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关于“古代古诗词加赏析”的诗句有哪些

    1、春江花月夜(其一)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赏析:

    作者抓住扬州南郊曲江或更南扬子津一带月下夜景中最动人的五种事物:春、江、花、月、夜。

    作者更是透着对生活美好的向往把扬州的景色以文字表达出来。

    整篇诗由景、情、理依次展开,第一部分写了春江的美景。

    第二部分写了面对江月由此产生的感慨。

    第三部分写了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

    这里的“海”是虚指。

    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

    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

    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

    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

    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

    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

    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

    这种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诗的主题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

    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

    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

    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

    “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

    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

    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沙、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

    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2、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赏析:

    这首诗先写虚度光阴 、报国无门的痛苦,而后赞美主客双方的才华与抱负,最后以挥洒出世的忧愤作结。

    全诗感情色彩浓烈,情绪如狂涛漫卷,笔势如天马行空。

    诗中抒发年华虚度、壮志难酬的苦闷,盛赞汉代文章、建安风骨及谢眺诗歌的豪情逸兴,最后流露出消极出世的情绪。

    诗的开头显得很突兀,因为李白当时很苦闷,所以一见到可以倾诉衷肠的族叔李云(李华),就把满腹牢骚宣泄出来。

    李白于天宝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毁,时间不长便弃官而去,过着飘荡四方的游荡生活。

    十年来的人间辛酸,作客他乡的抑郁和 感伤,积聚在心头,今天终于可以一吐为快了。

    “长风”两句借景抒情,在秋高气爽之日,目接风送秋雁之境,精神为之一振,烦恼为之一扫,感到心与境合得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油然而生。

    “蓬莱”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

    以“建安骨”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

    “中间”是指南朝;“小谢”是指谢眺,因为他在谢灵运(大谢)之后,所以称小谢。

    这里李白是自比小谢,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一句抒发了作者远大的抱负。

    并且“览”字富有表现力。

    用了夸张的手法。

    抒发了作者的远大抱负。

    “抽刀”一句用来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

    “举杯”一句道出了他不能解脱,只能愁上加愁的不得志的苦闷心情,同时也抒发了离别的悲伤。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现实不满的激愤之词。

    李白长期处于不称意的苦闷之中,不得不寻求另一种超脱,即“散发弄扁舟”。

    逃避现实虽不是他的本意,但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他不愿同流合污 的清高放纵的性格,都使他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

    这首诗运用了起伏跌宕的笔法,一开始直抒胸中忧愁,表达对现实强烈不满。

    既而又转向万里长空,精神一振,谈古论今,以小谢自比自己,表露出自己“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远大抱负。

    接着诗人又从美丽的理想境界回到了苦闷的现实当中,只得无奈地选择逃避现实。

    全诗大起大落,一波三折,通篇在悲愤之中又贯穿着一种慷慨豪迈的激情,显出诗人雄壮豪放的气概。

    3、山园小梅 其一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赏析:

    林逋种梅养鹤成癖,终身不娶,世称“梅妻鹤子”,所以他眼中的梅含波带情,笔下的梅更是引人入胜。

    首联以梅不畏严寒、笑立风中起句,“众”与“独”字对出,言天地间只有此花,这是何等的峻洁清高。

    然而梅品虽高,却不骄傲,只在一方小园而且是山间小园实际是空中楼阁中孤芳自赏,这又是一种何等“丰富的宁静”与充实的美丽。

    颔联是最为世人称道的,它为人们送上了一幅优美的山园小梅图。

    上句轻笔勾勒出梅之骨,“疏影”状其轻盈,“翩若惊鸿”;“横斜”传其妩媚,迎风而歌;“水清浅”显其澄澈,灵动温润。

    下句浓墨描摹出梅之韵,“暗香”写其无形而香,随风而至,如同捉迷藏一样富有情趣;“浮动”言其款款而来,飘然而逝,颇有仙风道骨;“月黄昏”采其美妙背景,从时间上把人们带到一个“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动人时刻,从空间上把人们引进一个“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似的迷人意境。

    首联极目聘怀,颔联凝眉结思。

    林逋这两句诗也并非是臆想出来的,他除了有生活实感外,还借鉴了前人的诗句。

    五代南唐江为有残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这两句既写竹,又写桂。

    不但未写出竹影的特点,且未道出桂花的清香。

    因无题,又没有完整的诗篇,未能构成了一个统一和谐的主题、意境,感触不到主人公的激情,故缺乏感人力量。

    而林逋只改了两字,将“竹”改成“疏”,将“桂”改成“暗”,这“点睛”之笔,使梅花形神活现。

    上二联皆实写,下二联虚写。

    颈联“以物观物”,“霜禽”指白鹤,“偷眼”写其迫不及待之情,因为梅之色、梅之香这种充满了诱惑的美;“粉蝶”与“霜禽”构成对比,虽都是会飞的生物,但一大一小,一禽一虫,一合时宜一不合时,画面富于变化,“断魂”略显夸张,用语极重,将梅之色、香、味推崇到“极致的美”。

    尾联“微吟”实讲“口中梅”也,“微”言其淡泊雅致,如此咀嚼,虽不果腹,然可暖心、洁品、动情、铸魂,表达出诗人愿与梅化而为一的生活旨趣和精神追求,至此诗人对梅的观赏进入了冯友兰所说的“天地境界”,人们看到的则是和“霜禽”“粉蝶”一样迫不及待和如痴如醉的诗人——一个梅化的诗人。

    4、青玉案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赏析:

    此词抒写了因理想不能实现而郁郁不得志的“闲愁”。

    上片写相恋和怀念,下片开头两句写昏暮景色,暗示出抒情主人公等待盼望那位“凌波”仙子直到黄昏,仍不见踪影,或“闲愁”太多。

    写“美人”可望而不可及,以此喻指理想不能实现,形象生动。

    下片的“碧云”句喻指时光流逝之迅速,末尾连用三个比喻来表现“闲愁”之多、乱、缠绵不断,十分生动,作者也因此获得了“贺梅子”的雅号。

    词中他把抽象的闲情化为可感可知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不仅形象、真切地表现出词人失意 、迷茫、凄苦的内心世界,同时也生动、准确地展现了江南暮春时烟雨迷蒙的情景,深得当时人们的赞赏。

    结尾处“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以江南景色比喻忧愁的深广,以面积广大喻愁之多,“满城风絮”以整个空间立体地比喻愁之深广,“梅子黄时雨”以连绵不断比喻愁之时间长和难以断绝,兴中有比,意味深长,被誉为绝唱,贺铸也因此而有“贺梅子”的雅号,深得当时人们的赞赏。

    黄庭坚更是极口称赞说:“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寄贺方回》)。

    5、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赏析:

    古代词人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辛弃疾的这一首,却没有人认为可有可无,因此也可以称作是豪杰了。

    然而究其实际,上阕除了渲染一片热闹的盛况外,并无什么独特之处。

    作者把火树写成与固定的灯彩,把“星雨”写成流动的烟火。

    若说好,就好在想象: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节的火树银花。

    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烟火,先冲上云霄,而后自空中而落,好似陨星雨。

    然后写车马、鼓乐、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玉壶”,写那民间艺人们载歌载舞、鱼龙漫衍的“社火”百戏,极为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

    其间的“宝”也,“雕”也“凤”也,“玉”也,种种丽字,只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来写境,大概那境界本非笔墨所能传写,幸亏还有这些美好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

    下阕,专门写人。

    作者先从头上写起:这些游女们,一个个雾鬓云鬟,戴满了元宵特有的闹蛾儿、雪柳,这些盛装的游女们,行走过程中不停地说笑,在她们走后,只有衣香还在暗中飘散。

    这些丽者,都非作者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难觅,已经是没有什么希望了。

    ……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边,分明看见了,是她!是她!没有错,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还未归去,似有所待!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词人竟有如此本领,竟把它变成了笔痕墨影,永志弗灭!—读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大悟:那上阕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阕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且,倘若无此人,那一切又有什么意义与趣味呢!

    6、摸鱼儿 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到,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赏析:

    道是休去倚危栏,休倚危栏时闲愁已是教人断肠。

    春已逝,美人迟暮,而忧国之心亦是无处可诉,只有自我劝慰将怨意化为凄婉,虽是缠绵婉约曲,亦有郁愤英气含而不露。

    “词意殊怨,然姿态飞动,极沉郁顿挫之致。”(《白雨斋词诗》) 本篇作于淳熙六年(1179)春。

    时辛弃疾四十岁,南归至此已有十七年之久了。

    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作者满以为扶危救亡的壮志能得施展,收复失地的策略将被采纳。

    然而,事与愿违。

    不仅如此,作者反而因此遭致排挤打击,不得重用,接连四年,改官六次。

    这次,他由湖北转运副使调官湖南。

    这一调转,并非奔赴 他日夜向往的国防前线,而是照样去担任主管钱粮的小官。

    现实与他恢复失地的志愿相去愈来愈遥远了。

    行前,同僚王正之在山亭摆下酒席为他送别,作者见景生情,借这首词抒写了他长期积郁于胸的苦闷之情。

    这首词表面上写的是失宠女人的苦闷,实际上却抒发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和屡遭排挤打击的沉重心情。

    词中对南宋小朝廷的昏庸腐朽,对投降派的得意猖獗表示强烈不满。

    上片写惜春、怨春、留春的复杂情感。

    词以“更能消”三字起笔,在读者心头提出了“春事将阑”,还能经受得起几番风雨摧残这样一个大问题。

    表面上,“更能消”一句是就春天而发,实际上却是就南宋的政治形势而言的。

    本来,宋室南渡以后,曾多次出现过有利于爱国抗金、恢复中原的大好形势,但是,由于朝廷的昏庸腐败,投降派的猖狂破坏,使抗战派失意受压,结果抗金的大好时机白白丧失了。

    这中间虽有几次北伐,结果均以签订屈膝投降的"和?quot;而告终。

    北伐的失败,反过来又成为投降派贩卖妥协投降路线的口实。

    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匆匆春又归去",就是这一形势的形象化写照,抗金复国的大好春天已经化为乌有了。

    这是第一层。

    但是,作者是怎样留恋着这大好春光呵!"惜春长怕花开早"。

    然而,现实是无情的:"何况落红无数!"这两句一起一落,表现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落红",就是落花,是春天逝去的象征。

    同时,它又象征着南宋国事衰微,也寄寓了作者光阴虚掷,事业无成的感叹。

    这是第二层。

    面对春天的消失,作者并未束手无策。

    相反,出于爱国的义愤,他大声疾呼:"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quot;这一句,实际是向南宋王朝提出忠告,它形象地说明:只有坚持抗金复国才是唯一出路,否则连退路也没了。

    这两句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明知春天的归去是无可挽回的大自然的规律,但却强行挽留。

    词里,表面上写的是"惜春",实际上却反映了作者恢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急切心情,反映了作者对投降派的憎恨。

    这是第三层。

    从"怨春不语"到上片结尾是第四层。

    尽管作者发出强烈的呼唤与严重的警告,但"春",却不予回答。

    春色难留,势在必然;但春光无语,却出人意外。

    所以难免要产生强烈的"怨"恨。

    然而怨恨又有何用!在无可奈何之际,词人又怎能不羡慕"画檐蛛网"?即使能象"蛛网"那样留下一点点象征春天的"飞絮",也是心灵中莫大的慰藉了。

    这四句把"惜春"、"留春"、"怨春"等复杂感情交织在一起,以小小的"飞絮"作结。

    上片四层之中,层层有起伏,层层有波澜,层层有顿挫,巧妙地体现出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心情。

    下片借陈阿娇的故事,写爱国深情无处倾吐的苦闷。

    这一片可分三个层次,表现三个不同的内容。

    从"长门事"至"脉脉此情谁诉"是第一层。

    这是词中的重点。

    作者以陈皇后长门失宠自比,揭示自已虽忠而见疑,屡遭谗毁,不得重用和壮志难酬的不幸遭遇。

    "君莫舞"三句是第二层,作者以杨玉环、赵飞燕的悲剧结局比喻当权误国、暂时得志的奸佞小人,向投降派提出警告“;闲愁最苦”至篇终是第三层,以烟柳斜阳的凄迷景象,象征南宋王朝昏庸腐朽,日落西山,岌岌可危的现实。

    这首词有着鲜明的艺术特点。

    一是通过比兴手法,创造象征性的形象来表现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时局的关切。

    拟人化的手法与典故的运用也都恰到好处。

    第二是继承屈原《离骚》的优良传统,用男女之情来反映现实的政治斗争。

    第三是缠绵曲折,沉郁顿挫,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词风。

    表面看,这首词写得"婉约",实际上却极哀怨,极沉痛,写得沉郁悲壮,曲折尽致。

    7、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赏析:

    (1)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中较早之作,作于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冬,当时苏轼知密州。

    据《东坡纪年录》:“乙卯冬,祭常山回,与同官习射放鹰作。”苏轼有《祭常山回小猎》诗云:“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

    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其描写出猎的壮观场面及卒章所显之志,与这首《江城子》类似。

    苏轼词风于密州时期正式形成,这首词即公认的第一首豪放词。

    苏轼对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苏轼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

    苏轼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历来勤政爱民,每至一处,都颇有政绩,为百姓所拥戴。

    密州时期,他的生活依旧是寂寞和失意的,郁积既久,喷发愈烈,遇事而作,如挟海上风涛之气。

    这首词起句陡兀,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

    “狂”虽是聊发,却缘自真实。

    苏轼外任或谪居时期常常以“疏狂”、“狂”、“老狂”自况。

    如《十拍子》:“强染霜髭扶翠袖,莫道狂夫不解狂。

    狂夫老更狂。”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 ,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透视出、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

    此中意味,需要特别体会。

    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武。

    “千骑卷平冈”,一“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

    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

    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太守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

    上阕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豪兴勃发,气势恢宏,表现出作者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

    下阕承前进一步写“老夫”的“狂”态。

    出猎之际,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意兴正浓,胆气更壮,尽管“老夫”老矣,鬓发斑白,又有什么关系!以“老”衬“狂”,更表现出作者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

    北宋仁宗、神宗时代,国力不振,国势羸弱,时常受到辽国和西夏的侵扰,令许多尚气节之士义愤难平。

    想到国事,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于是苏轼借出猎的豪兴,将深隐心中的夙愿和盘托出,不禁以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这里作者用了一个典故;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

    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

    其“狂”字下面潜涵的赤诚令人肃然起敬。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即喻指辽和西夏。

    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下阕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这首词感情纵横奔放,令人“觉天风海雨逼人”。

    从艺术表现力上说,词中一连串表现动态的词,如发、牵、擎、卷、射、挽、望等,十分生动形象。

    全词表现了作者的胸襟见识,情感兴趣,希望理想,一波三折,姿态横生,“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充满阳刚之美,成为历久弥珍的名篇。

    (2)这首词写苏轼在密州作地方长官时,有一次去打猎的情景。

    打猎,对于一个职业猎手,是家常便饭;而对于苏轼这样年已四十的地方官来说,就不能不算一次壮举了。

    词中就是从表达他出猎时的激动心情开始的。

    “老夫聊发少年狂”,老夫,是古代年长男性的自称,切合作者的年纪和口吻。

    “聊”,是姑且的意思。

    这句说,老夫今天要发一发小伙子那种“狂劲儿”了。

    “左牵黄,右擎[ qíng 举起] 苍”,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架着苍鹰。

    鹰和狗是用来追捕猎取对象的。

    “锦帽貂裘”,是戴着锦帽穿着貂皮袄,这次打猎是在冬天,所以穿着皮衣。

    千骑卷平冈”:成千的骑手跟随着他,浩浩荡荡,象疾风一般卷向平坦的山冈。

    这里显示了作为一州长官出猎时的声势和排场,确实是壮观啊!百姓几乎全城出动(即倾城),都想追随苏轼这个知州(相当于汉朝的太守),去看他打猎。

    而他也为百姓的热情所感动,暗下决心,为了答谢(报)人们的情意,他要学习三国时代匹马单枪搏斗猛虎的孙权(孙郎),亲手射杀猛虎,给大家看看。

    在上片,作者实际上已经绘制成他的“太守出猎图”。

    写出了他的形貌,也写活了他的神情;渲染了热烈的气氛,更揭示出了他昂扬的精神状态。

    转入下片,作者又进一步深化了所要表达的主题。

    他说,他刚刚喝足了酒(酒酣)因而更加气粗胆壮(即胸胆尚开张),鬓发有些花白,又有什么妨碍呢!看来好象是承接上片,表现他老当益壮的英雄气概。

    其实,这里所指,已不限于打猎。

    他在考虑更为重要的事情:“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皇帝什么时候才派冯唐到云中传达命令?这里用了汉文帝刘恒时的一个典故。

    “云中”是汉朝的一个郡,在今年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和山西省西北部一部分地区。

    “节”,即符节,是传达皇帝命令的凭证。

    汉文帝曾派冯唐到云中郡,传旨赦免前云中太守魏尚受的处分,恢复他的官职。

    魏尚原来抗击匈奴侵扰有功,后来因小过失受到不公平的处罚。

    可见,作者是在以魏尚自比,希望皇帝能早日委派自己担当保卫边防的重任。

    他这样希望,并不是无的放矢。

    因为,当时宋王朝正受到来自西北方的西夏和来自东北方的辽国的军事威胁,国家的安危引起了苏轼的严重关切。

    他渴望奔赴军事前线,来实现为国立功的政治抱负。

    最后三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天狼”指天狼星,在古代星象学上,被认为是主侵掠的。

    作者把它当作敌人的象征,又利用“狼”属于野兽,当在被射猎之列的联想,他表示,将要(会)紧握雕花的强弓,把他对敌人的仇恨凝聚在拉得圆如满月般的弓弦上,看准那西北方的敌人,狠狠地射去。

    作品以出猎开始,却以将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表的结局收尾;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自然地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这就把一首生活随笔式的小词写成了充满爱国激情的作品。

    读起来,韵调铿锵,气势雄浑,感情奔放,境界开阔,是一首表现了苏轼豪放风格的成功之作。

    关于“古代古诗词加赏析”的诗句有哪些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