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在井冈山的故事
1、袁文才 - 与毛泽东井冈山结义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遭重挫后,因为他早就听说在井冈山地区有我党领导的农民武装,遂决定率领起义军余部向井冈山地区转移。
9月30日,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了江西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并派人给袁文才送信,表达了工农革命军要在宁冈一带建立根据地,请袁文才、王佐二人大力协助的愿望。
10月3日,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到达宁冈古城,主持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确定了在井冈山立足和对袁文才、王佐这两支农民自卫军采取团结合作的方针,排除了某些人想把袁、王部队吃掉的主张。
毛泽东说道:"他们是绿林军,我们是草头王,大家可以合为一家嘛!有机会我要去拜拜山。"
2、 三湾夜读
“红旗飘飘进三湾,九陇山沟闹革命”。
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永新县境内三湾村,在这里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
那天深夜,毛泽东来到借住的三湾村“协盛和”杂货店,他将床铺搭在简陋的柜台上,正准备躺下睡觉时,顺着微弱的灯光,偶然瞥见货架柜顶上放着一摞落满灰尘的书。
爱看书的嗜好,使他将之取了下来。
原来这是一套线装本的《三国演义》。
顿时,毛泽东眼睛一亮,睡意全无。
在这样一个穷乡僻壤、文化落后的山村,当时能看到这样一部名著是多么不容易。
他如获至宝,忘记了一天行军的疲劳,当晚便在昏暗的光线下读了起来。
第二天一早便向店主借阅。
毛泽东白天要找当地群众和部队指战员谈心,晚上还要开会讨论工农革命军的改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但他仍然抓紧睡觉之前的空余时间来读书。
就这样,这套《三国演义》伴随着他度过了在三湾的4个昼夜。
3、会师轶事
1928年5月4日,已披上春日盛装的井冈山,阳光明媚,翠绿的山林碧青如洗。
就在这天,井冈山砻市镇(原宁冈县城)旁边的一块空旷地上,即红四军教导队操场,官兵们聚集在这里,欢歌笑语,热闹非凡。
上午九时许,“井冈山会师 ”庆祝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大会由陈毅主持,朱德、毛泽东、王尔琢及党政军各界代表都分别讲了话。
根据前敌委员会的决定,会上宣布部队进行改编,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党代表,朱德任军长,陈毅任政治部主任。
但大会还有一条没有宣布的消息,那就是毛泽东兼任第11师师长,朱德兼任第10师师长。
这时,毛泽东显得非常高兴,挎上了匣子枪,诙谐地说道:“挎上驳壳枪,师长见军长”,引发出一片欢笑声。
随后毛泽东就把驳壳枪交给了警卫员。
这是他平生少有的身背武器的历史记载。
4、亲改课本
1928年5月的一天,天刚亮,从原宁冈县工农兵政府机关就走出两个人来。
矮个子叫赵锦元,是县团委负责人;高个子叫丁钰,是红四军派来协助地方工作的干部。
现在,他们完成了毛委员交给的任务,带着昨夜才编好的小学识字课本,急匆匆直奔茅坪,向毛委员汇报。
“毛委员,识字课本的初稿编出来了,请你审阅一下。
”老赵从怀中掏出初稿,双手交给了毛委员。
毛泽东微笑着接过来,认真地看了起来。
忽然,他的眼光停在一段文字上,久久没有移动。
老赵以为毛委员看不清,便站起来看着稿子念道:“土地分到家,有穿又有吃,穷人喜洋洋,工农坐天下。”
毛泽东说:“土地是广大劳动人民用血汗一寸一寸开垦出来的,而劳苦大众却手无寸土。
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土豪劣绅,却食禄万斛、拥有大量良田。
如今,我们把土地夺回来,分归贫苦农民,这是合理合法的。
但是,工农得天下,必须打倒土豪劣绅!所以,这四句,我建议是不是改成:土地回老家,合理又合法。
豪绅要打倒,工农坐天下。
”
5、坚持斗争
大革命失败后,井冈山地区的土豪劣绅勾结国民党军队,先后缴了附近各县农民自卫军的枪。
然而袁文才、王佐两部却始终各自保存着60支枪,在山高林密、地形险要的井冈山地区坚持斗争。
1927年7月,袁、王两部根据党的指示,发动永新暴动,从监狱中救出被监禁的共产党员和农会干部贺敏学、胡波等八十多人。
永新暴动胜利后,成立了县革命委员会,贺敏学任主席,王新亚、袁文才、王佐任副主席。
同时成立了赣西农民自卫军总指挥部,王新亚为总指挥,贺敏学、袁文才、王佐为副总指挥。
不久,国民党返攻永新,袁文才、王佐与王怀、刘真、贺敏学、贺子珍等永新的同志一同到了井冈山,在山上一直坚持斗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袁文才
百度百科-王佐
百度百科-毛泽东在井冈山鲜为人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