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

    百科名片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七言律诗,作于763年(广德元年)春天,作者五十二岁。

    762年(宝应元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

    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由此结束。

    正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过着飘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作品概况

    作品名称: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创作年代:唐代

    作者:杜甫

    作品体裁:七言律诗

    [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意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1)

    剑外忽传收蓟北,(2)

    初闻涕泪满衣裳。

    (3)

    却看妻子愁何在?(4)

    漫卷诗书喜欲狂。

    (5)

    白日放歌须纵酒,(6)

    青春作伴好还乡。

    (7)

    即从巴峡穿巫峡,(8)

    便下襄阳向洛阳。

    (9)[1]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1)闻:听说。

    官军:指唐王朝的军队。

    收:收复。

    河南河北:唐代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

    763年被官军收复。

    (2)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

    当时杜甫流落在四川。

    蓟北:今河北北部一带,是叛军的老巢。

    (3)涕泪:眼泪。

    (4)却看:回头看。

    妻子:妻子和孩子。

    愁:忧愁。

    (5)漫:随意地,胡乱地。

    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6)白日:白天。

    放歌:放声高歌。

    纵酒:纵情饮酒。

    (7)青春:指春天的景物。

    作者想象春季还乡,旅途有宜人景色相伴。

    作伴:指春天可以陪伴诗人。

    (8)即从:立即从某地到某地。

    巴峡:长江三峡之一,在嘉陵江上游。

    穿:穿过。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四川湖北交界处。

    (9)襄阳:今属湖北。

    洛阳:今属河南,古代城池。

    [2]

    作品译文

    剑门关以南的四川,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这个消息惊喜得涕泪交流,沾湿了衣裳。

    回过头来再看妻子,平日的优愁已不知跑到何处去了;我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几乎要发狂。

    白日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返回故乡。

    我们要立即动身,从巴峡乘船,穿过巫峡,顺流直下到达湖北襄阳,再从襄阳北上,直奔洛阳。

    [3]

    [编辑本段]诗歌格律

    剑外忽传收蓟北,

    ●●●⊙⊙●●,

    初闻涕泪满衣裳。

    ○⊙●●●⊙△。

    却看妻子愁何在?

    ●⊙⊙●○○●,

    漫卷诗书喜欲狂。

    ⊙⊙○○●●△。

    白日放歌须纵酒,

    ●●●○○⊙●,

    青春作伴好还乡。

    ○○●●●○△。

    即从巴峡穿巫峡,

    ●⊙○●⊙○●,

    便下襄阳向洛阳。

    ⊙●○○●●△。

    注:○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这首诗的韵脚是:七阳;可“三江七阳”通押。

    [编辑本段]作品赏析

    杜甫在这首诗下自注:“余田园在东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

    “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

    诗人多年飘泊“剑外”,备尝艰苦,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是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

    如今“忽传收蓟北”,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令诗人心中涛翻浪涌。

    “初闻涕泪满衣裳”,“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逼真表现。

    “蓟北”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民疾苦,都将得到疗救,诗人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总算熬过来了。

    然而痛定思痛,诗人回想八年来熬过的重重苦难,又不禁悲从中来,无法压抑。

    可是,这一场浩劫,终于像恶梦一般过去了,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人们将开始新的生活,于是又转悲为喜,喜不自胜。

    这“初闻”捷报之时的心理变化、复杂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写法,必需很多笔墨,而诗人只用“涕泪满衣裳”五个字作形象的描绘,就足以概括这一切。

    第二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更高峰。

    “却看妻子”、“漫卷诗书”,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当诗人悲喜交集,“涕泪满衣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

    “却看”就是“回头看”。

    “回头看”这个动作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

    其实,无需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儿去了,亲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

    亲人的喜反转来增加了诗人的喜,诗人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

    “白日”,点出人已到了老年。

    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

    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

    “青春”指春季,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

    诗人想到这里,自然就会“喜欲狂”了。

    尾联写诗人“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狂想,身在梓州,而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

    诗人的惊喜达到高潮,全诗也至此结束。

    这一联,包涵四个地名。

    “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句内对),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而用“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又是活泼流走的流水对。

    再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文势、音调,迅急有如闪电,准确地表现了诗人想象的飞驰。

    “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很漫长的距离,而一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就出现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疾速飞驰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地从读者眼前一闪而过。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诗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绘实境。

    从“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峡”到“襄阳”,顺流急驶,所以用“下”;从“襄阳”到“洛阳”,已换陆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准确。

    这首诗,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诗人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

    诗人的思想感情出自胸臆,奔涌直泻。

    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中引王嗣的话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他人决不能道。”后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此诗,赞其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也”(《读杜心解》)。

    【句解】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剑南一带忽然传来官军收复蓟北的喜讯,初闻此讯,我止不住热泪滚滚,洒满了衣裳。

    首联恰切而逼真地反映出诗人当时的心理,感人至深。

    多少年动荡流离的生活,多少个忧愁凄苦的长夜,多少军民的浴血奋战,就要结束了;多少年的日思夜盼,终于实现了,怎能不教人喜极而泣?“忽传”,表现捷报来得突然,如春雷乍响,惊喜的洪流,冲开郁积已久的感情闸门。

    “剑外”,即剑门关(剑阁)以南地区的蜀中(今四川境内),唐朝置剑南道,治所在成都。

    “蓟北”,唐时的幽、蓟二州一带(今河北北部),是安史叛军的老巢。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回过头看着妻子儿女,她们脸上的愁云已经一扫而光;胡乱地收卷起一堆诗书,我欣喜得简直要发狂!颔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又一高峰。

    “却看”,即回头看。

    当自己悲喜交集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

    “漫卷”,是一种无目的、下意识的动作。

    动乱结束,第一个长期深藏在心里的愿望自然冒出来:从此可以回乡,过上安定的日子。

    所以欣喜若狂地把散乱的诗书卷起来,诗人未必真的要立刻收拾行李,只是情不自禁,渴盼早归的自然流露。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满头白发的我,要放声高歌,还要纵情饮酒;有明媚的春光作伴,正好可以启程回归故乡。

    颈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并转入极欲回乡的心情。

    放歌、纵酒是狂喜的具体表现。

    青春、还乡是诗人的设想。

    “白首”,一作白日。

    如果作“白日”,就与下句中的“青春”显得重复,故作“白首”较好。

    “青春”,指春季。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立即乘船从巴峡启程,顺水穿过巫峡,直接由水路北上襄阳,旋即又由陆路直奔故乡洛阳。

    尾联就还乡作进一步抒写,展望中的旅程是多么美好,又是多么平易坦荡。

    实际上,从剑外到洛阳,路途很远,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处相距也不近,但在归心似箭的诗人笔下,简直就像朝发夕至那么容易、那么快速。

    这一联包含四个地名。

    “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句内对),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而用“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又是活泼的流水对。

    再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也就有了一泻千里的气势。

    “巴峡”,指四川东北部嘉陵江上游峡谷,非巴东三峡。

    “巫峡”,在今四川巫山县东,长江三峡之一。

    “襄阳”,今湖北襄樊市,杜甫祖籍在此。

    从襄阳到洛阳,要改走陆路,所以用“向”字。

    “洛阳”,今属河南。

    杜甫籍贯河南巩县,三岁时移居洛阳,故常以洛阳为故乡。

    句后作者原注:“余田园在东京。”东京即洛阳。

    [4]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出生于巩县(今属河南)。

    早年南游吴越,北游齐赵,因科场失利,未能考中进士。

    后入长安,过了十年困顿的生活,终于当上看管兵器的小官。

    安史之乱爆发,为叛军所俘,脱险后赴灵武见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后来弃官西行,客居秦州,又到四川定居成都草堂。

    严武任成都府尹时,授杜甫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职。

    一年后严武去世,杜甫移居夔州。

    后来出三峡,漂泊在湖北、湖南一带,死于舟中。

    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史”;他集诗歌艺术之大成,是继往开来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

    [5]百科名片

    《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于公元1839年(农历己亥年)创作的一组诗集,共计315首,其中第五首及第一百二十五首收录于我国中小学语文课本中。

    百科名片

    《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于公元1839年(农历己亥年)创作的一组诗集,共计315首,其中第五首及第一百二十五首收录于我国中小学语文课本中。

    目录[隐藏]

    作品信息

    作品原文

    作者简介

    创作背景

    名篇选析

    [编辑本段]作品信息

    名称:己亥杂诗

    年代:清代

    作者:龚自珍

    体裁:诗歌

    数量:315首

    【注释】

    1.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浩荡:无限。

    2.吟鞭:诗人马鞭。

    东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3.落红:落花。

    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4.花:比喻国家。

    此句表明作者造福人类为国效力的高贵品质。

    后人又常用此句表达前辈对后辈的爱护。

    【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赏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

    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不为独香,而为护花。

    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己亥杂诗(第一百二十五首)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释】

    1.九州:中国。

    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3.恃(shì):依靠。

    4.喑(yīn):哑。

    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究:终究、毕竟。

    5.天公:造物主。

    重:重新。

    抖擞:振作精神。

    6.降:降生。

    【译文】

    只有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 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语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 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赏析】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

    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

    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

    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

    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

    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

    “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

    “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

    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

    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

    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

    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