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雁门太守行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形象地反映了爱国将士为保卫雁门而洒下鲜血,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将士们的珍爱之情。

    敌方虽大兵压境,但守城战士终于保住了雁门,赢得了胜利后,又鼓起勇气追歼敌人,“半卷”和“霜重”写出了行军的急促和环境的艰苦。

    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誓死报效祖国的决心。

    原诗:

    《雁门太守行》唐代: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注释:

    1、雁门太守行:古乐府曲调名。

    雁门,郡名。

    古雁门郡大约在今山西省西北部,是唐王朝与北方突厥部族的边境地带。

    2、黑云:此形容战争烟尘铺天盖地,弥漫在边城附近,气氛十分紧张。

    摧:毁。

    甲光:指铠甲迎着太阳发出的闪光。

    金鳞:是说像金色的鱼鳞。

    这句形容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3、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

    甲,指铠甲,战衣。

    向日:迎着太阳。

    亦有版本写作“向月”。

    向:向着,对着。

    金鳞开:(铠甲)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发光。

    金: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和光泽。

    开:打开,铺开。

    4、角:古代军中一种吹奏乐器,多用兽角制成,也是古代军中的号角。

    5、塞上燕脂凝夜紫:燕脂,即胭脂,这里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

    凝夜紫,在暮色中呈现出暗紫色。

    凝,凝聚。

    “燕脂”、“夜紫”暗指战场血迹。

    6、临:逼近,到,临近。

    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

    易水距塞上尚远,此借荆轲故事以言悲壮之意。

    不起:是说鼓声低沉不扬。

    7、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

    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响亮。

    此句一作“霜重鼓声寒不起”。

    8、报:报答。

    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

    意:信任,重用。

    9、玉龙:宝剑的代称。

    君:君王。

    释义: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作者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

    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扩展资料:

    意象新奇,设色鲜明,造型新颖,想象丰富而奇特,这是李贺诗歌的突出特点。

    在《雁门太守行》里,这些特点得到了全面而充分的体现。

    仅以后两句为例,看看他如何注意设色和造型。

    这两句写主将为报君主的知遇之恩,誓死决战,却不用概念化语言,而通过造型、设色、突出主将的外在形象和内心活动。

    战国时燕昭王曾筑台置千金于其上以延揽人才,因称此台为“黄金台”。

    “玉龙”,唐人用以称剑。

    黄金、 白玉, 其质地和色泽, 都为世人所重。

    “龙”,是古代传说中的高贵动物,“黄金台”,是求贤若渴的象征。

    诗人选用“玉龙”和“黄金台”造型设色,创造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诗句,一位神采奕奕的主将形象便宛然在目。

    其不惜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以及君主重用贤才的美德,都给读者以强烈而美好的感受。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李贺(唐代诗人)

    雁门太守行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