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古诗中雁象征意义

    古诗中雁象征意义

    一、 点缀秋冬景象。

    同样是秋景,一则以雁阵惊寒之声写月白霜清之夜,一则以长空秋雁之形写晴空万里之日,前者凄清冷寂,后者逸兴遄飞。

    “雁燕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姜夔《点绛唇》)时值冬日,北地的大雁随了流云,沿着太湖西畔悠悠飞去,云本无心,雁亦天然,正像漂泊诗人任真自然的性情。

    二、 寄托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因为大雁是候鸟,秋季由北往南,“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据说飞到湖南衡阳的回雁峰就停下了,次年春季又飞回北方。

    这种有规律而自由的飞翔在宦游、游学而有家不能归或者遭遇战乱无家可归的人看来是值得羡慕的。

    有趣的是,诗人在思乡的时候写的多是秋天的北雁南飞,很少写春天的南雁北飞,仿佛春天专属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而且多虚写雁之声,少实写雁之形。

    三、雁”还有一重意思,就是信使。

    所谓“鸿雁传书”,与青鸟、鲤鱼类似,可以传递爱情、亲情、友情之书。

    关于雁足传书的由来,相传西汉武帝时,苏武在匈奴北海牧羊十九年,汉朝使者对匈奴单于称:大汉天子在上林苑猎到一只大雁,雁足上有苏武亲手写的书信,单于被迫放苏武归汉。

    书信倒不一定真有,但据科学考察,大雁每年要飞行好几万英里,一天就可以飞越数百英里,所以从匈奴飞回汉朝完全有可能。

    与之相关的还有“雁丘”的故事。

    据说元好问曾道逢一捕雁者,将捕获的双雁杀死其一,另一只脱逃后在死雁的上空盘旋哀鸣,后来一头撞在地上,殉情而死。

    元好问听说后便买下这对大雁的尸体,在河边筑了一座坟茔,名之为“雁丘”,并赋下了传颂千古的《摸鱼儿•问世间》。

    四、 大雁还是自然、人事的见证,这一点和旧时燕子的作用相似。

    “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

    ”(李峤《汾阴行》)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唯见青松在,富贵荣华,桑田碧海,只有惯看秋月春风的大雁是人事变迁的见证人,是自然永恒的代表者,可是它面对这一切仿佛毫不关心,如此无情。

    五、 比喻兄弟之情。

    大雁飞行的时候,排列整齐而有次序,这样的队列能减少阻力,而且大雁之间能随时不断地互相鼓舞,从而保证雁群长时间远距离的飞行,这样的情况被称为“雁行(háng)”。

    “叔于田,乘乘黄。

    两服上襄,两骖雁行。

    ”(《诗•郑风•大叔于田》)郑庄公的兄弟共叔段乘着四匹马拉的车子去打猎,两匹服马在中央,两边骖马像雁行。

    雁行的整齐有序和互相帮助很像兄弟之间的关系。

    《礼记•王制》:“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雁行,朋友不相逾。”

    “雁行,并行而稍后也。

    ”后因以比喻兄弟。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