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关于古诗词解释

    一、《春望》 杜甫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1、国破: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

    2、感时花溅泪:因感叹时事,见到花也会流泪。

    3、浑:简直。

    4、不胜簪:因头发短少,连簪子也插不上。

    [评析]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

    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

    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

    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

    “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原文点击】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意境赏析】

    756年六月,安史叛军攻下长安。

    七月,唐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听到消息后去投奔肃宗。

    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

    《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

    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营造了气氛。

    同时此联对仗工整,圆熟自然,诗意跌宕。

    “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对照强烈。

    “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通常解释为,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

    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

    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思念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

    诗人妻子儿女在鄜州,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家书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抵万金”写出了家书的珍贵,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这是人人心中会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禁于百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

    “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

    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而他苍老得这么快,又因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纵观全诗,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全诗深沉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因而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二、《岁暮》谢灵运

    岁暮

    谢灵运

    殷忧不能寐,苦此梦难颓。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

    【赏析】

    这是首感时惜生的诗歌,诗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两句,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池塘生春草’、‘蝴蝶飞南园’、‘明月照积雪’,皆心中目中相融浃,一出语时,即得珠圆玉润,要亦各视其所怀来而与景相迎者也。”

    谢灵运《岁暮》赏析

    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

    用精细工致的笔法描绘南方山川奇秀之美,是大谢诗的主要特色。

    有趣的是,他的两联最出名的警句却并不以工笔细描见长,而是以“自然”见称。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一联,固然是作者自诩“有神助”的得意之句,本篇的“明月”一联更被诗论家推为“古今胜语”的代表。

    钟嵘《诗品序》说:“至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这段话不仅表达了钟嵘论诗的一个重要观点,也道出了“明月”一联的高妙之处——直寻,即对生活(包括自然景象与社会人事)的直接真切感受,以及由此形成的诗歌的直接感发力量。

    这是一首岁暮感怀诗,时间又是在寂静的长夜。

    在这“一年将尽夜”,诗人怀着深重的忧虑,辗转不寐,深感漫漫长夜,似无尽头。

    诗的开头两句,以夜不能寐托出忧思之深,用一“苦”字传出不堪禁受长夜难眠的折磨之状。

    但对“殷忧”的内涵,却含而不宣。

    《诗·邶风·柏舟》有“耿耿不寐,如有隐忧”之句,谢诗这一联当化用其意,但“殷忧”的具体内涵自然根于诗人的生活、遭际与思想性格。

    谢灵运是一个自视很高而性格褊激的贵族文人。

    刘宋王朝建立后,“朝廷唯以文义处之,不以应实相许。

    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愤愤。”后来不仅受到徐羡之的排挤,出为永嘉太守,而且因自己的“横恣”与统治集团内部的倾轧而遭杀身之祸。

    这首诗据“年逝觉已催”之句,当作于其晚年(他死时年仅四十九岁),诗中所谓“殷忧”,除了下文已经明白揭出的“运往”“年逝”之悲外,可能还包含“亹亹衰期迫,靡靡壮志阑”(《长歌行》)之慨,和“晚暮悲独坐,鸣鶗歇春兰”(《彭城宫中直感岁暮诗》)之忧。

    总之,它并非单纯的对自然寿命的忧虑,而是交织着人生追求、社会人事等多方面矛盾的复杂思绪。

    用“殷忧”来概括其深重复杂的特点,是非常切当的。

    三四两句是殷忧不寐的诗人岁暮之夜所见所闻。

    明月在一般情况下,是色泽清润柔和的物象,诗中出现明月的意象,通常也多与恬静悠闲的心态相联系;即使是忧愁,也常常是一种淡淡的哀伤。

    但明月映照在无边的皑皑积雪之上的景象,却与柔和清润、恬静悠闲完全异趣。

    积雪的白,本就给人以寒凛之感,再加以明月的照映,雪光与月光相互激射,更透出一种清冷寒冽的青白色光彩,给人以高旷森寒的感受,整个高天厚地之间仿佛是一个冷光充溢、冰雪堆积的世界。

    这是一种典型的阴刚之美。

    这一句主要是从色感上写岁暮之夜的凛寒高旷之象。

    下一句则转从听觉感受方面写岁暮之夜所闻。

    “朔风”之“劲”,透出了风势之迅猛,风声之凄厉与风威之寒冽,着一“哀”字,不仅如闻朔风怒号的凄厉呜咽之声,而且透出了诗人的主观感受。

    两句分别从视、听感受上写出岁暮之夜的高旷、萧瑟、寒凛、凄清,作为对冬夜的即景描写,它确实是典型的“直寻”,完全是对眼前景直接而真切的感受。

    由于它捕捉到了冬夜典型的景物与境界,给人的印象便十分深刻。

    但这两句的真正妙处,却不仅仅是直书即目所见,而且由于它和殷忧不寐的诗人之间存在一种微妙的契合。

    诗人是在特定的处境与心境下猝然遇物,而眼前的景象又恰与自己的处境、心境相合,情与境合、心与物惬,遂不觉而描绘出“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的境界。

    明月映照积雪的清旷寒冽之境象,似乎正隐隐透出诗人所处环境之森寒孤寂,而朔风劲厉哀号的景象,则又反映出诗人心绪的悲凉与骚屑不宁。

    在这样一种凄寒凛冽的境界中,一切生命与生机都受到沉重的压抑与摧残,因而它也不妨看作诗人所处环境的一种象征。

    五六句即由“积雪”“朔风”的摧抑生机而生:“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运,即一年四季的运转。

    随着时间的运行,四季的更迭,一切景物都不能长留,人的年岁也迅速消逝。

    值此岁暮之夜,感到自己的生命也正受到无情的催逼。

    这两句所抒发的岁月不居、年命易逝之慨,是自屈原的“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慨叹以来,历代诗人一再反复咏叹的主题。

    大谢诗中,这种人命易逝的感慨也经常出现,成为反复咏叹的基调。

    这首诗则比较集中地抒写了这种感情。

    由于这种迟暮之感与诗人的“壮志”不能实现的苦闷及“鸣鶗歇春兰”的忧虑联系在一起,更重要的是由“明月”二句所描绘的境界作为烘托,这种感慨并不流于低沉的哀吟,而是显得劲健旷朗、沉郁凝重。

    皎然《诗式》说:“‘池塘生春草’,情在言外,‘明月照积雪’,旨寓句中,风力虽齐,取兴各别。”这两联虽同具自然、直寻的特点,但同中有异。

    “池塘”句的妙处必须结合上下文,特别是久淹病榻、昧于节侯,褰帘临眺,忽见池塘春草已生的特殊背景方能领会,妙在于不经意中突然有所发现与领悟,皎然说它情在言外是十分切当的。

    而“明月”一联虽亦即目所见,但它本身已构成一个带有象征色彩的意境,能引发读者对诗人处境、心态的丰富联想,故说“旨寓句中”。

    同时,“池塘”一联纯属天籁,“明月”一联却是锤炼而返于自然,“照”字“劲”字“哀”字都有经营锤炼功夫。

    只不过这种锤炼并不露雕琢之痕罢了。

    许学夷《诗源辩体》说:“五言至灵运,雕刻极矣,遂生转想,反乎自然。

    ……观其以‘池塘生春草’为佳句,则可知矣。”“明月”一联正体现为由雕刻而返于自然的又一例证,但它距“池塘生春草”式的天籁似乎尚隔一尘。

    关于古诗词解释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