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毛泽东诗词选读后感

    毛泽东诗词选读后感

    〖原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鉴赏】雪,冰清玉洁,是情趣的寄托,是人格的化身。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多以雪为题;诗坛文苑,多有咏雪之作。

    毛泽东对雪也有特殊兴趣,时有咏雪的佳词丽句。

    但专章一叹三唱,本篇却首推第一。

    不独如此,本篇还是毛泽东最早传世的一首,也是引起唱和、争论最多最大的一首。

    最根本的是,这首词是毛泽东诗情才智第一次充分的展露,也是毛泽东丰富、崇高的精神世界第一次艺术的显现。

    集如此众多之第一于一身,这首词自然就举足轻重、众望所归了。

    “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清沈德潜『说诗碎语』)。

    毛泽东此词,是古今咏雪诗词之绝唱,其胸襟气魄的雄伟浩阔,真可谓“横绝六合,扫空万古”(宋刘克庄《辛稼轩集序》)。

    这首词上片大笔挥洒,写北方雪景;下片纵横议论,评古今人物。

    上下浑融一气,构成了一个博大浩瀚的时空世界,铸就了一个完美独特的艺术整体,表现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开篇高唱而入,起笔不凡,总栝大半个中国的严冬雪景。

    诗人咏雪,眼光不仅仅停留在雪上,而是通过学来写祖国壮阔的山河,评述祖国悠久的历史,这就所见者大、所论者深。

    第一句,劈头统摄歌咏的地域对象,一笔囊括了半个中国。

    二、三句描写特征,点出题目。

    “千里”“万里”,承“北国”两字,从地下天上交错展开,极写范围广蒙深透;“冰封”“雪飘”承“风光”两字,一静一动互相映衬,勾画严冬的威猛雄奇。

    寥寥十二个字,构成了一幅包举天地、雄浑一气的画面,为下文的展开描写提供了巨大的艺术空间,而且豪情激荡,笼罩全篇。

    接下来七句,用“望”字领起,分三层递出,具体描绘画卷上的冰封、雪飘的各个侧面,进一步抒写豪迈、激昂的情怀。

    你看:南北纵横,“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是一片茫茫无边的积雪,呼应了“万里雪飘”;东西环顾,“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是一派寒威凛凛的坚冰,回应了“千里冰封”;上下远眺,则“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群山、高原是那么生气勃勃,充满活力,好象正“舞”向云宵,“驰”向天际,要跟雪云高压的天公一比高下!这七句大笔如椽,写尽了东西、南北、上下、内外,笔力千钧。

    这七句,大处落墨,专写大河、长城,点染了中华民族千古文明的历史纵深感。

    “欲与天公试比高”,更给本无生气的景物,赋予顽强的生命力和竞争意识。

    这是人格化的雪景,更是个性化的诗意。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统一,客体风景与主体心境相交融,只有毛泽东才有此高招!诗人将眼前景象和联翩浮想交织起来,选取象征中华民族的长城和黄河纵横入画,从色彩(银、蜡)、形貌(蛇、象)、动作(舞、驰、比)等各个侧面描写山原,突出地刻画了祖国山河的伟大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北国风光”的壮丽奇观。

    同时,通过这种传神的艺术描写,也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山河无限热爱的激情,唤起了读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以银蛇飞舞状连绵之群山,以蜡象奔驰拟起伏之高原,不只形象跃然纸上,而且赋予群山高原以昂扬奋进的斗争精神,使人联想到自古以来生息、劳动在这块土地上的富于革命传统的中华民族。

    这种移情入景、力诱纸背的描写,也只有毛泽东才有此妙词!

    眼前雪中的山川,是如此的生动、如此的壮阔,铺陈到此,已经淋漓尽致。

    然而诗人意犹未尽,又发挥丰富独特的想象,以充满浪漫主义的笔调劈出奇境:“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这三句用拟人化的手法,在冰雪茫茫的浩大画卷上,想象雪霎天晴之时,红艳艳的阳光照耀在白雪覆盖的祖国山河,犹如一个红装素裹的少女,更加绚丽多彩、娇媚动人。

    用“须”字转折,表达乐观期待的心情;“看”字承“望”,显示端详观赏的意态;“红装素裹”相映成趣,显得特别娇艳明媚,所以尾句说“分外妖娆”。

    这完全是诗人通过主观相象将自然景色人格化了的写法。

    以这样的奇想为上片作结,遂使所写的雪的场面,具有一种不饰雕作的妍新之美。

    诗人就是这样把祖国山河的壮美、精神摄出了。

    能够通过客观感受将自然的形态艺术地描绘出来,这即是古人所说的得“题中之精蕴”。

    上片极写祖国江山之壮丽,故下片自然引出无数英雄竞相对她折腰。

    “江山如此多娇”极有吞吐之妙。

    它一方面承接上片所写的雪中“北国风光”而作一总束,一方面又从江山的美好引出倾倒于如此江山的无数英雄。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接得不偿失劲挺,有异军突起之势。

    以下七句,举大端而论,与上片的博大空间相照应,写出浩瀚的时间,纵贯几千年,通览中华文明史,从“无数英雄”中举出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等五位封建皇帝加以评说。

    一个“惜”字,,着笔传神,把表面上看来似无逻辑的人、事传接起来,组成一幅壮丽的历史长卷;“略输”、“稍逊”、“只识”三层贬意,以婉转含蓄的笔调,诙谐风趣的语气,客观而公允地评价了他们的短长。

    这几位人物杂历史上都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他们功业赫赫,雄视一代,不愧是历史的巨子。

    只可惜他们武功有余,文才不足,只图摄取,不思创新,因而都配不上如此美丽的大好河山。

    那么,就自然而然地推出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充满无限豪情的结尾。

    清刘体仁《七颂堂词绎》曰:“词起结最难,而结尤难于起”,“须结得有‘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之妙”。

    此词结尾三句,正有这样的妙处。

    第一句三字,先用一顿突转,象轻舟扬桨一拨,直转下二句。

    “往”字前大书一个“俱”字,如铁帚横扫历史上的“无数英雄”;“矣”字唱叹,富有感情色彩。

    二、三句在“数”与“看”两个动词之中,流露出对中国无产阶级的自信,充沛而动人,言有尽而意无穷。

    历代英雄人物统统被滚滚的历史洪流席卷而去,只有今天的无产阶级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才是祖国大好河山当之无愧的主人,才能使祖国繁荣昌盛,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对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

    这是全词最警策的地方,也是诗人的神光所聚。

    有了这一最精炼、最概括的结语,全词咏雪的“题外之远致”就洋溢纸上了。

    七律【长征】一九三五年十月

    〖原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鉴赏】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

    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这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

    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

    无论对革命史而言,抑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

    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

    “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

    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

    “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鼓掌的统帅风度。

    “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

    收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从首联开始,全诗就展开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远征难”,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闲”。

    这样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

    颔联、颈联四句分别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红军对困难的战胜,它是承上文“千山”和“万水”而来。

    诗人按照红军长征的路线,选取了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名称,它们都是著名的天险,高度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

    在毛泽东诗词中,有很多直书地理名称,且大多是用来表示行军的路线。

    例如『清平乐.蒋桂战争』“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蝶恋花.从汀洲向长沙』有“百万工农齐努力,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等等。

    这些都是工农红军军事活动的真实记录。

    那么,由此可看出毛泽东诗词是怎样与中国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与其他诗词相比,以地名入诗的作法在本篇更为集中,所显示的空间距离也更大。

    尤为不同的是:上面所例举的四句词,要强调的是红军行军速度迅猛,气势不可阻挡,红军在画面中具有强烈的动感;而在本词中诗人则是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个中心思想展开,强调红军对困难的蔑视,是红军指战员内心世界的呈现,所以描写红军是隐态的,借山水来反衬红军的壮举。

    “腾”、“走”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是红军精神的外显。

    一般说来,以地名入诗很难,地名多了很容易出现败笔。

    但毛泽东却运用得很成功,这不仅是他具备挫万物于笔端的诗才,更具备吐磅礴于寸心的诗情,同时也反映出毛泽东对祖国语言文字锤炼的功底。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一联是写山,也是写红军对山的征服。

    五岭、乌蒙本是客观的存在物,但当它进入诗人的视野,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

    所以它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对象。

    “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这是红军也是诗人心中的山,极大和极小正是诗人对山的感知,这里重在小而不在大,愈大则愈显红军长征之难;愈则愈县红军之不怕。

    重在小也就突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蔑视。

    通过两组极大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慨。

    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

    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一联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

    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金沙江宽阔而湍急,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

    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

    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

    大渡河的险恶也不亚于金沙江,且有敌人的重兵把守,狡猾的敌人还拆掉河上泸定桥的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铁索。

    但是英勇的红军硬是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闯过了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

    所以这两句所写的战斗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五岭”“乌蒙”两句通过红军的主观感受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慨,这两句则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事迹。

    颈联中的“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

    “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欢快;“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

    两个形容词是精神的巨变,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跌宕,张驰有致。

    足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是对首联的回应。

    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

    “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

    红军过五岭、越乌蒙、度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自然令人欣喜。

    而现在,红军又翻岷山,进陕北,胜利大会师已为时不远,战略大转移的目的已基本实现,与前面的种种喜悦相比,它自然更胜一愁4 。

    “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遂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兀现。

    卜算子【咏梅】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原词〗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附:陆游原词--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鉴赏】梅花,在中国文人的笔下,往往是人格的象征或意趣的指向。

    由于审美情趣的差别、吟咏时心绪不一,他们笔下梅花的风姿与味道却各异其趣。

    宋代林和靖《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这梅花是清丽淡雅的,寄托了他“妻梅子鹤”的隐逸情趣。

    清代宋匡业《梅花》:“独立风前惟素笑,能超世外自归真。

    ”这梅花是超凡脱俗的,表明他与世无争、超然尘世之情思。

    宋代陈亮《梅花》诗:“一朵忽先变,百花皆落后。

    ”这昭示着梅花独领风骚的品位。

    元代王冕的《墨梅》诗:“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赞颂了梅的清雅高洁的内在美。

    而咏梅诗词最多的名家,当数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此类题材的诗词在百首以上。

    他笔下的梅,风姿各别,寄托的情思也因事而异,其中,《卜算子.咏梅》最为著名。

    在这首词中,他以孤高寂寞的梅花表现自己的操守和傲骨,被后人广为传颂。

    毛泽东这首词前有引语:“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表明了创作契机。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词的起句就以健笔凌云之势,表现出了与陆游明显的不同的胸襟与气魄。

    “风雨”、“飞雪”点出了四季的变化,时间的更替,“春归”、“春到”着眼于事物的运动,既给全篇造成了一种时间的流动感,又为下边写雪中之梅作了饱历沧桑的准备,词句挺拔,气势昂扬。

    接下来“已是悬崖百丈冰”一句,描绘出寒冬中梅花严酷的生存环境。

    但就在逼人的环境和险恶的氛围中,竟然“犹有花枝俏”。

    “悬崖”表明环境是如此险峻,“百丈冰”显示出寒威如此只酷烈,而梅花就在这冰凝百丈、绝壁悬崖上俏丽地开放着,一个“俏”字,不仅描画出梅花的艳丽形态,更兀现了梅花傲岸挺拔、花中豪杰的精神气质。

    诗人笔下的梅花充满着自豪感,坚冰不能损其骨,飞雪不能掩其俏,险境不能摧其志,这和陆游笔下“寂寞开无主”、“黄昏独自愁”的梅花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结合毛泽东这首词的写字背景看,词人如此地刻画梅花的形象,是有深刻的政治寓意的。

    当时正值我国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原苏联领导人有挑起中苏论战,对中国施加政治上的、经济上的、军事上的压力,内忧外困,共和国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已是悬崖百丈冰”正是当时政治环境的象征。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写这首词本是托梅寄志,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决心,在险恶的环境下决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

    虽然“已是悬崖百丈冰”,但“犹有花枝俏”--中国共产党就是傲霜斗雪的梅花。

    就是那俏丽的“花枝”。

    下片,作者把梅花喻为报春的使者,进一步热情礼赞。

    英国诗人雪莱在《西风颂》中唱到:“严冬已经来临,春天还会遥远吗?”严冬中怒放的梅花,正是报春的最早使者,“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这种无私五欲的品性,使梅花的形象更为丰满。

    最后,词人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作结,将词的境界推向更高一层。

    春天来临了,人间充满了柔和温暖的气息,悬崖上终于山花烂漫,一片绚丽。

    梅花以自己的赤诚迎来了灿烂的春天。

    此时,原来一枝独秀,傲然挺拔的梅花,没有丝毫的妒意,却很欣慰安祥地隐于烂漫的春色之中。

    “丛中笑”三字,以传神之笔写出了梅花与山花共享春光的喜悦,特别是“笑”字,写出了梅花的神韵--既谦逊脱俗、又豁达大度的精神风采,极大升华了词的艺术境界。

    在陆游的原词中,梅花是遭“群芳妒”的,与众花是对立的,且以“香如故”自命清高,表现了他孤芳自赏、离群索居的情绪。

    毛泽东此词的结尾,突出梅花“丛中笑”的风度,从自喻的角度看,内含是他的人格志趣的外化物;再进一步引申,则表现了共产党人斗争在前,享受在后的崇高美德和奉献精神。

    这首咏梅词,结构精致和谐,在塑造梅花形象时,上片重点写背景,以背景反衬对象,使梅花具有铮铮铁骨和挑战精神;下片则浓墨重彩写对象,突出梅花甘愿隐于百花之中的情操,使梅花具有明媚开朗至刚无欲的品格。

    一个“俏”字,成为过渡的桥梁,使词的境界浑然天成。

    自有咏梅诗词以来,毛泽东的这首词是前无古人的。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