不觉惆怅、犹豫和迟疑,于是敛容定神,以礼义自持。

    这时洛神深受感动,低回徘徊,神光时离时合,忽明忽暗。

    她像鹤立般地耸起轻盈的躯体,如将飞而未翔;又踏着充满花椒浓香的小道,走过杜蘅草丛而使芳气流动。

    忽又怅然长吟以表示深沉的思慕,声音哀惋而悠长。

    于是众神纷至杂沓,呼朋引类,有的戏嬉于清澈的水流,有的飞翔于神异的小渚,有的在采集明珠,有的在俯拾翠鸟的羽毛。

    洛神身旁跟着娥皇、女英南湘二妃,她手挽汉水之神,为瓠瓜星的无偶而叹息,为牵牛星的独处而哀咏。

    于是我舍低登高,脚步虽移,心神却仍留在原地。

    余情绻缱,不时想象着相会的情景和洛神的容貌;回首顾盼,更是愁绪萦怀。

    满心希望洛神能再次出现,就不顾一切地驾着轻舟逆流而上。

    行舟于悠长的洛水以至忘了回归,思恋之情却绵绵不断,以至整夜心绪难平无法入睡。

    我不得已命仆夫备马就车,踏上向东回返的道路,但当手执马缰,举鞭欲策之时,却又怅然若失,徘徊依恋,无法离去。

    扩展资料:

    曹植在诗歌和辞赋创作方面有杰出成就,其赋继承两汉以来抒情小赋的传统,又吸收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为辞赋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洛神赋》为曹植辞赋中杰出作品。

    作者以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梦幻的境界,描写人神之间的真挚爱情,但终因“人神殊道”无从结合而惆怅分离。

    《洛神赋》可以看作是汉代铺排大赋向六朝抒情小赋转化的桥梁,在历史上有着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晋代大书法家王献之和大画家顾恺之,都曾将《洛神赋》的神采风貌形诸楮墨,为书苑和画坛增添了不可多得的精品。

    到了南宋和元明时期,一些剧作家又将其搬上了舞台,汪道昆的《陈思王悲生洛水》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出。

    至于历代作家以此为题材,见咏于诗词歌赋者,则更是多得难以数计。

    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

    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

    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华美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

    曹植的散文同样亦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文学批评家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 并在《诗品》中把他列为品第最高的诗人。

    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求洛神赋原文及翻译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