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怎样创设古诗词教学的意境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率

    首先,古代诗人喜欢借景抒情,以景传情达意。

    由此创设的诗词意境往往可以从景象的画面色调、情调把握诗人的情感思想。

    请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

    秋 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赠 别(杜 牧)

    多情却是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第一首诗前两句直抒胸臆赞秋,一反传统悲秋题材。

    后两句描写白鹤冲云,晴空碧霄等形象画面,境界阔大,色彩明丽,情调高昂。

    如果说那排云直上的白鹤是诗人奋发进取形象的写照,那么,晴朗的秋空正是诗人宽广胸怀、乐观向上精神的外现。

    第二首诗写离筵寡欢场面。

    一二句叙今昔:以前欢聚多情,而今别去,转觉无情。

    三四句以暗淡的蜡烛垂泪的外在形象暗写离人流泪的内在形象。

    引人联想到离人的一往情深,难舍难分之态。

    这两首诗中,“排云白鹤”与“蜡烛垂泪”,二者在色调上截然不同,前者奋发向上,后者伤感愁苦。

    又比如2007年上海秋季考试卷第(四)题:就作品中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

    阮郎归•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沉烟。

    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

    榴花开欲燃。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试题要求“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所以回答时需要说清楚“景”是怎样的“景”,“景”中又表现了怎样的“情”。

    “琼珠碎却圆”,上文是“玉盆纤手弄清泉”,少女“昼眠”被惊醒,拿着“玉盆”,以“纤手”戏“清泉”,琼珠碎了,水花四溅,可见其多么欢快、清纯、无忧无虑!而碎了的水珠仍是“圆”的,作者的文笔又是多么细致啊!因此答案要点:细致地描绘了水花四溅(在荷叶上),水珠圆润晶莹,真切地展现了主人公轻快、喜悦的心情。

    事实上,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描绘的许多景象往往都已经赋予了固定的中华民族情感。

    如:以“故乡明月”传达“乡思情”;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以“寒林残月”传达“诗人的忧愁”;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苦”;以“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闺怨情”;以“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以“梦后酒醒,烟柳断肠,寒雨斜阳,残烛啼鹃”传达“悲欢离合情”;以“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对世事沧桑的感叹”;以“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情”。

    等等诸如此类,都是我们理解古诗词意境的钥匙。

    其次,古代诗人喜欢通过象征意义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这种物象被人们称之为“意象”。

    对于这类诗词意境的理解,可以从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入手,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比如张渭的《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迎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这首诗中,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呢?首先我们来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有“寒”、“迎”、“白玉条”,再挖掘物象内在的精神品格,作者原来是以物喻人。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分析: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迎”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又如:2002年上海秋季高考卷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此词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在少年、壮年、晚年三个人生阶段的不同境遇、不同况味的不同感受。

    作者通过时空的跳跃,依次推出了三幅“听雨”的画面,而将一生的悲欢歌哭渗透、融汇其中。

    “少年听雨”的画面,由“歌楼”、“红烛”、“罗帐”等绮艳意象交织而成,传达出春风骀荡的欢乐情怀。

    尽管这属于灯红酒绿的逐笑生涯,毕竟与忧愁悲苦无缘,而作者着力渲染的正是“不识愁滋味”的青春风华。

    “壮年听雨”的画面,以“客舟”为中心视点,而在四周点缀以“江阔”、“云低”、“断雁”、“西风”等衰飒意象,映现出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失意的心境。

    “而今听雨”的画面,则刻意凸现出僧庐之冷寂与鬓发之斑白,借以展示晚年历尽离乱后的憔悴而又枯槁的身心。

    “悲欢离合总无情”,是追抚一生经历得出的结论,蕴有无限感触,不尽悲慨。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表露出一种无奈心情:此时作者似乎已心如止水,波澜不起,但彻夜听雨本身,却表明他并没有真正进入超脱沉静的大彻大悟之境,只不过饱经忧患,已具有“欲说还休”的情感调节和心理控制能力。

    三幅画面前后衔接而又相互映照,艺术地概括了作者由少到老的人生道路和由春到冬的情感历程。

    其中,既有个性烙印,又有时代折光:由作者的少年风流、壮年飘零、晚年孤冷,分明可以透见一个历史时代由兴到衰、由衰到亡的嬗变轨迹,而这正是此词的深刻、独到之处。

    可见,熟悉意象的传统色彩,有助于我们对诗歌形象的理解。

    由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些特定的物象被古代诗人在创作中反复的运用,因此赋予了表达文人特定心志、情趣的固定意义,以至于凝结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结。

    比如“梅”这一意象已经固定地带上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的意趣。

    “鸟”的意象往往和男女恋情及婚嫁有关。

    日落、夕阳、秋天、流水等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时光的流逝等。

    月能思乡,星可传恨,水喻愁多;松喻坚贞,荷、兰喻高洁,菊喻隐逸,竹多劲健;松傲雪斗霜、有凌云之志,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桃花象征美人,杨花多有离散、漂泊之意;柳有柔情之意,又显轻薄,更表惜别怀远之意,鸿鹄、骏马、大鹏喻志向远大的人,鸾鸟、凤凰喻忠诚的贤士,杜鹃鸟是凄凉、哀伤的象征,表达归家之念,鹧鸪、寒蝉能引起人的离愁别绪、羁旅伤感,鸿雁借指书信,也表思乡之情;灞桥易水多与送别有关;夕阳、西风、残照既表示个人沉浮的身世命运,又代表历史的沧桑变化,秋风往往表思归之意,《阳关三叠》多写故人友谊,《关山月》、《梅花落》与乡思乡愁有关;杜康是酒的代称,贾生、屈原多指怀才不遇之人,陶朱多指富商;琴瑟喻夫妇感情和谐,也喻兄弟朋友的情谊等。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对诗词的景象、物象的意义理解只能够解读诗词的基本意境。

    还不能够自然上升到对诗词艺术的审美鉴赏。

    因为具有特定意义的景象或物象堆砌还不能反映诗词创作的艺术效果,成功的诗词创作还需要在炼字、用句和结构处理上显示出高超技能。

    也就是说,当我们理解了诗人的基本意旨,再从诗词的表现形式上关注诗词意境,体会这种表现形式对于表现意旨的达成效果,就能够形成自己的审美判断,从而具备真正的鉴赏能力。

    应对高考试题才能游刃有余。

    比如:2006年上海秋季高考试卷

    [黄钟] 人月圆 山中书事

    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试题:“诗眼倦天涯”中的“倦”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评价能力。

    但对于“倦”字的鉴赏,必须首先要整体感知全曲的思想情感。

    首句点到“千古繁华梦”,意味“繁华”是虚,后面“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中的“乔木”、“蔓草”、“寒鸦”三个意象呈现萧条、破败、凄凉的意境,道出作者对于追求名利的苦情,可谓看透人间世态炎凉,怎一个“倦”字了得!又联系作品的后半部分内容,“茅舍”、“老村家”、“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几个意象展现的是古代文人崇尚的隐居生活,可见前面的“倦”字为写归隐山村、诗酒自娱埋下伏笔。

    怎样创设古诗词教学的意境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率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