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带有“三”字的诗句有哪些

    1.飞流直下三千尺

    2、三杯两盏淡酒

    3、转轴拨弦三两声

    4、采三秀兮于山间

    诗句原文:

    《望庐山瀑布》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赏析:

    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宇记》)。

    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

    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

    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

    “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

    “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维妙维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

    谁能将这巨物“挂”起来呢?“壮哉造化功”!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

    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

    “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

    “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

    “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

    你看!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象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

    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

    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2.诗句摘自原文:

    《声声慢·寻寻觅觅》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注释:

    ①将息:将养休息。

    ②怎生:怎样,怎么。

    ③这次第:这一连串的情况。

    赏析:

    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

    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

    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

    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全词一气贯注,着意

    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

    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

    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

    全词

    一字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

    3.诗句摘自原文: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赏析:

    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

    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这些本来积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倾于诗中。

    它在艺术上的成功还在于运用了优美鲜明的、有音乐感的语言,用视觉的形象来表现听觉所得来的感受;萧瑟秋风的自然景色和离情别绪,使作品更加感人。

    4.诗句摘自原文:

    《九歌 山鬼》

    年代: 先秦 作者: 屈原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1]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4]。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澹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

    猿啾啾兮狖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赏析:

    读这首诗先得注意两点:一是“山鬼”究竟是女神还是男神?宋元以前的楚辞家多据《国语》、《左传》所说,定山鬼为“木石之怪”、“魑魅魍魉”,而视之为男性山怪。

    但元明时期的画家,却依诗中的描摹,颇有绘作“窈窕”动人的女神的。

    清人顾成天《九歌解》首倡山鬼为“巫山神女”之说,又经游国恩、郭沫若的阐发,“山鬼”当为“女鬼”或“女神”的意见,遂被广泛接受。

    本文的品赏即以此说为据,想来与诗中所述山鬼的形象也更为接近〖注一〗。

    苏雪林提出《九歌》表现“人神恋爱”之说以后,大多数研究家均以“山鬼”与“公子”的失恋解说此诗,笔者却以为不妥。

    按先秦及汉代的祭祀礼俗,巫者降神必须先将自己装扮得与神灵相貌、服饰相似,神灵才肯“附身”受祭〖注二〗。

    但由于山归属于“山川之神”,古人采取的是“遥望而致其祭品”的“望祀”方式,故山鬼是不降临祭祀现场的。

    本诗即按照这一特点,以装扮成山鬼模样的女巫,入山接迎神灵而不遇的情状,来表现世人虔诚迎神以求福佑的思恋之情。

    诗中的“君”、“公子”、“灵修”,均指山鬼;“余”、“我”、“予”等第一人称,则指入山迎神的女巫。

    说明了这两点,读者对这首轻灵缠绵的诗作,也许可品味到一种不同于“人神恋爱”说的文化内涵和情韵了。

    参考资料

    诗词名句网:http://www.shicimingju.com/chaxun/shiju/%E4%B8%89

    带有“三”字的诗句有哪些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