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整天说国学国学到底是个啥

    历史,人文,艺术等各类反映中华文化知识的内容,都属于国学。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

    “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汉代的“太学”相当。

    唐代贞元中,李勃隐居读书于庐山白鹿洞,至南唐时,在其遗址建学馆,以授生徒,号为“庐山国学”。

    到宋代,又改称“白鹿洞书院”,这时的“国学”实为藏书与讲学之所。

    今“国学”之意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为载体,表现中华民族传统社会价值观与道德伦理观的思想体系。

    但是定义仍然需要学术商榷,未得到确定定义。

    国学内容:

    最初,《汉书.艺文志》对国学有一个基本的分类,将其分为六个部分。

    这六部分构成了国学的前身。

    第一部分:六艺。

    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典。

    六艺有大六艺,小六艺。

    小六艺是六种技术:礼、乐、射、御、数、术。

    是具体培养人的人格和各种技能的。

    大六艺,就是六经。

    任何时候,经总是排在首位的。

    这就是中国的精神,是国学精神里面很重要的东西。

    第二部分:诸子百家。

    诸子如同皇帝出行时陪同的王侯,各司其职。

    诸子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农家、纵横家、小说家等。

    国学是代表着中华文明的核心,历代有《黄帝阴符经》、《老子》、《庄子》、《郁离子》和《素书》等诸子百家的经典。

    第三部分:诗赋。

    诗和赋不一样,是两种不同的体裁。

    《汉书"艺文志》里有《诗赋律》。

    古代秀才登高就能赋,而我们不如古人。

    第四部分:兵书。

    兵书在古代知识分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和后面讲的术数和方技被看做是实用理性的。

    第五部分:术数。

    譬如作为占筮的《周易》。

    第六部分:方技。

    房中术、医术都是方技。

    国学机构

    “国学”原指国家学府,如太学、国子监、书院等。

    近些年,适应“国学热”也建立了一些相应的机构。

    国学经典:

    经部、史部、子部、集部

    一、国学蕴涵文化价值和民族精神

    简单地说,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通称。

    中华各民族从古代到今天的,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与时代的蒙学读物、习俗、礼仪、语言、文字、天学、地学、农学、医学、工艺、建筑、数学与数术方伎、音乐、舞蹈、戏剧、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思想、心理、信念、宗教、政治、伦理等,都在国学的范围之内。

    这么说来,国学是无所不包的了。

    的确,国学的内容包罗致广,但我们还是可以作一点分梳。

    大体上说,国学有四个层面。

    第一是常识层面,即国学的ABC。

    例如称谓、谦词等,今天我们有的青年人闹了不少笑话,把“令尊”“足下”“家父”“内人”用颠倒了。

    第二是学术与技艺的层面,即传统文化各门类各方面,包括地方文化、民间技艺、学术传统之传承,比较专门。

    第三是道德价值与人生意义的层面,国学根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懂得人生价值,培养人格操守,如何安身立命。

    第四是民族精神,或国魂与族魂的层面。

    国学按传统图书与学术之分类有经、史、子、集四部,或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的诸路向。

    国学的核心价值在第三、第四层面。

    从清末留亡日本的志士仁人使用“国学”这一名称开始,国学的内核主要指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根本精神价值。

    在国势日颓、民族危亡之时,章太炎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

    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

    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

    故今日国学之无人兴起,即将影响于国家之存灭,是不亦视前世为尤岌岌乎?”

    邓实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其国者有其学。

    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

    国学者,与有国而俱来,因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

    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也。”

    也就是说,国学不仅仅是学问或学术的概念,而且还是民族性与民族魂的概念。

    从近代仁人志士借助日本的“国学”概念,来应对西学开始,在他们心目中,“学亡则亡国,国亡则亡族”,面对东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他们试图以保文化学术来救国家民族。

    梁启超积极引进西学,然而对于国人鄙薄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却心怀忧虑。

    他说:“吾不患外国学术思想之不输入,吾惟患本国学术思想之不发明……凡一国之立于天地,必有其所以立之特质。

    欲自善其国者,不可不于此特质焉,淬厉之而增长之……不然,脱崇拜古人之奴隶性,而复生出一种崇拜外人、蔑视本族之奴隶性,吾惧其得不偿失也。

    ”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从盲目崇拜古人转向盲目崇拜洋人,以为自己的文化传统都是糟粕,中国百事不如人。

    其实,国学是开放的,包含了历朝历代消化吸收了的外来各种文化。

    我们不能把国学狭隘化。

    第一,国学不只是汉民族的学术文化,它包含了历史上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学术文化及其与汉民族的交流史。

    第二,国学不只是上层精英传统,还包括小传统,如民间民俗文化,各时段各地域各民族的传说、音乐、歌舞、技艺、建筑、服饰、礼仪、风俗、宗族、契约、行会、民间组织等,有如今天的某些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三,国学还包括历史上中外地域文明的交融,如外域文明的传入,西域学,佛学及其中国化,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的内容与历史过程等,都属于国学的范围。

    必须明了,国学、经史子集等,并不是汉民族的专利,其中包含、汇聚了历史上多民族的智慧与文化,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共同拥有的文化精神资源,正所谓“一体多元”,“和而不同”。

    前面我们说过,在国学的多层面中,最高的层面还是国魂,即中华民族的主要精神的方面,那是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中国文化之所以为中国文化的根本特质处。

    其实,提倡国学与吸纳西学并不矛盾。

    陈寅恪说:“一方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任何民族的现代化都不可能是无本无根的现代化。

    对于祖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生存智慧、治国方略,我们体认得越深,发掘得越深,我们拥有的价值资源越丰厚,就越能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越能学得西方等外来文化之真,这才能真正使中西或中外文化的精华在现时代的要求下相融合,构建新的中华文明。

    学习国学更重要的是把握中华人文精神与价值理念,了解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融会的过程,及其可大可久的所以然,堂堂正正地做一个中国人。

    二、国学养育人的心灵

    就人生意义与价值的层面来说,梁启超说过,《论语》《孟子》等经典,“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我们全社会形成共同意识,我们既做这社会的一分子,总要彻底了解它,才不致和共同意识生隔阂。

    ”这就是说,《四书》等表达的是以“仁爱”为中心的“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这是中国历代老百姓的日用常行之道,人们就是按此信念而生活的。

    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是打通了的。

    国学具有平民化与草根性的特点。

    中国的草根,中国的民间流传着的谚语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这些来自中国经典的精神,透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等蒙学读物及家训、族规、乡约、谱牒、善书,通过大众口耳相传的韵语故事、俚曲戏文、常言俗话,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言行轨范。

    宋代王应麟的《三字经》开宗明义:“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这就把孔子、孟子、荀子关于人性的看法以简化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孔子总说性近习远,孟子强调天赋的良知良能的发挥,荀子强调的则是后天的教育与训练。

    清代李毓秀《弟子规》的总序说:“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弟,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以下分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等几部分。

    这些纲目都来自《论语》。

    《弟子规》中对孩童举止方面的一些要求,如要求孩童站立时昂首挺胸,双腿站直,见到长辈主动行礼问好,开门关门轻手轻脚,不用力甩门等。

    这些规范都是文明人起码应有的,是尊重他人而又自尊的体现。

    朱伯庐的《朱子治家格言》起首的一段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这都是些平实不过的道理,体现到一个人身上就是他的家教。

    旧时骂人,说某某没有家教,那是很重的话,让其全家蒙羞。

    我们不是要让青少年一定要做多少家务,而是要他们从小学就动手打理好自己与家庭的事情,不要过分依赖父母,依赖他人,能够自己挺立起来,培养责任意识。

    同时,知道一粥一饭、半丝半缕都是辛劳所得,我们能够懂得去尊重家长与别人的劳动。

    如果我们真的有敬畏之心,就知道珍惜,不应该浪费。

    南开中学的前身天津私立中学堂成立于1904年10月,老校长严范孙亲笔写下“容止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

    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

    气象:勿傲,勿暴,勿怠。

    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这四十字箴言借鉴了《弟子规》,它成为该校对中学生的容貌、行止的基本要求。

    该校设整容镜,师生进校时都要照镜正容色。

    后来张伯苓先生治校,坚持了这些做法。

    现今南京夫子庙小学的校训是:“亲仁、尚礼、志学、善艺”。

    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

    对孩童、少年的教育,首先是培养健康的心性情才,从日常生活习惯,从待人接物开始,学会自重与尊重别人。

    我们强调成人教育,因为仅有成才教育是不够的,成才教育忽略了我们作为完整的人、健康的人所必须的一些素养,它在人格养成方面几乎是空白。

    这不是大学教育才有的问题,而是中小学教育就该关注的。

    养育青少年的性情,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配合。

    否则,社会推给家长,家长推给学校,小学推给中学,中学推给大学,大学推给社会,等孩子离开保姆式的教育模式,离开家来到大学,就不知道该怎么生活,不知道该怎么自己安排学习了。

    进入社会以后也不知道怎么与人相处,不知道应该怎么工作。

    这其实都是因为在年龄增长的过程中,孩子们的人格没有挺立起来,他们不能靠自己撑起自己的天空。

    现在知识教育偏胜,德性教育不足,父母和学校片面强调学生的所谓前途,只顾学习成绩,其它方面重视不够,其实就是把问题留给大学,留给社会,等到孩子真的自己去面对这一切的时候,茫然无措,格格不入。

    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意识,让他们承担必要的责任与事务也是必须的。

    现在的家长普遍溺爱孩子,又觉得升学压力大,能不让孩子们动手就尽量自己代劳。

    有的学生进了大学发现完全没有自理能力,这都是启蒙教育的缺失。

    总之,国学中的很多关养育我们的心灵,培养我们健康的性情,学会做有责任意识的人之内容,值得我们去学习与实践。

    三、国学培养君子人格

    蔡元培先生在留德期间撰写的《中学修身教科书》,商务印书馆于1912年至1921年间共印行了十六版,他还为赴法华工写了《华工学校讲义》,两书在民国间影响甚大,今人合为《国民修养二种》一书。

    蔡先生重视社会基层的公民教育,他的用心颇值得我们重视。

    他创造性地转化本土的文化资源,特别是儒家道德资源来为近代转型的中国社会的公德建设与公民教育服务。

    蔡先生强调,孝亲是美德!有这一美德的浸润、养育,成就了一个君子的健康的心理、性情、人格、品质,增益了斯人的公德、正义,使其为国家、社会,为公共事务负责任,忠于职守,甚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蔡先生强调家庭为人生最初之学校,善良之家庭为社会、国家隆盛之本。

    他认为,如私德不健全,则很难有健全之公德。

    受到家庭内部的爱的熏陶,在家有孝心孝行者,走上社会后自然而然地会把这种爱推广到团体、社会、国家,此即为仁义、忠爱。

    可见,家庭与社会、私德与公德虽有区别,但不是绝然对立的,恰恰是有着有机联系的,是可以推己及人、由内而外,逐步加以推扩、实践与体验的。

    蔡先生又强调智、仁、勇三达德,是内在的道德,而又随行为而形之于外。

    他指出:“修德之道,先养良心……良心常有发现之时,如行善而惬,行恶而愧是也。

    乘其发现而扩充之,涵养之,则可为修德之基矣。

    ”他肯定为善无分大小、去恶为行善之本、悔悟为改过迁善之机、进德贵于自省等儒家传统的修身工夫与健全的君子人格的培养对公民社会之公德建设的积极意义。

    其实,南宋以后在我国与东亚的民间社会流传甚广、深入人心的朱熹的《家训》中说:“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又说:“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

    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

    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

    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

    ”朱子说此乃日用常行之道,人不可一日无也。

    应当说,这些内容来源于诗书礼乐之教、孔孟之道,又十分贴近民间大众。

    它内蕴有个人与社会的道德,长期以来成为老百姓的生活哲学。

    这里所说,多由私德推致公徳领域了。

    国学当中有很多修身成德,培养君子人格的内容。

    中国古典的教育,其实就是博雅教育。

    六艺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就是礼仪、音乐、射箭、驾车、识字(书法)、算术;辅以诗词歌赋,琴棋书画。

    这些东西是和技能相关的。

    传统的、儒家式的教育其实也不排斥技能,但不仅是技能,同时也是拓展人生活维度的方法手段,是高雅的兴趣爱好,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媒介。

    传统的教育很讲究涵泳,就是身临其境,深入其中的真切体会。

    在兴趣的培养中,让人受到熏陶和感悟,使人养成乐善好群、敦厚优雅的品行。

    中国传统的教育是一种广义的教育,既包含今天的技术教育、知识教育、又包含艺术教育、生死教育与身体教育等德智体美诸方面。

    它体现的是一种大的教育观。

    这种教育观是以成就人格为核心的,而它最为关心的主要是人的道德与性情。

    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就是以德为主。

    传统的教育并不是道德说教,不是填鸭式满堂灌的教育,而是春风化雨似的,让学生在点滴中有所收获,如诗教、礼教、乐教等。

    应该让孩子们处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

    家长、老师们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要兼顾,这些对孩子们影响很大。

    家长、老师有义务端正自己的言行,尤其在孩子们面前。

    平时应培养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

    也许要多在性情教育上下功夫,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多与孩子交流,洞察他们的情感,并作正确的引导。

    现在很多家长都做不到,当着孩子们的面撒谎骗人,打骂斗狠,不尊重老人,这些都会为孩子的成长烙下负面的印记。

    另外,我们也希望同学们能趁着年轻记性好,多读些经典,例如《四书》《老子》等,最好能背诵一些,意思以后可以慢慢领悟。

    经典常读常新,每当你有新的经历,你都会在经典中证悟出新的内涵,我们有的朋友甚至每天晨起都要朗诵经典,把它当做振奋精神,昂扬斗志的良药。

    我们一直希望能有多一些的国学经典进入中学课堂成必修课,至少能让《四书》进教材。

    我们希望能多一些国文课,让中小学生能接受到传统语言与文化的教育。

    近几年来,媒体上不断报道一些学校建设传承国学经典的校园文化的经验与做法,有的学校还自己编写课程教材,对各年级学生循序渐进地开展国学启蒙教育。

    中小学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启蒙时期,在此阶段向学生传授国学,用孩子们易于接受的方式,教学生立定志向,学会如何做人,促进德性与智性的共同成长,让他们在本国传统文化的熏染、陶冶、涵养中健全人格,修身成德,踏上正确的成长之路。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