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薛宝钗
世人对宝钗的第一个误解就是金玉良姻破坏木石前盟,窥视宝二奶奶的宝座.须眉认为,这只是无稽之谈!诚然,宝玉爱黛玉,黛玉爱宝玉.难道两个人相爱,就不许别人爱你吗?况且,宝钗并不一定喜欢宝玉.宝钗的博学是人所共知的(或许如脂砚斋在21回批的那样,宝卿一生为博知所误),而宝玉呢?宝钗每每看到宝林在一起时,都是处处规避,就是在与宝玉单独相处时,也是丝毫未表现出任何倾爱的迹象.唯有的几处羞涩(如红麝串,宝玉挨打后去探视),至于宝钗的金锁是个和尚给的,要用有玉的人来配,多半也是那和尚说的,薛姨妈也不过是传达和尚的话语而已!宝钗进京的目的是选秀女,不是为了宝玉.薛家进贾府是一是为了约束薛蟠,二是京城虽有田产,但需打扫,三是贾家盛情邀请.薛家作为紫薇舍人之后,作为富家皇商,与贾家差不多,有什么理由窥视宝二奶奶之座呢??倒是黛玉父母双亡,家财失散,有这个嫌疑!
二是宝钗劝宝玉读书,被宝玉说成是为了仕途经济,是禄鬼.诚然,很多读书的目的是为了"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但不能说所有的读书人都是这个目的呀!宝钗的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在42回"兰言解疑癖"中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 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 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 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 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糟踏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 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说白了,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达则兼济天下。
这也正是第5回对宝钗“停机德”的评价。
三是宝钗的无情,主要表现在金钏儿投井自杀和三姐自杀,湘莲出家的问题上。
在金钏儿投井自杀的问题上,须眉认为,原因在于金钏儿和王夫人,而且金钏儿要负主要责任。
当时,“宝玉轻轻的走到跟前, 把他耳上带的坠子一摘,金钏儿睁开眼,见是宝玉。
宝玉悄悄的笑道:"就困的这么着?"金钏抿嘴一笑,摆手令他出去,仍合上眼,宝玉见了他, 就有些恋恋不舍的,悄悄的探头瞧瞧王夫人合着眼,便自己向身边荷包里带的香雪润津丹掏了出来,便向金钏儿口里一送。
金钏儿并不睁眼,只管噙了。
宝玉上来便拉着手, 悄悄的笑道:"我明日和太太讨你,咱们在一处罢。
"金钏儿不答。
宝玉又道:"不然,等太太醒了我就讨。
"金钏儿睁开眼,将宝玉一推,笑道:"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 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连这句话语难道也不明白?我倒告诉你个巧宗儿,你往东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同彩云去”。
金钏儿那句话是什么意思,就是勾引宝玉出轨,与宝玉发生不正当关系。
而王夫人却最反感奴仆与主子乱来这件事,连晴雯这种长得水蛇腰,削肩膀,眉目有些像黛玉的,都被王夫人赶出去了,何况金钏儿这句话。
而宝钗听说金钏儿投井自杀,只是感到惊奇,并不明原由。
因此来探视王夫人时很是谨慎。
王夫人说,赶金钏儿是由于她打坏了自己宝贵的东西,只是说了她几句,没想到她会自杀。
你如果听到这个原因自杀,你会怎么说呢,不只有说那自杀之人脆弱嘛(就像有些人失恋,高考失败自杀一样吗?)!况且,王夫人又是宝钗的姨娘,你能责备她吗?最后,宝钗拿出自己的新衣给金钏儿,这也更说明了宝钗的豁达!
在三姐自杀,湘莲出家的问题上,连一向放荡的薛蟠都脸有泪痕,而宝钗却不动情,只是说道:"俗话说的好,`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祸福'.这也是他们前生命定.前日妈妈为他救了哥哥,商量着替他料理, 如今已经死的死了,走的走了,依我说,也只好由他罢了.妈妈也不必为他们伤感了.倒是自从哥哥打江南回来了一二十日,贩了来的货物,想来也该发完了,那同伴去的伙计们辛辛苦苦的,回来几个月了,妈妈和哥哥商议商议,也该请一请,酬谢酬谢才是.别叫人家看着无理似的."这是由于,宝钗并不认识湘莲,有何感情可言呢?并且,宝钗处事从来就是很恬淡,看问题看得很长远。
这正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任由天边云卷云舒”。
在《红楼梦》中,须眉认为宝钗应该是最完美的人,最值得须眉欣赏和钦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