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创的安全有意义的课间活动
长期以来,课间体育活动仅限于学生做操,并且多年来同做一套广播体操,在偌大的中国几十年竟没有什么变化。
其内容单一、乏味,形式机械、呆板,学生早已厌倦,绝大多数学生只是敷衍了事,应付形势而已,不仅体育锻炼的效益低下,而且还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果管理不到位,弄不好还会让学生染上一些恶习,如,做事马虎,被动应付,从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因此,改革传统的课间操活动形式势在必行。
大课间体育活动打破传统的课间操活动形式,开辟舞蹈、健美操、武术、游戏等多种活动形式,让全体学生在自编自练自创中得到全面发展,不仅是学校体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更是学校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第一,它是一种学校课程,肩负着以体育活动为载体全面育人,调节学生身心健康的重任,应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学生喜欢;第二,它是一种体育生活,学生到学校来,不仅是来学习的,也是来生活的,大课间活动是学生的一种体育生活,是他们整个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终身体育一个不可忽视的起点,既然是一种生活,大课间活动就应绚丽多彩,人情味十足,为学生们诗一般的生活增光添彩,既然是学生终身体育的一个起点,大课间活动就应以持续发展的眼光来建构;第三,它是一种校园文化,大课间活动既是一种体育活动,也是一种文化活动,在奇妙的音乐声中,在欢快的节拍中,舒展着身姿,不仅是力的显现,也是美的表达和心的交流。
基于这个原因,我区教研室决定2004年第一学期举行全区大课间活动比赛,因此我校借这个机会不但可以提高校风\校貌,又可以让学生从活动中得到锻炼并对学生以后发展产生很重要的意义.但是,大课间如何进行才能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重要的意义呢?
首先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几年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与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练习强度适宜,它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
其次, 我们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课间操模式,从文化、生活和课程的角度极大的丰富了大课间的内容和形式,突出了我校几年来形成的创造教育特色。
根据各年级段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本校客观实际,我们在每天上午广播操后举行一次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一至六年级每天设固定项目∶班级自编操,由每个班学生自由形成不同形状的组合,跟着统一的音乐,自编自练;另外,每个班轮换进行不同器材运动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如:星期二,一年级进行呼啦圈,二年级进行跳绳,三年级进行拍篮球,四年级进行踏板车,五年级进行跳绳,六年级进行踢毽子,并每天以此类推.
再次,对紧张的以室内文化学习为主的智力活动是一种调节外,还能满足对体育活动的需要,促使学生在操场上、在阳光下陶冶身心,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大课间体育活动水平还能反映学校的校风、学风甚至班风,体现良好的精神面貌。
实践证明,凡能高质量上好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的学校,必然是一所校风正、校纪严、学风活的学校。
进行科学的、民主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管理有效的活动离不开有效的管理。
我们一是健全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管理机构,明确了各负责人的职责,进行了科学的管理,使其规范有序。
在此基础上,我们努力推进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民主管理进程。
不但充分发挥学生自创自练的积极性,而且也充分发挥他们自律自管的积极性,学生体协自始自终组织、指导和管理着整个大课间活动。
全体教师也都参与到大课间活动之中,或渗透到学生中间去活动,和学生同台竞争,既营造了全民健身、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又把全面的过程指导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之中,及时评比,及时反馈,有效地完成了我校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
实施立体的、协同的大课间体育活动配套工程 文化的、生活的和课程化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生体育锻炼、心理发展的大舞台。
所涉及到的项目具有极强的创新性、艺术性,对师生要求较高。
因此,实施立体的、协同的大课间体育活动配套工程十分必要。
我们主要抓了三点∶第一,体育课和课外特长培训有意识地为大课间活动做准备,如,体育课上教学生如何创编体操、武术或健美操动作;第二,各科课程加强学生自我创造精神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才华,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第三,加强班务工作,培养学生自律、自控和自管的能力,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大课间活动是开放性和自主性的,是否能有序地开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取决于学生的自控能力,我们依靠班主任,一是提高学生对大课间活动意义的认识,强化学生正确体育观的形成;二是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运动水平;三是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让他们学会守纪,参加活动时活而不乱。
随着我校取得比赛的入围资格,大课间体育活动正逐步在全校展开,如果能像上好每周三节体育教学课那样上好每天一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将不仅有利于确保学生每天达到一小时的体育锻炼的要求,而且有利于促使两类体育课程整体改革的实施,其意义十分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