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溥仪诗词

    溥仪诗词

    溥仪没诗词,只有一本《溥仪日记》《我的前半生》,

    姓名:爱新觉罗溥仪

    年号:宣统

    庙号:宪宗(恭宗)

    谥号:襄皇帝(愍皇帝)

    在世:1906年—1967年(62岁)

    在位:1908年—1912年(4年)

    简介

    溥仪墓爱新觉罗·溥仪(公元1906-1967年),清朝皇帝,清宣统(末)皇帝,通称宣统皇帝,或末皇帝,也被尊为清逊帝(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字浩然,取自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之意。

    英文名henry,满族。

    醇亲王奕譞(道光帝七子,咸丰帝之弟淳贤亲王)之孙、载沣(醇亲王)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荣禄之女)。

    光绪(伯父)死后继位,是清朝的末代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十位皇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改造成为新公民,后因患肾癌而去世,享年62岁。

    火葬后骨灰安放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侧室,时任总理周恩来指示移放于正室,后又移葬华龙皇家陵园。

    年轻的溥仪

    宣统帝溥仪,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2月7日)正月十四日生于北京什刹海边的醇王府。

    是道光皇帝的曾孙,光绪皇帝胞弟载沣的长子。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慈禧太后和光绪同时生了重病。

    在光绪皇帝临死前一天,慈禧太后也行将不起,由于光绪皇帝无后,慈禧太后在中南海召见军机大臣,商量立储人选,军机大臣认为内忧外患之际,当立年长之人。

    慈禧太后听后勃然大怒,最后议定,立三岁的溥仪为帝,并让溥仪的亲生父亲载沣监国。

    大臣将此事告知光绪皇帝后,因为溥仪是自己的亲侄子,又让自己的亲弟弟监国,光绪皇帝十分满意。

    接着,光绪、慈禧在两天中相继死去。

    半个月后,溥仪在太和殿即位,由光绪皇后隆裕和载沣摄政。

    第二年改年号为宣统,就这样溥仪初次登上了清朝王朝末代皇帝的宝座,即位时仅3岁。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暴发,次年2月12日,隆裕太后被迫代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但保留非统治皇帝的名义,溥仪退居紫禁城中的养心殿,宣告了清朝王朝的灭亡和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结束。

    1917年,溥仪来到天津。

    6月,张勋带领辫子军入京,和康有为等保皇党一起,在7月1日宣布溥仪复辟。

    12日,在全国一片声讨中,溥仪再次宣告退位。

    复辟期间曾有一架共和飞机在紫禁城上空投下小炸弹而导致轻度损坏。

    这被认为是东亚第一次空袭轰炸。

    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派鹿钟麟带兵入紫禁城,逼溥仪离宫,历史上称这为“逼宫事件”。

    溥仪搬进北府(载沣的居处),继而又逃进日本公使馆。

    溥仪被逼宫后,日本各大报章都刊登出同情溥仪的文章,为以后建立伪满洲国造势,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八国联军的时候派兵最多,打得最狠的就是日本。

    不久,被日本人护送到天津。

    满洲国政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二战后,溥仪被定性为战犯。

    1950年8月初被押解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学习、改造,受到了约十年的“革命教育”与“思想改造”。

    1959年12月4日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的特赦令说:“该犯关押已经满十年。

    在关押期间,经过劳动改造和思想教育,已经有确实改恶从善的表现,符合特赦令第一条的规定,予以释放。

    ”从此,溥仪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1960年3月,溥仪被分配到北京植物院工作。

    1964年被调到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任资料专员,并担任人民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溥仪一生四次结婚,娶过五个女人,始终未能留下后代。

    最后一次婚姻是在1962年与李淑贤结婚。

    溥仪著有自传《我的前半生》

    1967年,溥仪因患尿毒症病倒。

    于1967年10月17日凌晨2时30分逝世。

    也有说法,溥仪因癌症逝世,溥仪的遗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规火化,而不是他的祖先的遗体所采取的的土葬。

    火化后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1980年5月29日,即溥仪去世13年后,我国政府为溥仪举行了追悼会。

    在1995年的1月26日,溥仪的遗孀获准将他的骨灰入葬位于清西陵内崇陵(光绪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

    华龙皇家陵园位于河北省易县清西陵崇陵旁边,距离崇陵后围墙仅200米,华龙陵园是一个由个人经营的商业性的公墓。

    溥仪生前就有入土为安的愿望,清西陵也是溥仪生前就确定了的葬身之所。

    溥仪葬入此陵园,是他的第五个妻子李淑贤的精心安排,也是由他的妻子李淑贤亲自主持办理的。

    关于溥仪的庙号和谥号:

    溥仪毕竟是末代皇帝,货真价实地做过三年的清朝皇帝,所以爱新觉罗家族在台湾的后裔在台湾的后人在1967年给溥仪上了庙号“宪宗”和諡号“配天同运法古绍统粹文敬孚宽睿正穆体仁立孝襄皇帝”。

    “宣国公(此人身份有待进一步核实)”的建议下,于2004(一说是2002年)重新给溥仪上了庙号和谥号,庙号曰:清恭宗;谥号曰:配天同运法古绍统粹文敬孚宽睿正穆体仁立孝襄皇帝。

    尊骨灰奉安处(在北京的八宝山革命公墓)为“献陵”, 尊婉容为“孝恪愍皇后”,谭玉龄为“明贤皇贵妃”,李玉琴为“敦肃福贵妃”,李淑贤为"孝睿愍皇后".

    溥仪的五位妻子

    1994年,原籍山东泰安的海外华人张世义在易县西陵境内投资修建陵园,命名为华龙皇家陵园。

    并与溥仪的第五位妻子李淑贤联系,商议将溥仪骨灰迁葬于陵园内,李淑贤女士为了完成溥仪的遗愿表示同意。

    两厢情愿并签署协议书。

    李淑贤返京后即到八宝山办理迁葬溥仪骨灰的手续,并确定在1995年1月26日将溥仪安葬清西陵。

    溥仪选妃时,一共看了四个人的照片,他觉得“每位都有个像纸糊的筒子似的身段……实在也分不出俊丑来”。

    婉容成为皇后,把文绣挤成妃子,是皇太妃斗争的结果。

    婉容猜嫉、排挤、诅咒文绣,虽然得逞,却使溥仪心生反感。

    其后婉容与下人李体育、祁继忠私通并生下一女,此令溥仪大为恼怒,让人将新生儿填进锅炉烧化。

    后来,婉容由于吸毒导致病弱不堪,于日本投降的第二年病死在长春。

    文绣不到十四岁就来到溥仪身边当“宫妃”,后来文绣冲破禁锢,历经艰难,与溥仪实现离婚。

    这种“休夫”的胆气和行为,在中国封建史上恐怕是唯一的例子。

    《我的前半生(全本)》中首次披露“文绣离婚与清室立约”的图片。

    溥仪为了惩罚婉容,把新贵人谭玉龄“像一只鸟似的养在宫里”。

    后谭玉龄因其天真直率的性格,赢得溥仪好感。

    谭玉龄的突然病死,到底是得伤寒而死,还是为关东军所害,至今还是个谜。

    《我的前半生(全本)》中披露了溥仪在谭玉龄照片背后的题字“我的最亲爱的玉龄”。

    福贵人李玉琴,是溥仪坚决不要日本血统妻子的产物。

    李玉琴曾经在关东军大崩溃时,与溥仪一起共同逃亡。

    后来溥仪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期间,李玉琴曾多次探望溥仪,通了许多信件。

    最后,李玉琴还是向溥仪提出了离婚。

    婉容、文绣是合法而有名份的皇后、皇妃,且同时入宫,生活内容交叉。

    谭玉玲和李玉琴是溥仪在伪满当“康德皇帝”时期册封的伪贵人,我们虽然不能承认她俩在伪宫中的名份,却不能不把这两位女士看作是溥仪的妻子。

    还有溥仪特赦后恋爱结婚的妻子李淑贤。

    这几位女士,却共同经历了溥仪生平中那一段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

    作为清朝的皇后和皇妃,作为按清朝礼仪制度册立的伪贵人,她们的婚姻家庭生活不能不表现清朝的遗风,不能不留有爱新觉罗皇族的深深印痕,婉容、文绣和谭玉龄都出身名门望族,在清朝是被认为具有“高贵血族”的女性;李玉琴虽然生在平民之家,却曾长期生活在破落的皇族家庭里,她们是在中国兴旺了将近三百年而终于走向衰亡的爱新觉罗皇族的最后一批代表人物,我们研究皇族的败落,她们可以提供有力的佐证。

    作为具有皇帝身份的男人的妻子,她们都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为了帮助丈夫实现清朝帝国的中兴而做了种种努力,同时也在实践中逐步认清了日本军阀的嘴脸。

    婉容在鬼域中挣扎过,文绣因政治裂痕而跟溥仪分手,谭玉龄在枕边给丈夫讲述日寇的残暴,李玉琴在溥仪受日本窝囊气的时候给他唱歌、讲故事……她们生活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和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她们的生命的日历上写下了日本导演伪满的事实。

    作为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皇后、皇妃、“贵人”和妻子,她们各自的生平道路都交叉在溥仪人生途程的最本质、最深刻的一段上,所以从她们的经历中不但能找到最真实、最可靠、与普通人一样食人间烟火的溥仪,而且能找到擅于在复杂形势中变幻脸谱的溥仪的真正政治面妃。

    因此,研究溥仪的生平也离不开他的五位妻子的生平。

    作为具有某方面典型意义的妇女界名人,她们的喜悦和哀怨,她们的理想和结局,无不可以归放到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当中,婉容、文绣和谭玉龄都是从血泪中走过来的,一个疯了,一个跑了,一个死了。

    她们的悲剧既是由封建社会道德观念酿成,也是外来侵略势力刺激、催化的结果,因此不能说这只是一些弱女子的个人悲剧而是民族历史上一幕软弱怯懦、任人宰割的悲剧。

    李玉琴因与溥仪保持婚姻关系的十二年横跨两个时代,她才在经历痛苦与坎坷之后被新中国改变了命运;李淑贤则是作为公民的妻子而给溥仪送终的,他们夫妇间温馨的感情构成一幕永恒的喜剧,被这喜剧折射着的,当然是全新的时代、全新的社会和全新的观念溥仪被特赦之后,作为普通公民的溥仪与普通公民李淑贤结婚。

    这是溥仪最后一位夫人,这段婚姻一直延续到了溥仪去世。

    清朝皇帝近亲结婚惹下绝后之祸

    光绪帝前朝皇帝载淳,二十岁死去,身后没有留下一男半女。

    认为皇帝死时皇后阿鲁特氏已怀有龙种的,只是野史之说,正史未见确凿材料。

    满州皇子、皇帝大多正式结婚前已有性生活,娶嫡福晋之前就生有子女的也有不少先例。

    同治帝于同治十一年九月(1872年10月)举行大婚典礼,因得性病死于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单从大婚之日算起,他与众多的后妃宫女生活了两年零三个月时间,居然没有留下一点骨血,已属不可思议。

    光绪帝本人三十八岁死去,身后竟然也没有留下一男半女。

    这太不正常了!

    光绪帝娶有一位皇后,有名分的妃子两名,身边还有成群的妙龄宫女。

    他于光绪十四年十月(1888年11月)大婚,至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囚禁瀛台,近十年时间,虽然政治上难以伸展手脚,基本上是个傀儡皇帝,但性生活还是有较大自由度的,尤其与他宠爱的珍妃,婚姻生活堪称甜美。

    光绪帝被幽禁在瀛台期间,皇后叶赫那拉氏还是伴着他。

    光绪帝住涵元殿,皇后住在对面的扆香殿。

    叶赫那拉氏入主后宫几十年,光绪帝对她几乎没有兴趣,但也绝不是没有碰过半个指头,史家说“承幸簿”很少留下光绪帝与皇后的性生活记录,“很少”不等于没有,尽管极有可能这是皇帝受“亲爸爸”所慑的逢场作戏。

    不幸的是,皇后也未能为皇帝生下一男半女,虽然她为此想得心酸,想得发狂。

    光绪帝,他的后妃们,慈禧太后,都渴望得到龙子,或者得个凤女也好,然而心都盼酸了,希望终于变成绝望。

    爱新觉罗氏皇族悲哀连连。

    据史料记载,光绪帝继位人宣统帝溥仪,活了六十二岁,也是绝后。

    接连三朝皇帝都没有留下一男半女!是不是忘了记载?相信史学家们不至于疏忽到这等地步。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入主中原二百余年,已被儒家文化浸透了的爱新觉罗氏皇族,必以皇帝有生育能力为荣。

    如果没有长大成人的皇子,即使曾经有过夭折的儿子,哪怕有过夭折的女儿,史学家们都会不吝笔墨给予郑重记档的。

    皇帝有生育能力,这是至尊皇帝全部尊严的重要组成部分,史官胆敢将其疏忽,他有几个脑袋?

    同治帝—光绪帝—宣统帝,三朝皇帝个个绝后。

    人们不禁要问:爱新觉罗氏皇族到底怎么啦?清朝到底怎么啦?

    对此,广泛涉猎有关史书、传记,未见研究结果。

    探讨这三位皇帝为什么没有生育能力,虽然对研究清史,尤其对研究清朝皇权统治具有重要价值,但难度显然很大。

    主要是皇帝本身早就过世,那个时代的御医不敢探究此事,没有留下直接的医学资料,研究很难下手。

    于是,为何连续三位清帝都未生育,成为一团疑云,浮悬于史海上空。

    从现代医学角度对其透视分析,能依稀看到相当重要的缘由。

    可以说,清代三朝皇帝都绝种,与满洲皇族的婚姻习俗有关。

    按照满洲皇族的婚配传统,丈夫死后,允许妻子转嫁丈夫的弟弟,甚至可以转嫁儿子或侄辈。

    这种原始的婚俗,把女人当做一种财富和交配工具。

    怒尔哈赤死前曾嘱咐:俟我百年之后,我的诸幼子和大福晋交给大阿哥收养。

    大福晋是指努尔哈赤的嫡妻,大阿哥是指努尔哈赤的长子代善。

    有人认为,努尔哈赤所说的“收养”,是指自己死后将嫡妻归儿子代善所有。

    皇太极时代,莽古尔泰贝勒死后,他的众多妻子分别分给侄子豪格和岳托;努尔哈赤第十子德格类贝勒死后,其众多妻子中的一个被第十二子阿济格纳为妻。

    肃亲王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是皇太极的亲弟弟,论辈分多尔衮是豪格的亲叔叔。

    但豪格娶的嫡妻博尔济锦氏,是叔叔多尔衮其中一个妻子(元妃)的妹妹。

    侄子豪格死后,其嫡妻博尔济锦氏在叔叔多尔衮逼迫之下,被多尔衮纳为妻子。

    皇太极及其儿子顺治帝的婚配,都是典型的近亲婚配或乱伦婚配。

    建州女真的领头人努尔哈赤,为统一女真各部落,娶蒙古科尔沁贝勒明安的女儿为侧妃,开与蒙古部落联姻之先河。

    后来,他的四个儿子都娶蒙古女子为妻。

    尤其是他的第八子皇太极,为了对付强大的明朝,积极推进满蒙联姻。

    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后,册封的五宫后妃都来自蒙古博尔济锦家族,其中三位漂亮的后妃论辈分乃是姑侄。

    先是姑姑博尔济锦氏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嫁给时为贝勒的皇太极,后尊称为孝端文皇后,生了三个女儿;接着,天命十年(1625年)春,她的年仅十三岁的侄女又嫁给当时仍为贝勒的皇太极,后被封为永福宫庄妃,生了顺治帝福临,还生了三个女儿,后被尊为孝庄文皇后;之后,天聪八年(1634年),她的另一个二十六岁的侄女,也就是庄妃的亲姐姐,也嫁给了继承汗位多年的皇太极,被封为宸妃,生过一个两岁即夭的儿子。

    有人统计,皇太极在位期间,满洲贵族仅与蒙古科尔沁部联姻就达十八次之多。

    皇太极之子顺治帝与其父亲一样,也是近亲婚配或乱伦婚配:孝庄文皇后的两个侄女,都嫁给了顺治帝,一个封为皇后(即孝惠皇后,后被废降为静妃),另一个封为淑惠妃,顺治帝娶的这两个妻子,是他同一个亲舅舅的两个女儿,都是他的表妹;后来,孝庄文皇后的一个侄孙女,又嫁给顺治帝为妻,后被封为孝惠章皇后。

    这就是说,顺治帝不仅娶了两个表妹,还娶了表侄女为妻。

    而从蒙古科尔沁部首领莽古思的角度来讲血缘伦理,他将女儿(孝端文皇后)嫁给了皇太极,又将两个孙女(孝庄文皇后、宸妃)嫁给了皇太极,后又将两个孙女(静妃、淑惠妃)、一个曾孙女(孝惠章皇后)嫁给皇太极的儿子顺治帝福临。

    顺治帝福临又抢了自己亲弟弟的老婆,为此还逼死了亲弟弟。

    电影《末代皇帝》

    片名:The Last Emperor

    中文:末代皇帝

    出品: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联合出品、意大利扬科电影公司、英国道奥电影公司

    年份:1987

    简介:

    末代皇帝是一部气势宏大、色彩浓郁、场面壮观、技巧精湛的史诗巨片。

    故事从1950年冬天开始讲述起:清王朝废帝溥仪,作为战犯从苏联被押回中国。

    火车抵达中苏边境的满洲里火车站后,溥仪认为此去性命难保,便溜进卫生间企图割腕自杀。

    中国战犯管理所所长发现情况有异,急敲卫生间的门。

    敲门声使溥仪陷入了回忆。

    1908年的一个冬夜,清宫卫队长敲开了醇亲王府的大门,按慈禧太后旨意把3岁的溥仪接进宫中教养,准备接位。

    在香烟缭绕的坤宁宫内,即将咽气的慈禧接见了溥仪,告诉他要即日登基。

    在太和殿上隆重举行登基大典时,溥仪在大臣陈宝琛身上发现了一个装着蝈蝈的小笼子。

    他对蝈蝈的兴趣显然要超过几千名跪在他脚下的文武大臣。

    登基之后,溥仪成了世界上最缺少管教、也是最孤独的孩子。

    溥仪从回忆中惊醒过来。

    他也被管理所长救起,从此开始了接受审判、接受改造的囚徒生活。

    他在监狱里遇见了他的胞弟溥杰,于是又回想起40年前的往事:在养心殿院中,溥仪和溥杰玩得正起劲。

    他已长到7岁,但还在吃乳母的奶。

    他已经懂得手上握有无上的权力,并开始肆意捉弄虐待太监们。

    这时传来消息,辛亥革命成功,溥仪被废黜,他只是“紫禁城内的皇上”了。

    1919年,英国教师庄士敦受聘入宫,14岁的溥仪开始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

    在庄土敦任教的4年里,溥仪不仅在生活方式上逐步发生改变:学会了骑自行车,戴上了眼睛,剪掉了辫子,穿上了西服,学会了跳舞、打网球,并且朦胧地向往西方的民主政治。

    尽管他在1922年仍按旧制娶了婉容为“皇后”,文绣为“皇妃”,但他的心已飞向英国,飞向牛津大学。

    镜头又闪回监狱。

    溥仪被要求交代他的全部历史:1924年夏天,一队冯玉祥部下的士兵包围了故宫,迫令溥仪迁出紫禁城。

    溥仪在庄土敦陪同下,带着婉蓉和文绣第一次进入了宫外的世界。

    在日本人的庇护下,溥仪到了天津。

    不久后,文绣耻于她的地位,毅然出走了。

    日本人加紧了对溥仪的控制,一个名叫东宝的女特务被派驻在婉容身边,庄土敦也不得不于1931年离开了溥仪。

    1934年,日本侵吞了东北三省后,便要求溥仪出任所谓“满洲国”的皇帝。

    一心想复辟的溥仪不顾婉容,陈宝琛等人的劝戒,以“中国背弃了我”为理由自愿去长春登上了“满洲国皇帝”的宝座。

    婉容自甘堕落,吸上了鸦片,和溥仪的距离越来越远,当她和司机的奸情败露,私生的孩子被烧死后,她精神失常,被日本人送走了。

    溥仪在日本人甘粕和吉冈的监护下,尝够了当儿皇帝的屈辱滋味。

    直到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满洲国”解体,溥仪出逃未遂,在长春机场上被苏军俘获,才结束了他的丑恶的“前半生”。

    在溥仪交代他的罪恶历史时,镜头不时回到监狱的牢房。

    在整整10年的关押期间,溥仪已从一个连衣服都不会穿的“皇上”锻炼成一个能自理生活并从事一些轻微劳动的平民。

    1959年,溥仪被特赦了。

    溥仪获释后在北京植物园任职。

    8年后的某一天,“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已经开始,生活中的一切秩序,甚至连红绿灯的含义也都被颠倒了过来,溥仪在骑自行车回家的路上忽然遇到了一队被五花大绑、红卫兵押着游街的“牛鬼蛇神”。

    溥仪无比惊讶地发现,在那头戴高帽、脖上挂着名牌的一群人中,居然有当年战犯管理所的所长。

    溥仪急忙上前告诉红卫兵说:“同志,你们一定弄错了,我认识这个人,他是好人。

    ”红卫兵回答说:“他是皇帝的走狗,修正主义分子,死不改侮的右派。

    ”被搅糊涂了的溥仪独行来到故宫博物院。

    这里已没有游人。

    他独自登上太和殿,告诉在那里守卫皇帝座位的儿童红卫兵说,“我是中国的皇帝”。

    为了证明这一点,他从宝座的座垫下掏出了50年前从陈宝琛那里取来的蝈蝈笼子。

    在红红的夕照下,一只蝈蝈从笼子里爬了出来。

    今天,每天都有无数的人来参观这个过去皇帝的宫殿,在雄伟的太和殿前几乎每个导游都会向他们的游客介绍:“这是太和殿,清朝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3岁的时候在这里登基,1967年10月17日,他在北京逝世……”

    《我的前半生》

    末代皇帝、公民爱新觉罗•溥仪于10月17日病逝北京,身后留下了一本极具价值的著作《我的前半生》 。

    如今,再版40余次,国内总发行量近187万册的这部著作,在溥仪谢世40周年之际,因其著作权、继承权、专有出版权纷争又起,遂至再生波澜。

    在当代出版史上,溥仪所著《我的前半生》是生命力旺盛的作品。

    问世43年以来,印刷21次,累计印数186.3万余册,而且仍然有长盛不衰的趋势。

    最早的《我的前半生》的基调即“我罪恶的前半生”,是一本具有忏悔性质的作品。

    《我的前半生》从家世写起,一直写到1957年溥仪参加战犯管理所组织的社会参观。

    溥仪从一个末代皇帝、战犯到自觉悔罪成为一个新人,思想转变过程杂乱不清,史实方面也有很多地方叙述得不准确。

    由于毛主席和周总理的重视,由于有关方面负责人的积极响应,在20世纪60年代初,《我的前半生》获得了出版的机会。

    该次出版对历次出版有所增补,刊发了大量以前未经发表部分。

    [编辑本段]登基到退位

    清十二帝最后的一位皇帝,宣统皇帝。

    宣统皇帝在清朝这十二个皇帝当中,有五个特点,一是十二个皇帝当中最后的一位皇帝,二是登基时年龄最小的一位皇帝。

    三是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四是没有庙号谥号的皇帝。

    五是没有皇陵的皇帝。

    所以说宣统皇帝在清朝的十二个皇帝当中,有这么五个特点。

    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

    他成为清朝国的皇帝其实是历史的偶然。

    在光绪帝去世前,皇储并非是溥仪。

    在戊戌政变之后,慈禧就想着废掉光绪,光绪又没有儿子,程序上怎么做,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慈禧太后懿旨,由载漪的儿子溥儁做“大阿哥”,将来继承同治为嗣,兼祧光绪皇帝为嗣,就是既继承同治又继承光绪,并且传话,第二年大阿哥和光绪之间要搞一个仪式,就是光绪皇帝要举行禅位大典,同时举行大阿哥登极大典,这个时候,发生了义和团事件,载漪就是大阿哥的父亲,支持义和团,说义和团是益民而不是乱民,义和团冲到了东交民巷使馆区,杀了日本驻华使馆的叫杉山彬,还杀了德国公使克林德,事情闹大了,接着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在慌乱之中带着光绪西逃,载漪和大阿哥溥儁随驾西逃,慈禧在逃到大同的时候,懿旨载漪为军机大臣,又往西走,走了不远,慈禧变卦了,说义和团和八国联军这场乱子,祸首就是载漪,革去载漪军机大臣职务,遣戍新疆,第二年就是光绪二十七年,慈禧回銮,回銮的路上,还没到北京呢,慈禧宣布大阿哥溥儁的父亲载漪有了过错已经进行了处罚,他的儿子不应该再做大阿哥,就废除“大阿哥”这个名号,回到北京之后,这个大阿哥溥儁就不能在皇宫里了,归宗,还归到载漪名下,这样“大阿哥”就废掉了。

    废了以后,慈禧的年龄也越来越大了,光绪又没有儿子,慈禧和光绪的关系又不好,光绪被囚在中南海的瀛台,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日,光绪病重,慈禧就又传下懿旨,让醇亲王载沣的儿子溥仪将来入继同治皇帝,兼祧光绪皇帝。

    末代皇帝溥仪明信片宣统登基到他退位只有不到四年的时间,他从3岁到7岁,虽然时间不长,朝内朝外发生大事件很多,仅仅《宣统政纪》就写了一本大书,我想,这三年的时间事情千头万绪就是一件大事,就是“辛亥革命”。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先生当选为总理,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平均地权,建立民国”。

    光绪三十二年,慈禧太后准备做一点改革,但是又说,民智未开,老百姓觉悟不够,还要往后推推再说,光绪三十三年,三十四年,宣统元年,宣统二年,连续爆发了各地的起义,但是,都失败了,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公历1911年10月10日,武汉新军发动起义,胜利了,这一年是辛亥年,所以历史上就称作“辛亥革命”,接着湖南等各省纷纷响应,不久在南京召开临时会议,推选孙中山先生为临时大总统,纪年改用公元纪年,废除宣统年号,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接着就和清朝政府谈判,孙先生决定让袁世凯接任他的大总统,南北达成了一个协议,就是宣统退位。

    溥仪这一生一共有五个夫人,第一就是“皇后”,郭博勒氏,婉容,达斡尔族人。

    溥仪跟她结婚的时候,已经不是宣统皇帝了,是民国的国民了,所以婉容也就不能叫做皇后了。

    第二就是“淑妃”,就是文绣,文绣和婉容同一天和溥仪结婚,这个时候溥仪也不是宣统皇帝了,所以也不能叫淑妃了。

    第三位就是“祥夫人”,他他拉氏,后来改姓谭名玉龄。

    第四位叫“福夫人”,就是李玉琴,1943年在长春和溥仪结婚,后来离婚了。

    第五位就是李淑贤,李淑贤是1962年结婚的,后来故去了。

    溥仪堂弟

    爱新觉罗·溥聪(1956年—),台湾知名政治人物、学者,马英九重要之幕僚,溥仪的堂弟之一,现年54岁。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