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任意一首古诗的意思和赏析

    第一首: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前言】

    唐代诗人李绅所写。

    《悯农二首》,题一作《古风二首》,是中唐诗人李绅年轻时所作的五言古诗。

    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流传甚广。

    【注释】

    1.悯:怜悯。

    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土。

    3.谁知盘中餐:在台湾,香港等地写为谁知盘中飧(sūn), 国内采用简化字后,飧字用的很少,後才改为餐了。

    餐飧:昼饭为餐,晚饭为飧。

    【翻译】

    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

    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赏析】

    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

    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http://www.slkj.org/b/716.html,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

    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

    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告诉人们应该节约食物,不浪费

    第二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注释】

    1悯:怜悯、同情。

    2粟:(sù)谷子,脱壳以后北方叫小米。

    3犹:仍然。

    4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5闲田:无用,不耕种的田。

    【翻译】

    春天,农民把一粒粒谷子种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粮食。

    虽然全国各地的土地都被农民耕种,但农民还是因为粮食全被佞官夺去而饿死。

    【赏析】

    诗的第一首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

    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

    「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罗隐《雪》)是的,丰收了又怎样呢?

    「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

    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呢,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

    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答案是很清楚的。

    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

    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

    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

    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赠萧瑀·疾风知劲草》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世民。

    其全文古诗如下: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前言】

    《赠萧瑀》是唐朝皇帝李世民写的一首五言绝句。

    这首诗是唐太宗李世民赐给萧瑀的一首诗。

    这首诗盛赞萧瑀的仁德。

    前两句写识人,句用恰切的比喻,颂扬萧瑀在动乱和危难时刻经受住了考验,表现出一个臣子的忠诚和立场。

    后两句写知人善用,以反衬正,欲扬先抑,着意突出萧瑀作为一个智者所具备的仁义之心。

    【注释】

    萧瑀:字时文,隋朝将领,被李世民俘后归唐,封宋国公。

    疾风:大而急的风。

    劲草:强劲有力的草。

    板荡:动乱之世。

    勇夫:有胆量的人。

    智者:有见识的人。

    【翻译】

    在猛烈狂疾的大风中才能看得出是不是强健挺拔的草,在激烈动荡的年代里才能识别出是不是忠贞不二的臣。

    一勇之夫怎么懂得为公为国为民为社稷的正义的道理,而智勇兼具的人内心里必然怀有忠君为民的仁爱之情。

    【赏析】

    这首诗极富于哲理。

    诗的前两句是历来传颂的名句。

    “疾风知劲草”一语,出自宋·范晔《后汉书·王霸传》。

    此语原为汉光武帝刘秀赞誉王霸之言。

    光武谓霸曰:“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后世遂用以比喻只有经过危难或战乱的严峻考验,才能识别出谁的意志坚强,谁是忠诚可靠者。

    作者李世民在此诗中用此赞美萧瑀。

    次句的“板荡”乃《诗经·大雅》中两篇作品的名称。

    《板》、《荡》二诗讥刺周厉王无道,败坏政局。

    后以“板荡”代指政局变乱。

    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劲草”混同于一般的草;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诚臣”也容易混同于一般的人,其特殊性没有显现出来,因而不易鉴别。

    只有经过猛烈大风和动乱时局的考验,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什么样的人是忠诚的。

    后二句则另换角度,继续盛赞萧瑀。

    徒有一时之勇的“勇夫”并不懂得真正的“义”,而真正的“智者”必然心怀仁德。

    这里告诉读者,只有忠诚还是不够的,要智勇双全,才算是有用之才。

    有勇无谋,莫言义;有智无勇,难施仁。

    这首诗诗意浅显,说理形象,寓意深刻,言简意赅地揭示了“智”、“勇”、“仁”、“义”之间的辩证关系。

    这不仅对于知人善任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于读者的自我完善,如何使自 己成为智勇双全的有用之才方面,也具有启迪作用。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二句,如今引用它,比喻只有经过尖锐复杂斗争的考验,才能考查出一个人的真正品质和节操,才能显示出谁是忠贞的强者。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煜。

    其全文古诗如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前言】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所作的词。

    相传七夕之夜中命歌伎唱此词,宋太宗赵匡义知道这件事后,赐酒将他毒死。

    堪称绝命词。

    此词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

    全词语言明净、凝练、优美、清新,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注释】

    ⑴虞美人: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

    此调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

    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⑵了:了结,完结。

    ⑶故国:指南唐故都金陵(今南京)。

    ⑷砌:台阶。

    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应犹:一作“依然”。

    ⑸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朱颜,红颜,少女的代称,这里指南唐旧日的宫女。

    ⑹君:作者自称。

    能:或作“都”“那”“还”“却”。

    【翻译】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赏析】

    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

    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

    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

    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

    “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

    “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往事知多少?”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历历在目。

    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

    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

    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

    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

    “又”点明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词人www.sLkj.org降宋又苟活了一年,加重了上两句流露的愁绪,也引出词人对故国往事的回忆。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

    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

    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朱颜”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

    以上六句,诗人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

    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同它相比,刘禹锡的《竹枝调》“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

    全词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运用比喻、比拟、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

    任意一首古诗的意思和赏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