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谁有5个传统文化的来源、习俗、诗句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

    《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

    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

    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

    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

    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

    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

    其中一人叫介子推。

    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

    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

    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

    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

    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

    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

    晋文公只好亲去请。

    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

    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

    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

    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

    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

    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

    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

    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

    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

    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

    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

    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

    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

    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

    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

    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

    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

    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

    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

    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

    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

    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

    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

    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

    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

    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

    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

    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

    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

    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诗句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清明对联

    春风重拂地;

    佳节倍思亲。

    燕子来时春社;

    梨花落后清明。

    三月光阴槐火换;

    二分消息杏花知。

    相逢马上纷桃雨;

    喜见树前闹杏花。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

    槐火光阳春替换;

    杏花消自雨传知。

    睹物思亲常入梦;

    训言在耳犹记心。

    杏酪榆羹当来次第;

    石泉槐火梦到赏时。

    百六日佳晨杏酪榆羹何处梦;

    甘四番花信石泉槐火为谁新。

    烟景催槐叶;

    风期数楝花。

    山清水秀风光好;

    月明星稀祭扫多。

    年年祭扫先人墓;

    处处犹存长者风。

    禁火今年逢节早;

    飞花镇日为谁忙。

    寒食雨传百五日;

    花信风来廿四春。

    春风已解千层雪;

    后辈难忘先烈恩。

    流水夕阳千古恨;

    春风落日万人思。

    春回大地九千万里寒食雨;

    日暖神州二十四番花信风。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重阳”源出《周易》,其中以一、三、五、七、九等单数为阳数,两九相重,即为“重阳”。

    重阳节又名九月九、重九、茱萸节、菊花节。

    重阳节由来已久,屈原《远游》诗就有咏重阳节的诗句“集重阳入帝宫兮”。

    据晋人葛洪《西京杂记》载:“汉武帝宫人佩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盖相传自古未知其由”。

    从某种意义上说,重阳节可能起源于秋游祛灾的风俗,后来才演变为九月九登高活动。

    民间有重阳节起源于“桓景避灾”的传说。

    梁代吴均《续齐谐记·九日登高》载,东汉汝南桓景,访名道费长房为师,游学累年。

    费长房预测到九月九日桓景汝南家中有难,让他回去与家人一起做绛囊,内放茱萸,带在身上,远山登高,并饮菊花酒。

    桓景遂依计而行,携全家出游。

    回来后,家中所有牲畜皆死,方知躲过一场灾难。

    自此九月九登高避难、佩茱萸囊饮菊酒的习俗流传开来,遂成重阳佳节。

    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的季节,携亲邀友登高望远,令人心旷神怡,豪情满怀。

    登高之俗起源很早,可追溯到战国时。

    重九登高始于西汉,据葛洪《西京杂记》载:“三月上已,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楔登高。”魏晋南北朝及隋唐诗人所写重阳诗中,无不提及登高,可见此时登高已有游乐内容。

    民间的习俗一般是登高饮酒,赋诗作文一。

    如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中勾画出一幅重阳登高和佩戴茱萸的风俗画卷。

    茱萸香味浓郁,重阳节佩戴茱萸既可以避邪求吉,又可以抵御秋天寒气。

    民间还在院子或井旁栽种茱萸,以避邪驱毒。

    重阳佳节,菊花盛开,赏菊饮酒,成为重阳节的一大快事。

    《东京梦华录》记有“九月重阳,都下赏菊”的盛况。

    菊花是中国传统名花,气味芬芳,品质高洁,金秋九月盛开,品种繁多,争奇斗艳,可谓美不胜收,因而九月又称“菊月”,重九也叫“菊花节”。

    关于赏菊饮酒,当属晋代的陶渊明最为有名。

    据说重阳节陶公家中无酒,便坐在庭院的菊花丛中,迫切地等待太守王弘差人送酒来,此事成一段佳话,被后人吟咏不绝。

    唐代诗人陆龟蒙有“正被绕篱荒菊笑,日斜还有白衣来”的诗句,就描绘了此情此景。

    菊花酒是把菊花放入酒中泡制而成的一种酒,唐宋时期重阳饮菊酒已蔚然成风。

    宋代词人李清照《醉花阴·重阳》云: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词中一个“愁”字定了基调,淋漓尽致地抒发了重阳孤独一人赏菊的凄凉心情。

    毛泽东咏的《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诗中充满了雄视千古的豪迈情怀,成为不朽佳作。

    古往今来灿若星海的咏菊诗篇为重阳佳节增添了绚烂的文学韵味。

    九月初九,出游登高、佩茱萸、赏菊、饮菊花酒,同时还要吃重阳糕。

    重阳糕是由汉代的“蓬饵”发展而来,唐代时称重阳糕。

    “糕”与“高”谐音,蕴含着步步高之意;此日无法登高的人遂吃重阳糕代表登高,以弥补心中的遗憾。

    明清称之为“花糕”,上缀栗子、枣子,斑斓如花。

    民国年间,重阳糕的糕面印双羊,取“重阳”之意。

    重阳糕不仅自家食用,还馈送亲友,称“送糕”;并请出嫁女儿回家省亲食糕,故重阳节又称“女儿节”。

    重阳吃蟹也是人们又一习俗。

    秋风一刮,螃蟹膏黄肉厚,正可一饱口福。

    而今重阳节已与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结合起来,取“久久”长寿之意,又因九为阳之极,象征长寿,因此重阳节又被定为“老人节”。

    有的地方还有重阳祭祀的习俗,如胶东祭财神,长岛祭祖,各行业祭祀行业神等。

    参考资料:http://www.lsgz.net/ReadNews.asp?NewsID=1969 http://www.lsgz.net/ReadNews.asp?NewsID=1969

    谁有5个传统文化的来源、习俗、诗句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