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苏东坡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背景资料谁有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

    此词作于苏轼贬官黄州时,记叙了途中遇雨的一件生活小事,其中这句“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语双关,既说自己向来在风雨中泰然处之,也说在坎坷的仕途上同样处之泰然,彰显了东坡开朗的胸襟和旷达的性格,而综观苏轼的一生,这句词正是其真实的写照。

    众所周知,苏东坡是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政治上的勾心斗角与厉害谋算,与他的人品是格格不入的,在历经风风雨雨、仕途坎坷之后,他依然乐观、豁达,活得无忧无虑、超凡脱俗。

    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贬到谵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正是这样一个乐天派,在苦难中活出了一派天真、一派精彩。

    作为一个文人,苏轼更是成功的,将“天才”二字放在这位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身上也毫不过分。

    儒家修炼他的“苏学”,道家渲染他的“炼丹术”,佛家颂扬他和佛印的友谊,豪放派说他开“一代词风”,婉约派说他是“一代词宗”,画家欣赏他的《潇湘竹石图卷》,书法家临摹他的《黄州寒食诗帖》,他的散文,代表了中国古典文艺散文的最高成就,与西汉司马迁的史传散文形成双峰并峙……在诗词文书画这些文化领域上,他所取得的成绩都是一流的,任何人在其中一个方面达到他这样的水平都足以永垂不朽,他却能凭一人兼而有之,实属文化史上一个无法形容的奇迹。

    更可贵的是,他是一个极富有人情味的文人,活在了普通百姓的心里。

    苏东坡做的肉叫“东坡肉”;

    苏东坡烧的鱼叫“东坡鱼”(五柳鱼);

    苏东坡沏的茶叫“东坡茶”(七碗茶);

    苏东坡酿的酒叫“东坡酒”(蜜酿酒”;)

    苏东坡吃的点心叫“东坡饼”(为甚酥);

    苏东坡用的砚台叫“东坡砚” ……

    中国人喜欢苏东坡,而他的才华、他的道德、他的功绩,因此把一些向往寄托在这个人的身上,以致于才出现了“东坡肉”、“东坡鱼”、“东坡饼”等等这些名词。

    更有甚者的是,人们还编造出了一个“苏小妹”和这个才女洞房夜难倒秦少游的故事,并以此津津乐道。

    而事实上,“苏小妹”在历史中是不存在的,而人们说“苏小妹”的才华,不就是为了衬托苏东坡的才华吗?

    毕竟,中国古代的文人中,陶渊明太清泊了,一般人又怎能理解他清高淡泊的情怀;李白太飘逸了,让人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惟恐不能靠近这个飘然若仙的“狂人”;杜甫太沉重了,那种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让人不敢和他并肩而立;欧阳修太高贵了,连苏舜卿、梅尧臣、王安石、苏东坡都是他的门生,和普通人的距离太远了。

    惟有苏东坡,这个“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的文人,才会在世人的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正如《衣冠伟人——感悟苏东坡》中所说的,“他本身是一个天仙,却甘愿来到了人间……”,千年之后,也许他又回到了属于他的仙境,但苏东坡的乐观豁达给予了一代又一代人希望与力量,他或清丽婉约、或豪迈激昂的诗词,给人多少次的感动。

    就这些,已足以在他停留过的尘世留下一个不可磨灭的永恒,也不枉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一生了。

    苏东坡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背景资料谁有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