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什么是古诗词

    什么是古诗词

    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

    关於诗是种类,问题是相当重复的。

    《唐诗三百首》的编者把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七言。

    这是一种分法。

    沈德潜所编的《唐诗别裁》的分类稍有不同:他不把乐府独立起来,但是他增加了五言长律一类。

    宋郭知达所编的杜甫诗集就只简单地分为古诗和近体诗两类。

    现在我们试就上述三种分类法再参照别的分类法加以讨论。

    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1]。

    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一)古体和近体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

    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依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

    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

    我们可以说。

    凡不受近体格律的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乐府产生於汉代,本来是配音乐的,所以称为“乐府”或“乐府诗”。

    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

    到了唐代以后,文人摹拟这种诗体而写成的古体诗,也叫“乐府”,但是已经不再配音乐了。

    由於隋唐时代逐渐形成了新音乐,后来又产生了配新音乐的歌词,叫做“词”。

    词大概产生於盛唐。

    在乐府衰微之后,词产生之前的一个过渡时期,配新乐曲的歌辞即采用近体诗。

    像王维的《渭城曲》、李白的《清平调》,都是近体诗的形式。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

    律诗的韵、平仄、对仗。

    都有许多讲究。

    由於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

    律诗有以下四个特点:

    a、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b、押平声韵;

    c、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

    d、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

    长律自然也是近体诗。

    长律一般是五言的[2],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如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就是三百六十字;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就是一千字。

    这种长律除了尾联(或除了首尾两联)以外,一律用对仗,所以又叫排律[3]。

    绝句比律诗的字数少一半。

    五言绝句只有二十字,七言绝句只有二十八字。

    绝句实际上可以分为古绝、律绝两类。

    古绝可以用仄韵。

    即使是押平声韵的,也不受近体诗平仄规则的束缚。

    这可以归入古体诗一类。

    律绝不但押平声韵,而且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

    在形式上它们就等於半首律诗。

    这可以归入近体诗。

    [4]

    总括起来说:一般所谓古风属於古体诗,而律诗(包括长律)则属於近体诗。

    乐府和绝句,有些属於古体,有些属於近体。

    (二)五言和七言

    五言就是五个字一句,七言就是七个字一句。

    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言古诗简称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古风分为五古、七古,这只是大致的分法。

    其实除了五言、七言之外,还有所谓杂言。

    杂言指的是长短句杂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其中偶然也有四字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

    杂言诗一般不别立一类,而只归入七古。

    甚至篇中完全没有七字句,只要是长短句,也就归入七古。

    这是习惯上的分类法,是没有甚麽理论根据的。

    第二节 律诗的韵

    我们先讲近体诗,后讲古体诗,这是因为彻底了了解了近体诗之后,才能更好地了解古体诗。

    第一,古体诗既然是以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为其特徵的,我们就必须先知道近体诗的格律是甚麽,然后能知道甚麽是古体诗。

    第二,自从有了律诗以后,古体诗也不能不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要先了解律诗,然后能知道古体诗所受律诗的影响是甚麽。

    在这一节裏,我们先谈律诗的韵。

    古人写律诗,是严格地依照韵书来押韵的。

    韵书的历史,这裏用不著详细叙述。

    清代一般人常常查阅的《诗韵集成》、《诗韵合璧》等韵书,不但可以说明清代律诗的押韵,而且可以说明唐宋律的用韵。

    一般人所谓“诗韵”,也就是指这个来说的[5]。

    诗韵共有106个韵: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6],所以我们在这一节裏只谈平声韵;至於仄声韵,留待下文讲古体诗时再行讨论。

    在韵书裏,平声分为上平声、下平声。

    平声字多,所以分为两卷,等於说平声上卷,平声下卷,没有别的意思。

    上平声15韵:

    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15韵:

    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三盐十五咸

    东冬等字都只是韵的代表字,它们只表示韵母的种类。

    至於东冬这两个韵(以及其他相近似的韵)在读音上有甚麽分别,现在我们不需要追究它。

    我们只须知道:它们在最初的时候可能是有区别的。

    后来混而为一了,但是古代诗人们依照韵书,在写律诗时还不能把它们混用。

    起初是限於功令,在科举应试的时候不能不遵守它;后来成为风气,平常写律诗的时候也遵守它了。

    在《红楼梦》裏,有这样一段故事:林黛玉叫香菱写一首咏月的律诗,指定用寒韵。

    香菱正在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的时候,探春隔窗笑说道:“菱姑娘,你闲闲吧。

    ”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错了韵了。

    ”这一段故事可以说明近体诗用韵的严格。

    韵有宽有窄:字数多的叫宽韵,字数少的叫窄韵。

    宽韵如支韵、真韵、先韵、阳韵、庚韵、尤韵等,窄韵如江韵、佳韵、肴韵、覃韵、盐韵、咸韵等。

    窄韵的律诗是比较少见的。

    有些韵,如微韵、删韵、侵韵,字数虽不多,但是比较合用,诗人们也很喜欢它们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