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南宋宰相有哪几人

    南宋宰相有哪几人

    共60人,分别是: 李纲、黄潜善、汪伯彦、朱胜非、吕颐浩、杜充、范宗尹、赵鼎、秦桧、万俟卨、沈该、汤思退、陈康伯、朱倬、张浚、陈康伯、史浩、洪适、叶颙 。

    魏杞、蒋芾、陈俊卿、虞允文、梁克家、曾怀、赵雄、王淮、周必大、葛邲、黄祖舜、留正、赵汝愚、余端礼、京镗、谢深甫、陈自强、韩侂胄、钱象祖、史弥远、郑清之 。

    乔行简、崔与之、李宗勉 、史嵩之、范钟、杜范、游侣、赵葵、谢方叔、吴潜、董槐、程元凤、丁大全、贾似道、程元凤、叶梦鼎、江万里、马廷鸾、王爚、章鉴、陈宜中、留梦炎、吴坚 、李庭芝、文天祥、黄镛、陆秀夫。

    1、李纲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

    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

    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

    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

    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

    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绍兴二年(1132年),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职。

    他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

    绍兴十年(1140年)病逝,追赠少师。

    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号“忠定”。

    2、秦桧

    秦桧(1090—1155年),字会之,生于黄州,籍贯江宁(今江苏南京)。

    南宋初年宰相、奸臣,主和派的代表人物。

     

    政和五年(1115年),秦桧进士及第,中词学兼茂科,任太学学正。

    宋钦宗时,历任左司谏、御史中丞。

    靖康二年(1127年),因上书金帅反对立张邦昌,随徽、钦二帝被俘至金,为挞懒信用。

    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秦桧逃回临安,力主宋金议和。

    绍兴元年(1131年),擢参知政事,随后拜相,次年被劾落职,绍兴八年(1138年)再相,前后执政十九年,历封秦、魏二国公,深得高宗宠信。

    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病逝,时年66岁,追赠申王,谥忠献。

    开禧二年(1206年),宋宁宗追夺其王爵,改谥谬丑。

    嘉定元年(1208年),史弥远执政后又恢复其王爵和谥号。

    3、陈宜中

    陈宜中(约1234年—1283年),字与权,温州永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宰相。

    初为太学生员,与同学黄镛、林则祖等6人联名上书攻击丁大全。

    遭其打压被取消太学生资格。

    谪为建昌军,时称“六君子”。

    景定三年(1263)廷试第二,任绍兴府推官校书郎。

    《宋史》载其依附权臣贾似道,迁为监察御史,受贾似道授意参劾程元凤。

    德祐元年(1275),贾似道丁家洲兵败,贾被革职,太皇太后谢道清任命陈宜中为右丞相全面主持临安危局。

    主政期间,南宋有过英勇抵抗。

    但组织“焦山之战”失败,又在“溧阳之战”、“常州之战”中丧失主力,南宋灭亡。

    之后,陈宜中等人到温州组织南宋流亡小朝庭,与张世杰、文天祥、陆秀夫、赵与择一道在福州建立宋末行朝。

    宋末行朝撤往广东(1276),在井澳十字门一带与元军大战,损失过半。

    战后,陈宜中去占城借兵,张世杰、陆秀夫则带领宋末行朝前往崖山。

    宋军在崖山海战覆灭。

    4、贾似道

    贾似道(1213年8月25日-1275年10月),字师宪,号悦生,台州天台县(今浙江天台屯桥松溪)人。

    南宋晚期权相。

    京湖制置使贾涉之子。

    南宋端平元年(1234),以父荫为嘉兴司仓、籍田令。

    嘉熙二年(1238)登进士,为宋理宗所看重。

    淳祐初以宝章阁直学士为沿江制置副使,任江州知州,兼江南西路安抚使,再调京湖制置使,兼江陵知府。

    加宝文阁学士、京湖安抚制置大使。

    宝祐二年(1254)加同知枢密院事,临海郡开国公,后晋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开庆初年于军中拜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宋理宗以“师臣”相称,百官都称其为“周公”。

    宋理宗驾崩后,立宋理宗养子赵禥为帝,是为宋度宗,宋度宗即位后不久,贾似道升任太师、平章军国重事。

    咸淳九年(1273),襄阳陷落。

    德祐元年(1275),贾似道率精兵13万出师应战元军于丁家洲(今天安徽铜陵东北江中),大败,乘单舟逃奔扬州。

    群臣请诛,乃贬为高州团练副使,循州安置。

    行至漳州木棉庵,为监押使臣会稽县尉郑虎臣所杀。

    5、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

    道号浮休道人、文山。

    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

    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

    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

    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下,文天祥罄家财为军资,招勤王兵至5万人,入卫临安。

    旋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

    遣将援常州,因淮将张全见危不救而败,退守余杭。

    旋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赴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颜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归。

    五月,在福州与张世杰、礼部侍郎陆秀夫、右丞相陈宜中等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建策取海道北复江浙,为陈宜中所阻,遂赴南剑州(今福建南平)聚兵抗元。

    景炎二年(1277年)五月,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

    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

    次年,元朝蒙、汉军都元帅张弘范将其押赴厓山(今新会南),令招降张世杰。

    文天祥拒之,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

    后被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中书宰相之职。

    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

    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于大都就义。

    终年47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朝宰相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