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客家人”的诗句有哪些
《南山池》
五代 梁藻
翡翠吹翻荷带雨,鹭鹚飞破竹林烟。
时沽村酒临轩酌,拟摘新叶靠石煎。
《登谢公楼 》
宋状元 邹应龙
沿岸城廓开翠屏,南山毓秀欲腾云。
寺院宝塔耸苍吴,江上群峰排众青。
沽酒自作太白醉,凭栏独向曲江斟。
风流江左令何处,吊古吟诗谁解听。
(邹应龙,宋庆元间进士第一,状元。
任泉州、赣州知府,广西经略,工部尚书。
嘉熙间端明殿大学士。
寓长汀四堡)
《苍玉洞 》
元逸士 王梦麟
曲曲清溪叠叠山,石门深处有禅关。
我来自得闲滋味,坐听山重尽日还。
(王梦麟,清流人,晚年寓汀。
有《石龛小集》)
《登大半山 》
明诗人 李颖
方仞云峰护一山,九天风露透衣寒。
固知仙境多灵迹,莫向枰棋着意看。
(李颖,上杭诗人,著有《梅隐稿》编《杭川风雅集》)
《南泉庵》
明进士 邱道隆
南征战士欲投戈,寻乐施旗映薛萝。
酒熟田家来赛社,晚晴渔舍乱堆蓑。
半帘风月吟中趣,一剑功名水上波。
指点当年陈迹在,几人襟袖泪痕多。
(邱道隆,上杭人,景泰间进士,江南道御史。
以鲠直触忌,谪南雄知府)
《登北山 》
明进士 熊石儿
何苦入尘网,山高可啸天。
采芝时一得,弄日莫能先。
径僻无凡客,云深有大仙。
武陵人不远,坐待此峰巅。
(熊石儿,名兴麟,永定人。
崇祯间进士,湖广巡按,监察御史。
有《素园诗文集》
“客家”的详细释义:
客家是古越残存者与秦以来中原汉人互相混化而成的人们共同体。
[1]从宋朝开始,粤赣闽三地交界处的畲族、峒族、汉族等民族互通婚姻,经过千年演化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民系。
然后又往南方各省乃至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地迁徙,并最终成为汉民族中一支遍布全球且人文特异的重要民系族群。
据有关学者估计,全世界约有1500万客家人。
史籍记载:
黄遵宪在《梅水诗传·序》中说:“嘉应一州,占籍者十之九为客家。
此客人者,来自河洛,由闽入粤,传世三十,历年七百。”按黄遵宪的说法,嘉应州自1773年(清雍正十一年)立州,从嘉应立州之始追溯,客家人已经在嘉应之地定居超过700年,已经延续了三十世嗣,是大约公元1000年前后(北宋时期)中原族群南迁到嘉应之地的。
而放眼珠三角许多被归类为广府方言系的居民,至廿一世纪之初仍未有传下三十代孙嗣,可见客家人在岭南定居的时间并不比广府系晚。
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就是:客家人不可能全部都来自河洛地区,黄遵宪所谓“来自河洛,由闽入粤”必然只是对其中一部分的概述,而不可能是指全体客家人。
黄遵宪《梅水诗传·序》对嘉应州居民来源的描写,可能只是以他本人的家族迁徙史为基础。
另外,在 黄遵宪的《乙亥杂诗》中也提到:“荜路挑弧展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
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这就再一次证明了客家人根源自中原河洛,其中不少客家人定居岭南已经超过1000年。
大埔县万福寺始建于834年(唐文宗太和八年),至2014年已经超过1180年。
据明朝 祝枝山编《正德兴宁县志》记载,宋谏议大夫、翰林学士、探花 罗孟郊童年时,在神光山南麓贵人峰的小庙里读书。
常在池边习书,洗砚池中,其水尽黑。
罗孟郊考中探花之后,乡人便扩建这座小庙,并定名为墨池寺。
罗孟郊生于北宋初的循州兴宁县,断然不可能是北宋才从中原南迁而来,自是唐代以前便已定居于此。
有关客家的起源存在多种说法,主要的有客家中原说和客家土著说。
客家中原说认为客家主体构成为来自中原的移民,而客家土著说则认为“客家共同体,是南迁汉人与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古越族移民混化以后产生的共同体,其主体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古越族民系,而不仅仅是南迁流落于这一地区的中原人”。
根据这些年的人类学以及移民史研究,大体可认为前一种说法更符合历史真相。
从魏晋南北朝、两宋开始,中原汉民受到北方少数民族多次入侵大举南迁,经赣南、闽西到达粤东北,最终形成相对成熟的、具有很强稳定性的客家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