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组织理论中,组织协调机制主要有哪些形式
有个心理学大师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神奇的数字7》,明茨伯格也想用7种形态来描绘组织,这7种组织形态分别为创业家型的组织、机械化的组织、多元化的组织、专业化的组织、创新型的组织、教会型的组织和政治型的组织,我想先从理解组织的本质开始说起什么是组织。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组织是一种系统,它是一个包含多个部件的组合,它不是一个局部,它由多个部门组成。
我们会说一个公司是一个组织、一个部门也是一个组织、一个团队也是一个组织。
部门之间有分工没边界,有流程有职责,部门和部门之间融合,人和人之间融合,最终形成了整体,我们把它叫做组织。
首先要认识到组织是一个系统,为了完成共同的一个目标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整体,不能局部来看单独拆出来来看组织。
组织包含了哪些部分呢?明茨伯格做了一个整理,我想这是非常通用的,就是我们以后对一个组织的识别可以从6个方面来看,也就是说组织包含了6个部分,这和我之前讲的七种组织不一样,是每一个组织都包含了6个部分。
第一部分 核心层。
这个运作核心层指的是在任何一个组织中都有这么一个层次,这个层次是一种基础层次,是一种工作层次,完成基本工作的层次。
比方说,我们有员工和部门去生产产品、销售、提供服务,那么这就是组织的一种运作核心。
第二部分 战略顶点。
是指在整个组织中至少要有一个全局的领导者,他占领了整个组织的最高点。
比如说一个组织的头,一个公司的CEO甚至一个组的组长,某种意义上他们都叫战略顶点。
第三部分 中层。
中层是属于我们的战略顶点和运作核心之间的一个权利层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最多的管理层级。
第四部分 职能参谋层。
在一个组织中一般都会有一些参谋的职能,这些参谋的职能比如说像人力资源、财务,甚至包括战略管理,这些就是在战略顶点身边做参谋的,这些我们把它叫做职能参谋,可以理解为职能部门。
第五部分 辅助层。
在一个组织中一定会有一些辅助性工作的,比如说员工自助餐厅的服务、邮件的收发、法律的咨询,这种叫做辅助型工作,偏基础、行政服务型工作的。
第六部分 文化与价值观。
一个组织一定会有一种东西,这种东西是一种意识形态,也叫企业文化。
这个意识形态就是组织中的价值观、理念、信念、文化,这个为组织的骨架注入一种生命力,否则组织就是一种僵尸。
同学们,以上六个部分是每个组织都会涉及和具备的,我在这里跟大家强调一下这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叫做运作核心,我们可以理解成为是组织中的营销、研发、生产这些核心的服务客户的这些人员;第二个部分是战略顶点,指公司最高层、比方说ceo、总经理;第三部分是中层,指的是我们管理层;第四部分是我们的职能参谋,指的是人力资源、财务这些职能部门;第五部分是辅助性工作岗位,他们涉及到非核心的内部辅助岗位;最后一部分是文化和价值观。
组织结构又是什么含义呢?组织结构设计的本质就是做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分工,第二件事情就是合作。
通过分工让组织中的人形成不同的任务,通过合作,把组织中各个任务衔接在一块以完成客户要求的活动。
这显然是辩证法,第一件事情就是分工,第二件事情就是协调合作。
什么是协调合作的机制呢?明茨伯格从六个方面阐述,这六个方面通过一种人和人之间、组织和组织之间、管理和管理者之间的沟通来达成。
第一种协作机制叫做互相调整。
这词很艰涩,互相调整指的很简单,就是两个人之间通过一种简单的非正式沟通形成的一种协作,比方说两个业务员之间、两个部门的员工之间,通过大家的沟通形成一种协作。
第二种协作机制叫直接管理。
指的是上级直接对下级的直接命令,这和第一种不一样,第一种是两个人之间的,第二种指的是上级对下级的一种命令。
第三种协作机制叫个人关系。
指的是工作流程标准,用一种标准化流程让员工按照流程干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降低了对人的依赖度,主要是通过流程来实现客户价值。
第四种协作机制叫产量标准。
产量标准指的是我们给每一个人确定不同工作的结果和目标,确定好了之后你就去干,以目标来牵引你的工作。
第五种协作机制叫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指的是通过培训让员工知道什么是工作规范、工作标准、工作要求。
第六种协作机制叫道德规范标准。
指的是在公司里一定有工作道德、价值观、信念、理念也会对员工形成一种协作。
我要强调一下刚才讲的这六种协调机制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一个是人和人之间的协作,第二是管理者对下级的协作和要求,第三个是流程,第四个是目标管理,第五个是通过培训形成标准,第六个是通过价值观对员工形成引导。
我们去判断组织是否健康也就是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判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