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沁园春长沙》全诗原文是什么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译文:

    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

    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广阔的天空里鹰在矫健有力地飞,鱼在清澈的水里轻快地游着,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决定主宰呢?

    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

    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

    可曾记得,当年我们在那浪花大得可以阻止飞奔而来的船舟的激流中一起游泳?

    创作背景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1925年秋所作。

    长沙是毛泽东人格形成的地方,长沙也是中国农村革命的发源地,是毛泽东初期革命活动的中心。

    1911年,毛泽东来到湖南长沙第一师范。

    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通过与同学畅谈人生国事,毛泽东更清晰地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

    1917年,毛泽东组织新民学会,抱着救国救民的理念。

    开展了早期的社会活动,通过在社会中的磨练,他接受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1920年,毛泽东再度返回长沙,那时他已经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1922年,毛泽东在安顺曾经组织过工人补习学校,同年又领导过长沙土木工人罢工,促进了湖南省总工会的成立,后来被通缉,在1925年又辗转回到湖南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这年春夏,他回乡养病时组织农民运动,后又遭湘潭县团防局缉拿。

    8月28日,毛泽东在韶山共产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掩护下,摆脱了敌人的追捕,经长沙等地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毛泽东重游了学生时代常游的岳麓山、橘子洲等地。

    时值而立之年的他,站在橘子洲头,毛泽东回忆自己的前半生,回忆起1911~1923年在长沙求学生活和社会活动,想起其间发生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惨案、国共合作的领导权之争,感慨之余,写下这首词,展现出作者的激情壮志和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view_71206.aspx

    《沁园春长沙》全诗原文是什么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