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辛弃疾生平和他在不同人生阶段写的诗词
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
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
另一方面,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辛弃疾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
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美芹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实施。
辛弃疾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在各地上任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
光复故国的伟大志向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其独特的词作风格被称为“稼轩体”。
晚年被起用知绍兴府兼浙江安抚使、知镇江府。
在镇江任上,他特别重视伐金的准备工作,但为权相韩侂胄所忌,落职,一生抱负未得伸展,1207年10月3日,终因忧愤而卒。
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不同人生阶段的诗词
1、青年时期:《汉宫春·立春日》。
作于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作者寓居京口时,当时作者刚刚成家。
此词可能是作者从金人占领区南归的第一首作品。
此词写民间立春日习俗,表达自己对天时人事的感触,抒发自己怀念故国的深情,以及对南宋君臣苟安江南、不思恢复的不满,并传达出时光流逝英雄无用的无限清愁。
2、青壮年时期:《菩萨蛮·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这时辛弃疾被叶衡推荐为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到南宋已十二年。
长期奔忙于各地州府,甚至屡遭诽谤打击,恢复中原的大志一再受阻,壮志未酬却被迫闲居。
词人临亭而立,远看巍巍青山,胸中思绪不免激荡,万般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3、中年时期:《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此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创作时间在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至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间。
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他却无心赏玩。
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4、晚年时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
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
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扩展资料
辛弃疾的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与辛弃疾以词唱和的陈亮、刘过等,都与他的创作倾向相近,形成了南宋中叶以后声势浩大的爱国词派。
辛弃疾有许多与陆游相似之处:他始终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并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写出了时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热情与愤慨。
在文学创作方面,他不像陆游喜欢写作诗歌尤其是格式严整的七律,而是把全部精力投入词这一更宜于表达激荡多变的情绪的体裁。
他在词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在于内容的扩大,题材的拓宽。
他现存的六百多首词作,写政治,写哲理,写朋友之情、恋人之情,写田园风光、民俗人情,写日常生活、读书感受,可以说,凡当时能写入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东西,他都写入词中,范围比苏词还要广泛得多。
而随着内容、题材的变化和感情基调的变化,辛词的艺术风格也有各种变化。
辛词和苏词都是以境界阔大、感情豪爽开朗著称的,但不同的是:苏轼常以旷达的胸襟与超越的时空观来体验人生,常表现出哲理式的感悟,并以这种参透人生的感悟使情感从冲动归于深沉的平静。
而辛弃疾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
因此,主观情感的浓烈、主观理念的执着,构成了辛词的一大特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