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会背优秀诗文多少篇
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是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包括中国古代、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
同时推荐了小学生必背70首优秀古代诗词。
这些古诗词都是历代传诵的名篇佳作,是中国五千年诗歌史上的精华之作。
这些古诗词散见于我国历代的诗词典籍中,学生寻找搜集起来不容易,我整编了这本小册子,以便于老师、家长指导学生使用。
本书为照顾低年级段学生的需要,部分原文加了现代汉语注音。
“注释”则对难懂的字词、典故、地名进行通俗易懂的解释,以帮助学生完整理解诗词的基本意思。
“译文”是用白话文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赏析”尝试用散文化的语言诠释古诗词的意境和诗人表达的情感,启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对古诗词的鉴赏力。
低年级段(一、二年级)要求学生会有节奏的背诵其中15—20首古诗、能略知大意、初步了解“赏析”即可;中年级段(三、四年级)要求学生累积会有感情的背诵45—50首,学会自己根据注释,对照译文理解诗意,做到有感情的背诵和学习赏析古诗。
高年级段(五、六年级)要求学生累积会声情并茂的背诵65—70首,自己能够根据“注释”对照“译文”理解诗意,同时受到“赏析”的启发学会自己去赏析诗歌。
目 录
一、小学语文课标推荐背诵的优秀诗文(1~6年级70篇)
1、江南(江南可采莲)汉乐府;
2、敕勒歌(敕勒川)北朝民歌;
3、咏鹅(鹅鹅鹅)骆宾王;
4、风(解落三秋叶)李峤;
5、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贺知章;
6、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
7、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王之涣;
8、春晓(春眠不觉晓)孟浩然;
9、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王翰;
10、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
11、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王昌龄;
12、鹿柴(空山不见人)王维;
13、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王维;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王维;
15、静夜思(床前明月光)李白;
16、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李白;
17、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
18、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李白;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李白;
20、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李白;
21、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李白;
22、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高适;
23、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
24、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杜甫;
25、绝句(迟日江山丽)杜甫;
26、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杜甫;
27、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张继;
28、游子吟(慈母手中线)孟郊;
29、江雪(千山鸟飞绝)柳宗元;
30、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张志和;
31、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卢纶;
32、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刘禹锡;
33、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
34、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白居易;
35、池上(小娃撑小艇)白居易;
36、忆江南(江南好)白居易;
37、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胡令能;
38、悯农(锄禾日当午)李绅;
39、悯农(春种一粒粟)李绅;
40、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贾岛;
41、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杜牧;
42、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杜牧;
43、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牧;
44、 乐游原(向晚意不适)李商隐;
45、蜂(不论平地与山尖)罗隐;
46、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范仲淹;
47、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王安石;
48、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王安石;
49、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王安石;
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苏轼;
51、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苏轼;
52、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苏轼;
53、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苏轼;
54、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李清照;
55、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陆游;
5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 陆游;
57、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范成大;
58、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范成大;
59、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杨万里;
6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杨万里;
61、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朱熹;
62、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林升;
63、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叶绍翁;
64、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翁卷;
65、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王冕;
66、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于谦;
67、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郑燮;
68、所见(牧童骑黄牛)袁枚;
69、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高鼎;
70.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龚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