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和清朝时期的建筑各有哪些特点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最后一个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中国古代建筑虽然在单体建筑的技术和造型上日趋定型,但在建筑群体组合、空间氛围的创造上,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明清建筑的最大成就是在园林领域。
明代的江南私家园林和清代的北方皇家园林都是最具艺术性的古代建筑群。
中国历代都建有大量宫殿,但只有明清的宫殿——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得以保存至今,成为中华文化的无价之宝。
现存的古城市和南北方民居也基本建于这一时期。
明清北京城、明南京城是明清城市最杰出的代表。
北京的四合院和江浙一带的民居则是中国民居最成功的典范。
坛庙和帝王陵墓都是古代重要的建筑,目前北京依然较完整的保留有明清两代祭祀天地、社稷和帝王祖先的国家最高级别坛庙。
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北京天坛,至今仍以其沟通天地的神妙艺术打动人心。
明代帝陵在继承前代形制的基础上自成一格,清代基本上继承了明代制度。
明十三陵是明清帝陵中艺术成就最为突出者。
以往的建筑历史研究者,常常因明清时期单体建筑艺术性的下降而贬低明清建筑。
实际上,明清建筑不仅在创造群体空间的艺术性上取得了突出成就,而且在建筑技术上也取得了进步。
明清建筑突出了梁、柱、檩的直接结合,减少了斗拱这个中间层次的作用。
这不仅简化了结构,还节省了大量木材,从而达到了以更少的材料取得更大建筑空间的效果。
明清建筑还大量使用砖石,促进了砖石结构的发展。
其间,中国普遍出现的无梁殿就是这种进步的具体体现。
总之,明清时期的建筑艺术并非一味地走下坡路,它仿佛是即将消失在地平线上的夕阳,依然光华四射。
明清建筑
元朝严酷的统治终被推翻,中国又恢复了汉人掌权。
但一心想恢复汉唐雄威的明朝皇帝并没有给中国带来另一次辉煌——封建制度没落的颓势已无法挽回。
在明朝,中央集权发展到极点,宰相被废除,皇帝成为官僚之长。
特务政治也发展到极至,东西厂、锦衣卫等特务组织十分发达。
封建统治者大力提倡儒学,但此时的儒学早没有了先秦时的朝气,其消极因素越来越显现出来。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与生产技术的提高,国内外市场的扩大,资本主义在中国萌出了芽。
但面对儒学强大的势力,这芽始终没萌起来。
此时期中国的科技发展出现了最后一个高峰,——近代西方文化开始传入中国,利玛窦、徐光启合译了《几何原本》、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宋应星作《天工开物》。
明末对农民严酷的剥削引起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推翻了明朝。
清朝统治者南下夺取了革命的果实,延续明之君主独裁。
他们歧视汉人,对汉族实行民族同化政策,但怀柔与高压并行,鼓励醉心利碌的奴才思想,且大兴文字狱,使学术发展受到阻碍。
在经历了短暂的“康乾盛世”后,国势陡转,八旗子弟的弓箭长矛终敌不过洋人的坚船利炮,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被迫终结,进入了灾难深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在建筑方面,明清到达了中国传统建筑最后一个高峰,呈现出形体简练、细节繁琐的形象。
官式建筑由於斗拱比例缩小,出檐深度减少,柱比例细长,生起、侧脚、卷杀不再采用,梁坊比例沉重,屋顶柔和的线条消失,因而呈现出拘束但稳重严谨的风格,建筑形式精炼化,符号性增强。
官式建筑已完全定型化、标准化,在清朝政府颁布了《工部工程作法则例》,民间则有《营造正式》、《园治》。
由于制砖技术的提高,此时期用砖建的房屋猛然增多,且城墙基本都以砖包砌,大式建筑也出现了砖建的“无梁殿”。
的由于各地区建筑的发展,使区域特色开始明显。
在园林艺术方面,清代的园林有较高的成就。
城市建设
1.帝都北京
2.一般城市
明清时期,城市数量迅速增加,都市结构也趋复杂,全国各地均出现了因各种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军事据点,交通枢纽,而兴起的各类市镇,如景德镇,扬州,威海卫,厦门等,此时大小城市均有建砖城,护城河,省城府城州城县城,皆各有规则。
现存保存比较完好的是明西安城墙。
它始建于明洪武三至十一年(1370—1378年),是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明隆庆四年(1570年)又加砖包砌,留存至今。
明西安城的西、南两面城墙基本和唐长安皇城的城垣相同,东、北两面墙向外扩移了约三分之一。
城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
城呈长方形,南垣长4255米,北垣长4262米,东垣长1886米,西垣长2708米,周长约13.7公里。
城四面各筑一门,每座城门门楼三重:闸楼在外,箭楼居中,正楼最里,为城的正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