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举古今中外不辱使命的人的例子字数两百左右

    1、晏子使楚

    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示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

    故事赞扬了晏子爱国,机智勇敢,善于辞令,灵活善辩的外交才能与不惧大国、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

    讽刺了狂妄自大,傲慢无理,自作聪明的人。

    2、完璧归赵

    蔺相如完璧归赵,发生于战国时期的汉族历史故事。

    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邯郸,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3、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相继翦灭各诸侯国,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

    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秦人往往借迁移之名行灭国之实),由此引起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

    3、烛之武退秦师

    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以一己之力,凭借对时局的洞若观火和过人的辩才,终于使郑国免于灭亡,其临危不惧、解除国难的精神以及能言善辩的杰出外交才能,为人赞叹。

    4、班超出使西域

    汉明帝初期,在西域北匈奴一家独大控制了西域各国,多次胁迫西域各国一同出兵进攻东汉边境,掠夺东汉的河西等地区。

    于是在公元七三年时,班超弃笔投戎,跟随窦固等人征讨匈奴。

    班超等人首先抵达姗姗,利用他出色的口才说服下属攻击被北匈奴袭击并成功杀死他们的北熊的使者。

    后来,他们恳求善国之王回到东汉,成功说服姗姗国王同意。

    回到法庭,送他的儿子作为服务员到东汉。

    这一次西域之行,班超等人到达了于阗国,成功镇压安抚了于阗国,使得于阗国归属于朝廷,并且也使西域其他国家同意归顺东汉,至此,时隔五十六年,西域与中原的关系得以重新恢复。

    直至公元一零二年,班超才重返洛阳。

    5、张骞出使西域

    张骞是汉武帝时期的人。

    一行从长安起程,经陇西向西行进。

    一路上日晒雨淋,风吹雪打,环境险恶,困难重重。

    但他信心坚定,不顾艰辛,冒险西行。

    当他们来到河西走廊一带后,就被占据此地的匈奴骑兵发现。

    张赛和随从一百多人全部被俘。

     

    但是,张骞坚贞不屈。

    虽被软禁放牧,度日如年,但他一直在等待时机,准备逃跑,以完成自己的使命。

    整整过了十一个春秋,匈奴的看管才放松了。

    张骞乘机和他的贴身随从甘父一起逃走,离开匈奴地盘,继续向西行进。

    来到了大宛国,高鼻子、蓝眼睛的大宛王,早就听说汉朝是一个富饶的大国,很想建立联系。

    但苦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故一直未能如愿。

    因此,当听说汉朝使者来到时,喜出望外,在国都热情地接见了张骞。

    他请张骞参观了大宛国的汗血马。

    在大宛王的帮助下,张骞先后到了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地。

    但大月氏在阿姆河上游安局乐业,不愿再东进和匈奴作战。

    张骞未能完成与大月氏结盟夹击匈奴的使命,但却获得了大量有关西域各国的人文地理知识。

     

    张骞在东归返回的途中,再次被匈奴抓获,后又设计逃出,终于历尽千辛万苦,于13年后回到长安。

    公元前119年,汉王朝为了进一步联络乌孙,断“匈奴右臂”,便派张骞再次出使西域。

    这次,张骞带了三百多人,顺利地到达了乌孙。

    但由于乌孙内乱,也未能实现结盟的目的。

    汉武帝派名将霍去病带重兵攻击匈奴,消灭了盘踞河西走廊和漠北的匈奴,建立了河西四郡和两关,开通了丝绸之路。

     

    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

    举古今中外不辱使命的人的例子字数两百左右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