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基督教诗歌与流行歌曲的关系

    基督教诗歌与流行歌曲的关系

    红河谷

    这首已流传了一个世纪的歌曲,人们对于它的诞生地依旧颇多争议。

    有人认为歌中唱的“红河”是指德克萨斯州的红河,所以1936年和1941年拍摄的与歌曲《红河谷》同名的影片,就是以德克萨斯州的红河为外景,并且把《红河谷》作为主题旋律贯串于整部影片。

    也有人认为“红河”是指纽约州的莫哈河,因为有位开拓者杰姆斯·克瑞根于1896年发表的一首填词歌曲就和这首《红河谷》内容极为相似。

    还有人认为,红河是指由加拿大西部流入温尼佩格湖的那条河流……

    但通常人们总把这首歌视为加拿大民歌。

    英文歌词:

    Red River Valley

    From this valley

    They say you are going,

    I shall miss your sweet face

    And your smile,

    For they say

    You are taking the sunshine

    That brightens our pathway a while.

    Come and sit by my side if you love me,

    Do not haste to bid me adieu,

    But remember the Red River Valley,

    And the girl that has loved you so true.

    Won' t you think of the valley you' re leaving?

    Oh how lonely, how sad it will be,

    O think of the fond heart you're breaking

    And the grief you are causing.

    I have promised you, darling,

    That never will a word from my lips cause you pain;

    And my life, it will be yours forever

    If you only will love me again.

    对《红河谷》,其籍贯尚有争议,美国人相信这首歌来自1860年代的美国得克萨斯州,加拿大人则坚定地认为这首歌有北方色彩,明显属于加拿大。

    对此,我国似乎更倾向于相信这是加拿大民歌,因为毕竟美国还有顶“帝国主义国家”的帽子,加拿大则因为是白求恩同志的故乡而更受中国人的喜爱。

    这首red river valley,范继淹译配,范继淹这个人似乎是吕叔湘的学生。

    英文原文和中文意思差不多是一样的,但是我觉得英文版远没有中文版好听。

    词好!唱的也好! 中文歌词更加朴素雅致,堪称英文诗翻译的经典,至今读来仍然令人心动。

    一。

    中世纪前期的西方音乐就是基督教音乐西方音乐起源于古希腊。

    但是由于古希腊的音乐史料存留下来的极少,人们通常又把中世纪作为研究西方音乐的一个重要起点。

    中世纪指的是欧洲封建社会,大约从公元5世纪至14世纪。

    中世纪欧洲的各种音乐机构如编写、研究机构,以及合唱队、学校等,全部隶属于教会,由神职人员管理。

    在中世纪的前期,西方音乐呈现出基督教音乐一花独放的局面。

    在这一时期,西方音乐是以教堂音乐为主要表现形式。

    中世纪基督教音乐的代表是格列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

    该圣咏出现在6世纪,因罗马教皇格列高利(GregoryI,在任590-604)而得名。

    据说公元6世纪时,各地教会音乐并不统一。

    格列高利一世致力于教会音乐的统一,将原有的各地教会的教仪歌曲、赞美歌等收集、选择、整理,编成一本《对唱歌集》(Antiphonarium),并对调式及用法加以规定。

    格列高利圣咏由大量附有拉丁文歌词的单音音乐组成。

    它是一种忠实表达经文的歌曲,其旋律超脱、冷静、毫无人间的欲念。

    它并非为欣赏,而纯粹是为宗教礼仪所创作,是实用音乐,并不重视听觉上的美感,或俗乐的夸张。

    这种圣咏以纯人声演唱,没有乐器伴奏,不用变化和装饰音。

    它也没有节线和拍子记号,完全是自由节拍,歌词只用拉丁文。

    格列高利圣咏全都是天主教的礼仪歌曲,只供教士吟唱,会众不参加唱诗。

    格列高利圣咏形成后,迅速传向各地,特别是在意大利北部、英国、爱尔兰、法国等地得到了普及发展。

    直到14世纪,在天主教会中还只有格列高利圣咏。

    在今天的天主教会中,格列高利圣咏也常被采用。

    格列高利圣咏作为欧洲封建社会初期的主体音乐,可以说是西方音乐文化中的第一朵花。

    它的发展与整个西方音乐史有密切的关系。

    在记谱法的研究、音乐理论、复音音乐的兴起与发展、音乐学校的成立等许多方面,都要提及格列高利圣咏,即使现代的调式音乐也是以格列高利圣咏的调式为基础。

    格列高利圣咏中最富特征的旋律不仅长久地保存在中世纪作曲家的创作中,而且还保存在后来许多世纪的作曲家的创作中。

    我们在巴赫、莫扎特等人的作品中可以听到这些旋律,如莫扎特的《朱庇特交响曲》、李斯特的《死之舞》,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第5乐章、圣。

    桑的附有管风琴和钢琴的《C小调第三交响曲》、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钢琴和管弦乐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流传至今的许多乐曲,如小步舞曲、军队进行曲,以及奏鸣曲第一乐章等,都是由格列高利圣咏扩展而成。

    二。

    产生在基督教背景下的复音音乐复音音乐就是由两个或更多互相独立的声部构成的音乐。

    这种音乐的产生,标志著西方音乐前进了一大步。

    复音音乐出现在中世纪基督教的背景之下,是由格列高利圣咏发展而成,其音乐家都是天主教会的僧侣。

    早在7世纪初,在天主教会中就有些僧侣音乐家对在格列高利圣咏上加上另一声部的伴奏感兴趣,并进行了一些试验。

    但实际使用复音音乐是在9世纪。

    当时,一些僧侣音乐家尝试在格列高利圣咏的下方加上一个平行四度或五度的声部,这一变化,就把格列高利圣咏的单音音乐变成了复音音乐。

    这种简单的复音形式称为“奥尔加农” (Organum,也有人译为平行调)。

    奥尔加农产生于法国的利摩日,并且似乎一直被限制由少数演唱对答吟唱赞美诗和特定弥撒部分的技术高音的歌手所演唱。

    最初的奥尔加农多为二声部,它在巴黎圣母院发展到了最高水平。

    在那里,第三、甚至第四声部被增加到原来的单旋律圣歌上。

    奥尔加农最著名的作曲家是巴黎圣母院的乐师雷翁南(Leoninus,生活于12世纪),他曾创作了大量的奥尔加农,其中最有名的一本歌集为《奥尔加农总集》,是按天主教全年节日创作的,全部歌曲皆属于二声部花腔式的奥尔加农。

    到了11世纪末,有些僧侣音乐家又尝试把平行曲调加在圣咏的上方,由平行至斜行,渐渐又至反向进行。

    反向进行被肯定以后,复音音乐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就产生了,这就是“笛斯康都” (Discantus,也有人译为“反行调” )。

    笛斯康都以反向进行为原则,容许声部交错,并允许三、六度音程和经过音的进行,使旋律更加华丽。

    它多用于教会歌曲,主旋律多采用弥撒曲和每日祈祷经文中的旋律。

    笛斯康都盛行于法国,其最著名的作曲家是雷翁南的继承人,巴黎圣母院的乐师裴劳定(Perotinus Magnus,约1183-1236)。

    他的作品多超过两声部。

    13世纪,复音音乐在基督教音乐中开始得到广泛使用。

    随著复音音乐的发展,又产生了两种新的多声部乐曲体裁复调合唱歌曲(Polyphonic conductus)和经文歌(Motet)。

    复调合唱歌曲兴盛于13世纪初,它的主要特点是突破了以往多声部中必须有一个声部使用格列高利圣咏的限制,各个声部皆由作曲家自由创作,自由进行,声部之间的节奏大致相同。

    复调合唱歌曲的歌词通常是道德说教或礼仪性的,这种合唱曲似乎一直是为宗教或其它典礼的列队行进而准备的。

    13世纪后期,复音音乐的新艺术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从奥尔加农中产生了经文歌。

    经文歌就是在圣咏曲调上加上一个或几个具有不同歌词的新的声部。

    它最终取代了奥尔加农和复调合唱歌曲。

    三。

    以基督教为主要内容的清唱剧产生于17世纪初的清唱剧是一种大型声乐套曲,也是音乐会中演出的大型声乐作品,时至今日,许多作曲家还运用它来表现重大的历史或现实题材。

    清唱剧虽然出现在世俗音乐迅速发展的文艺复兴后期,但它的产生与内容均与基督教密切相关。

    13世纪时,因受圣方济各(St. Francesco d'Assisi)运动的影响,在意大利产生并流行一种赞歌,被称为神灵赞(Landi Spirituali)。

    这是一种用流行的曲调和通俗化的歌词写的生活性的宗教歌曲。

    这些歌曲不在教堂演唱,而是在人们聚集一起作祈祷的罗马市民的家里演唱。

    稍后这种赞歌插入了对话形式,于是对话式的神灵赞就产生了。

    这种神灵赞以简单的和声,大众化的格调,由不同的歌队以对唱曲的形式唱出。

    清唱剧就是把神灵赞戏剧化而产生的。

    有人认为1600年在罗马上演的一部作品《灵魂与肉体的表现》是现存的最早清唱剧。

    也有人认为1619年由阿奈利奥(G. Francesco Anerio)创作的《神韵剧》才是第一部真正的清唱剧。

    清唱剧的结构与歌剧的组成,大致相同:有抒情调、独唱二重唱、朗诵调、合唱、序曲和其它器乐曲,也有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分配。

    不同之处在于:清唱剧中演员不化装、不表演、只歌唱,无舞台布景、灯光、道具,演唱者一直在台上,没有出入场和其它戏剧化的动作,整场演出自始至终不分幕,而只有章节之分,专有一名叙诵者,叙说情节。

    此外,清唱剧中的合唱比歌剧多。

    早期的清唱剧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使用拉丁文的清唱剧,专以圣经为题材,属于真正的教会音乐,这种清唱剧到17世纪后半期就消失了。

    另一种清唱剧使用的是意大利文,取材较自由,主要在音乐会上演唱,被称为通俗清唱剧。

    流传至今的清唱剧,就是后者。

    通俗清唱剧虽然不是教会礼仪音乐,然而几个世纪以来,大部分的清唱剧作品都是以基督教为主要内容。

    17世纪最著名的清唱剧作曲家是意大利的卡里西米(Carissimi,Giacomo,1605-1674)和德国的许茨(H. Schutz,1585-1672)。

    卡里西米创作的16首清唱剧,都是根据基督教的经典圣经写成的,其中较著名的有《耶弗他》、《所罗门断案》、《伯沙撒》和《最后审判》。

    许茨创作的清唱剧多以基督生平传略、圣经福音书为题材,被称为“受难清唱剧” ,其中较著名的有:《复活节清唱剧》、《十字架上耶稣的七言》、《圣诞节的故事》。

    继卡里西米和许茨以后,整个巴洛克时期(1600-1750)最杰出的清唱剧大师当数英籍德国作曲家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1685-1759)。

    亨德尔的创作主要是歌剧和清唱剧。

    亨德尔一生共创作了32部清唱剧,大部分都是以圣经故事为题材。

    比较有影响,时至今日还经常上演的有:《扫罗》、《以色列人在埃及》、《弥赛亚》、《参孙》、《犹大。

    玛可白》、《约书亚》、《所罗门》。

    其中《弥赛亚》和《参孙》是举世公认的清唱剧中的经典之作。

    《弥赛亚》以圣经福音书为题材,叙述了耶稣的诞生、传福音、受难、被钉死十字架及显圣复活的经历。

    这部清唱剧1743年在伦敦音乐厅举行首演时,震撼了所有的观众,甚至英王乔治二世在听完第二幕终曲《哈利路亚》后,起立以示敬意,直至曲终。

    与亨德尔同时代的另一位杰出的音乐大师德国作曲家巴赫(J. S. Bach,1685-1750)也曾创作了数部卓越的受难清唱剧,如《约翰受难曲》、《马太受难曲》和《圣诞清唱剧》等,这些清唱剧的内容都取材于圣经四福音书。

    奥地利著名作曲家海顿在声乐方面最突出的贡献就是清唱剧。

    他共创作了5部清唱剧,大部分都有基督的内容,如《多比亚的归来》、《十字架的七言》、《创世记》等,其中以《创世记》最为著名。

    《创世记》取材于弥尔顿的《失乐园》的第二章,叙述了上帝创世及亚当、夏娃堕落的故事。

    近代欧洲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的唯一一部清唱剧《基督在橄榄山上》也是以基督教为主题创作的。

    19世纪最杰出的清唱剧出自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之手。

    门德尔松共创作了3部清唱剧,其中最著名的有《圣保罗》和《以利亚》。

    《以利亚》至今还在上演。

    他的第三部清唱剧是《基督》,可惜没有完成。

    这3部清唱剧均取材于圣经故事。

    19世纪以基督教为主要内容创作的清唱剧还有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的《基督的童年》、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的《圣伊利沙白》和《基督》等。

    20世纪许多著名的清唱剧仍以基督教为题材,如英国作曲家埃尔加《吉伦舍斯之梦》、沃尔顿创作的《白尔夏沙之宴》、美籍俄国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创作的《俄底浦斯王》、波兰作曲家彭德雷茨基创作的《圣路加受难曲》等。

    四。

    西方著名音乐家的基督教音乐创作基督教对西方音乐的影响,还表现在音乐家们创作的基督教音乐上。

    14世纪西方最重要的音乐家当推法国的诗人兼作曲家马肖(Guillaumede Machaut,1300-1377)。

    马肖年轻时曾受过神学教育,并领受了神父的职位。

    他的作品中教会音乐占了很大的比重,其中主要是经文歌和弥撒曲。

    14世纪最著名的一首教会音乐作品就是马肖创作的《圣母弥撒曲》,这是特别为法国国王加冕而作的一首4声部合唱弥撒曲。

    15世纪前半期最重要的作曲家迪费(Guillaume Dufey,1400-1474),也是一名天主教神父,他的弥撒曲保存至今的有8首,其中最著名的有《Ecce ancilla Domini》和《Ave Regi na coelorum》。

    他所创作的经文歌,不仅数量多,而且很有深度,极虔诚,如为佛罗伦萨主教座堂而作的《Nuper rosarum》,以及为拜占庭的没落而作的《君士坦丁堡的挽歌》。

    15世纪后半期最负盛名的音乐家是两位佛兰芒作曲家欧克赫姆(Johannes Ockeghem,1430-1495)和德普雷(Josquin des Prez,1450-1521)。

    他们都创作了大量的教会音乐。

    欧克赫姆的作品中较著名的有《扩展弥撒曲》、《谁之声弥撒曲》和《第五调式弥撒曲》,以及一首常被人提及的经文歌《感谢上主》。

    德普雷创作的教会音乐作品尚存至今的有约30首弥撒曲和100多首经文歌。

    其中以弥撒曲《Pange lingua》、《武士弥撒曲》、经文歌《Ave verum》、《万福马利亚》、《圣母悼歌》最为著名。

    16世纪西方最杰出的音乐大师可说是比利时人拉萨斯(Orlandus Lassus,1532-1594)和意大利人帕莱斯特里纳(Palestrina,1525-1594)。

    拉萨斯曾创作了52首弥撒曲、100首圣母赞主歌,约1200首经文歌和其它圣咏、悼歌。

    他的经文歌在音乐史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主要代表作有《安葬弥撒》、《忏悔圣咏》。

    帕莱斯特里纳曾被人称为“音乐之王” ,其作品不仅优美动听,而且数量惊人,计有弥撒曲103首,经文歌330首,奉献曲68首,赞歌87首,圣母赞主歌35首,哀歌13首等。

    他的作品追求庄严肃穆的宗教气氛,被认为是最理想的礼仪音乐。

    被誉为近代音乐之父的德国作曲家巴赫,是巴洛克时期(1600-1750)最伟大的音乐大师,也是最后一位把为教堂创作音乐视为最大关怀的伟大天才。

    在他的创作中,教会音乐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作为虔诚的新教教徒的巴赫,对教会音乐的主要贡献有:创作了5首弥撒曲,6首经文歌;为教会创作了5年内每周礼仪所用的康塔塔(一种大型声乐套曲)共200首;又创作了大量的管风琴曲,其中有144首圣咏调。

    在这些作品中被视为巴赫代表作的是《B小调弥撒曲》。

    这首弥撒曲被认为是同类音乐中最深刻、最壮观、最杰出的范例之一。

    它包括传统的《天主矜怜颂》、《荣福经》、《信经》、《至圣经》、《羔羊经》5个部分,共24首分曲。

    其中渗透著新教的改革精神和人道主义思想。

    古典时代(1750-1820)最伟大的3位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都曾创作过教会音乐。

    海顿深受基督教音乐的薰陶。

    曾创作了14首弥撒曲,其中以《纳尔逊弥撒曲》最有名。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一生共创作了18首弥撒曲,较著名的有《C小调弥撒曲》、《加冕弥撒曲》和《安魂弥撒曲》。

    他还创作了8首康塔塔,其中以《忏悔的大卫》和《马松小康塔塔》最著名。

    他的经文歌《欢呼圣体》也很有名。

    贝多芬一生中虽只创作了两首弥撒曲,《C大调弥撒曲》和《庄严弥撒曲》,《庄严弥撒曲》被贝多芬视为毕生的杰作,他完全是按著心灵的感受而创作的。

    这首弥撒曲虽然不是一首礼仪的圣乐,但却表现出强烈的宗教情绪,的确是一首崇高的宗教音乐作品。

    进入浪漫主义时代(1820-1900)后,不少音乐家仍在创作基督教音乐。

    意大利著名作曲家罗西尼的后半生仅创作了两部作品,均为基督教音乐,一部为《圣母悼歌》,另一部为《小庄严弥撒曲》。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也创作过6首弥撒曲和其它圣乐,其中以《AB大调弥撒曲》和《圣母颂》最著名。

    他的《圣母颂》曲调柔美婉转,表达细腻丰富,抒发了对真善美的向往。

    法国作曲家柏辽兹创作的基督教音乐有《安魂弥撒曲》和《感恩曲》。

    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则对赞歌、颂歌和经文歌等合唱乐的创作感兴趣,他的最有名的一首圣乐为《赞颂西雍》。

    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一生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

    他曾创作过弥撒曲、圣咏等教会音乐,如《格兰弥撒曲》和《Ungarische Kronungs-Messe》等。

    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创作了不少教会音乐作品。

    他的最著名的一首圣乐是《安魂弥撒曲》。

    该曲采用传统弥撒的体裁和词句,包括《安魂》、《愤怒的日子》、《奉献》、《至圣g》、《上帝的羔羊》、《泪经》、《拯救我吧》7个部分,具有催人泪下的巨大感染力。

    法国作曲家古诺的作品中以抒情歌剧和教会音乐最为出色。

    他最有名的一首弥撒曲是《圣则济利亚弥撒》,著名的梵帝冈国歌《教皇进行曲》也是他创作的。

    奥地利作曲家布鲁克纳创作的交响乐曲往往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管风琴音乐效果,把对宗教的信仰,体现到极其宏伟的音乐形式之中,如他的《启示交响曲》和《悲剧交响曲》(又称《教堂交响曲》)。

    他创作的圣乐有《弥撒曲》、《安魂曲》和《感恩曲》等。

    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也创作了不少合唱体裁的教会音乐,包括《德国安魂曲》、《感恩曲》、《弥撒曲》等。

    20世纪以来,许多音乐家们从基督教中汲取灵感和创作激情,写出了不少优秀的基督教圣乐。

    斯特拉文斯基的《弥撒曲》是本世纪弥撒曲中的佼佼者,令人回想起14、15世纪时的教会音乐。

    他的《诗篇交响曲》选择了圣经中的3首赞美诗作为交响曲3个乐章声乐部分的唱词,这部巨作被作者称为“为上帝的荣耀而作” 。

    法国作曲家普朗克的无伴奏合唱《G小调弥撒曲》是他声乐作品中的杰作,代表了他声乐创作的最高水平。

    英国作曲家威廉斯的《圣诞颂歌幻想曲》、布里顿的《圣诞颂歌仪式》也属于本世纪优秀的基督教圣乐之列。

    此外,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英国作曲家沃尔顿、美国作曲家伯恩斯坦都创作了一些杰出的弥撒曲。

    西方音乐之所以采用许多基督教的题材,主要在于西方的观众、听众对基督教非常熟悉,欣赏起来通俗易懂。

    如果我们对基督教缺乏了解,就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和欣赏西方流行音乐。

    所以不管是从欣赏西方音乐的角度,还是从全面了解基督教的角度,研究基督教与西方流行音乐之间的关系都是必要的。

    今天世界各地教会中的教堂歌曲,包括短诗歌敬拜和个人灵修诗歌,不少采用了熟悉的现代流行音乐旋律。

    它们不但容易让现代人投入和认同,其浅白的诗歌词句,亦让大多数人都一目了然。

    加上丰富的情感和扣人心弦的编曲,的确让人时常有耳目一新的感受。

    相对而言,教会中的传统诗歌,旋律比较简单并多次重复,却常常让人误以为沉闷没有情感;认为圣诗里太多理性讲述,难以消化,往往唱完诗歌还来不及领会其中的涵义。

    无可否认的,一些的「传统诗歌」需要寻找一些表达突破,甚至可以为这些歌词重谱新曲。

    但对于这历代教会圣徒的丰富信仰经历,教会则有责任透过教导来维护和延续。

    事实上,华人教会所谓的「传统圣诗」并不是「古老传统」。

    它们的根源可追寻到圣诗在窝特士Issac Watts与韦斯利的时期,一般被称为「福音诗歌」。

    包括了十九世纪的福音诗歌芬尼克罗斯比Fannie Crosby和埃拉桑基Ira Sankey。

    他们的诗歌,看重个人与基督的关系,救恩和成圣。

    他们许多诗歌都是属于灵修、团契交通、鼓励和传福音性质,像「你真伟大」的崇拜圣诗是极少的例子。

    十九世纪,就是美国传教士把这些福音诗歌带进中国,后来变成了今天华人教会广泛使用的传统圣诗。

    从信仰的传承而言,「传统诗歌」不单只是诗歌,它所包涵的有教会历史,信仰的表达,真理的诠释和音乐创作者的艺术表达。

    从众多早期教会的圣诗作品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它们个中宝贝。

    “上主是我坚固保障”是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写词作谱,并被誉为是「德国历史最伟大的时期,最伟大的人所写的最伟大的圣诗」。

    他采取诗篇第四十六篇为主旨,是在情绪低落中写的。

    1527年,他自己长卧在床,威登堡地区则有瘟疫流行,周围是死亡的阴影威胁着,有些朋友死了;他的家成为临时医院,需要照顾病患。

    而他的笔下却涌出了信心之歌,很快全欧洲都唱起来,其中所承载的就是真理的信念。

    值得留意的是,当时有些圣诗的音调是采用坊间酒舍喝啤酒唱的音乐。

    但是,今天却称之为「古典圣诗」。

    因此,问题不在于一般人所喜爱的音乐是否能用来献给神,作为最好的礼物来赞美主,乃是这些「流行圣曲」是否能引导人们朝向神?

    十八世纪的查理韦斯利Charles Wesley与其兄弟约翰韦斯利John Wesley在西方灵性复兴期间,写了许多圣诗。

    例如「神圣的爱」Love divine, all loves excelling,「但愿所求」And Can It Be that I Should Gain和较少唱的「主恩无量」Depth of Mercy,我永属主Now I Belong to Jesus。

    这些圣诗作品蕴含着以神为中心的崇拜的丰盛与深度,是值得流传下来的珍贵宝藏。

    巴哈与韩德尔不但是音乐大师,也以信徒祷告的心,窥视到这位无限、全能真神的庄严与荣耀,并以音乐作出响应。

    透过他们我们认识了十七世纪的世界观:神是创造者,是配得我们的敬拜;并认识神所设计的宇宙,是有规律和结构的。

    Philippe Charru在论到巴哈的音乐神学时这样说:“聆听巴哈的音乐会在内心深处开拓一条寂静的道路,这条道路让我们将通向上帝心中的体验,结合了音乐与心灵的体验。

    1802年出世的克罗.斯比Fanny Crosby,是教会中有名的失明诗人。

    她便是有福的确据 Blessed Assurance、靠恩得救Saved by Grace和近九百首古老圣诗的作者。

    她在出母胎以后几个礼拜,就瞎眼了。

    虽遭遇如此不幸,却培育出一位灵命极其丰富,被神重用的使女。

    她写的许多极美的诗歌,直到今日仍旧是神给教会极大的祝福。

    由此可见,早期的「传统诗歌」并不是太多理性讲述,难以消化,反而是呈现出一种的信仰深度,可能就是21世纪许多现代人所渴慕的灵性层次。

    但音乐原本就是一种表达艺术,作为音乐工作者应力求更完美的技巧,要把基督信仰中的丰盛信息透过音乐呈现出来,因此,就不必拘泥于古典与现代、传统与流行,而是透过基督信仰的丰富内涵,利用各种形式来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信仰的激情与活力。

    小城故事

    作词:庄奴

    作曲:汤尼

    编曲:汤尼、顾嘉辉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