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的故事
1、出使辽国
熙宁八年(1075年)三月,宋辽边界冲突,辽要求以黄嵬山为分界线,宋廷不同意。
辽使萧禧到汴京,指责宋廷谈判不诚,拖而不决,留在馆舍不肯离去。
沈括就到枢密院查阅以前的档案文件,发现宋辽过去商定的协议是以古长城为界,而黄嵬山在古长城以南,相距有三十里之遥,遂上表呈报朝廷。
神宗赏赐沈括白金一千两,让他以回谢使的身份出使辽国。
四月中旬,沈括从汴京出发时,预先找出相关书信档案数十件,让幕僚和吏员背熟。
契丹宰相杨益戒每有问题提出。
沈括就让手下吏员列举档案条文作答。
谈判先后进行六次,杨益戒无言可对,就威胁说,以数里之地、绝两国之好,不利于和平。
沈括以国之道义、民之根本为理由,申明寸土不让。
在沈括一行力争下,辽廷最终有所退让,紧张的宋辽关系得以暂时缓解。
七月,沈括起程回国,据沿途地理形势、风俗民情画撰为《使契丹图抄》,献给朝廷。
因出使有功,沈括被提拔为淮南、两浙灾伤州军体量安抚使;十月,权发遣三司使。
次年十月,拜为翰林学士、权三司使。
2、梦溪笔谈
小时候,沈括有一个爱刨根问底的习惯,喜欢琢磨一些别人想不到的问题。
四月的一天,沈括正在自己家的庭院里背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一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突然,一阵风吹来,将院中树上的桃花吹落在地。
他想:为什么山下的桃花四月已经凋谢了,而山上寺庙里的桃花却刚刚开放呢?白居易连这点常识都不知道?还号称大诗人呢?
母亲为了让沈括弄清楚这个问题,特意让他邀请几个同伴一起到山上散散心。
沈括他们来到山上,果然满山的桃花正在怒放,这可把小沈括难住了。
同样是桃花,为什么这里的却开得这么晚呢?突然,一阵冷风吹来,他顿时恍然大悟,拍着自己的脑门大声说:“我明白了!原来是山上地势高,温度低,所以花开得就晚啦。
这是由气候条件决定的!”小沈括回到家后,立即把这一重大发现记录下来。
从此,沈括对气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阅读有关气象的书籍,注意气象的变化,立志要做一名气象学家。
后来,沈括博览群书,对天文、地理、文学、历史无所不通。
晚年的时候写下了《梦溪笔谈》这本巨著。
书中记载了当时气象科技发展的最高成就,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科学遗产。
3、兵败永乐
元丰五年(1082年)五月,沈括与副使种谔奉诏条陈制夏方略,提出进取横山以筑城、以地理优势直接威胁西夏的战略主张,宋廷派给事中徐禧前往鄜延路节制军事,共同申议。
七月,沈括建议筑城石堡、种谔提议银州、徐禧主张永乐埭,终定为永乐城。
八月,神宗降诏徐禧总领筑城事宜,命沈括将帅府移到边界,以接济军用物资和救援。
十四日后筑成,徐禧令景思谊领四千人镇守,率余部返回米脂。
九月九日,西夏出兵三十万攻永乐城,曲珍忙报知徐禧,徐禧统兵两万五千往援,令沈括留守米脂。
由于兵力相差悬殊,宋军失利,夏军乘胜围城,截断水源,永乐城危在旦夕。
沈括率兵一万前去支援,被夏军阻在永定河岸;又羌兵八万袭击绥德,沈括权衡利弊,决定舍永乐而保绥德。
种谔因反对筑永乐城遭徐禧排挤,心怀旧恨,遂以守延州为名拒绝出兵解围。
九月二十日,永乐城失陷,徐禧、李稷、高永能、李舜举等殉国。
折官两百三十人,损兵一万两千有余(永乐城之战),谋取横山的计划宣告失败。
沈括作为一路帅臣,在明知永乐城“路险而远、不利协防与救助。
且地理位置险要,敌军必争”的情况下,不坚持己见,而选择迎合徐禧,对永乐城之败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4、独具慧眼
沈括在开封相国寺见到高益的一幅壁画,内容为乐工同奏,很有意境。
但人们都诟病弹琵琶的乐工拨错了弦,管乐吹奏的都是“四”字音,在琵琶的上弦,但画上拨的却是下弦。
沈括经过仔细观察后,认为高益画的没错。
他指出,弦乐跟管乐不同,演奏管乐时,手指按在什么音,就发什么音,是同时的;琵琶则不同,只有当手指拨弦之后,才会发音。
动作是早于声音的。
正因为这样,弹琵琶的乐工的手指不在“四”字音的上弦,而在下弦。
足见画家布置巧妙,匠心独运。
5、揭发苏轼
沈括大苏轼五岁。
治平二年(1065年),苏轼进入史馆,与在昭文馆的沈括同在崇文院任职。
熙宁二年(1069年),沈括支持变法,受到王安石重用。
苏轼与司马光等一起,则持反对意见,变法派和保守派形成对立。
据南宋王铚《元祐补录》记载,熙宁六年(1073年),沈括受命巡察两浙农田水利,时苏轼任杭州通判。
沈括到了杭州,与苏轼谈论旧情,把其新作抄录了一份。
回到京师后,沈括就用附笺的方式,把认为是诽谤的诗句详细的“注释”,交给了皇帝。
揭发苏轼在诗文中“愚弄朝廷”、“无君臣之义”。
元丰二年(1079年),御史何正臣、李定上表弹劾苏轼,乌台诗案爆发。
次年,苏轼被贬黄州,牵连亲友三十多名,涉及诗词一百多首。
当然,沈括不是事件的主谋,但据说沈括正是始作俑者。
此事李焘亦引入《续资治通鉴长编》,但对其真实性持怀疑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