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凿壁借光》的意思
凿壁偷光záo bì tōu guāng
凿壁偷光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
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出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示例】:一个说要用功,古时候曾有“囊萤照读”“~”的志士。
◎鲁迅《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
【近义词】:囊虫映雪、穿壁引光、废寝忘食
【反义词】:不学无术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原文
匡衡⑴,勤学而无烛。
邻居有烛而不逮⑵,衡乃穿壁⑶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⑷大姓⑸文不识⑹,家富多书,衡乃与⑺其佣作⑻而不求偿⑼。
主人怪⑽,问衡,衡曰:“愿⒁得主人书遍⑾读之。”主人感叹,资⒂给以书,遂⑿成大学⒀。
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
匡鼎来。
匡说诗。
解人颐。
鼎。
衡小名也。
时人畏服之如是。
闻者皆解颐欢笑。
衡邑人有言诗者。
衡从之与语。
质疑。
邑人挫服倒屣而去。
衡追之。
曰先生留听。
更理前论。
邑人曰穷矣。
遂去不返。
编辑本段注释
(1) 匡衡:西汉经学家。
(2) 逮:到,及。
不逮,指烛光照不到。
(3) 穿壁:在墙上打洞。
穿:凿。
(4) 邑人:谓同县的人。
古时“县”通称为“邑”。
(5) 大姓:富户;大户人家。
(6) 文不识:不识字。
(7) 与:帮助。
(8) 佣作:被雇佣劳作。
(9) 偿:值,指报酬(回报)。
(10)怪:以......为奇怪。
(11)遍:尽。
(12)遂:终于。
(13)大学:有学识的人。
(14)愿:希望。
(15)资:资助,借给。
(16)得:得到。
(17)屣:鞋子。
(18)以:读。
(19)解人颐:使人开怀大笑。
颐,脸颊。
(20)挫服:折服。
(21)《诗》:此指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22)闻:听。
译文: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
邻家有灯烛,但隔壁烛光透不过来,匡衡就在墙壁凿了一个洞引进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家中富有有很多藏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辛勤劳作,却不要报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借给他书。
最终匡衡成了有学识的人。
希望能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