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记承天寺夜游思想感情

    记承天寺夜游思想感情

    思想感情: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

    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

    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

    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

    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虽感慨身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胸怀。

    《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古文。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

    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

    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光景)清闲的人罢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

    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

    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

    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被杀。

    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

    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在这种情况下,作者近乎流放,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于是写了这篇短文。

    赏析:

    “月色入户”:寒夜寂寥,“解衣欲睡”,这当儿,月光悄悄地进了门。

    “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

    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孤独寂寞,主动来与他做伴。

     

    “欣然起行”:是作者的反应;写出他睡意顿消,披衣而起,见月光如见久违的知心朋友,欣然相迎。

    一个被朝廷所贬谪的“罪人”,我们可以想见他这时交游断绝、门庭冷落的境况。

    只有月光毫无势利之情,在寂寥的寒夜里,依然来拜访他。

    四字写出了作者的喜悦和兴奋。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作者与张怀民同是被贬之人,于是作者便想到了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作者与张怀民心有灵犀,及其友情之深厚。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安慰。

    最后一句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对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

    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

    前者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后者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中愈见其静,一正写,一侧写,从而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

    也折射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

    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