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素的美食诗词
窃以为对生活体察至细至微之人当识得美食之佳趣。
对美食的体验经历不仅仅是味觉上的享受,更是对其背后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的独特考察。
倘若这个品尝美食的人有点考据癖,他定会查查什么地方出产食物的原材料,什么时候发现奇妙的烹制方法,什么人将其发扬光大。
《舌尖上的中国》风靡一时,除去其本身拍摄美食独特视角,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于它对美食背后的故事的探寻。
回顾中国的古代文学,不难发现那些写出绝世佳作的大文豪们大都留心生活,而其中嗜食会食者又占了绝大多数。
可见留心生活的人自是不会放过美食的乐趣的。
中国古代诗词中有不少描写美食的句子,笔者选取了几首写美食的古诗,研究了古诗、美食和地理背后的千丝万缕。
一、李白和雕胡饭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这首诗是李白在五松山借宿一位荀姓老妇家后心怀感激之作。
诗的第五第六句写到“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何为“雕胡”?雕胡指的就是茭白。
茭白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在中国多生长于长江湖地一带。
而五松山在什么地方呢?安徽铜陵县。
铜陵在长江边上,水资源丰富,适合茭白的生长。
茭白作为“江南三大名菜”之一,味美鲜甜,口感脆嫩,是难得的美味佳品。
而茭白饭则是广受欢迎的一种烹调方式。
茭白,米饭配以一点香菇外加一勺猪油就能成就一盘茭白炒饭,很家常的味道,亦是道地的江南美食。
可以想象,在一个朴素的农妇之家,主人家端出这样一盘清香诱人的茭白饭,茭白映“素盘”,月光下莹莹卓辉,是何等“秀色可餐”。
无怪乎李白叹一声“三谢不能餐”。
历史上除了李白还有很多人也对雕胡饭大加称颂,譬如杜甫“滑忆雕胡饭,香闻锦带羹”又如宋玉《风赋》云:“主人之女,为臣炊雕胡之饭,烹露葵之羹”。
小小茭白能在走遍天下,尝遍四时之味的文人们的记忆之中占有如此地位,不得不说江南水土之肥,美景、美人、美食一个都不落下。
二、梅尧臣和河豚鱼
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
梅尧臣
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
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
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
忿腹若封豕,怒目犹吴蛙。
庖煎苟所失,入喉为镆铘。
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
持问南方人,党护复矜夸。
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
我语不能屈,自思空咄嗟。
退之来潮阳,始惮飧笼蛇。
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虾蟆。
二物虽可憎,性命无舛差。
斯味曾不比,中藏祸无涯。
甚美恶亦称,此言诚可嘉。
这首诗是梅尧臣在同范仲淹的一场酒宴上作的。
彼时梅尧臣刚卸任浙江建德县知县,而他的好友范仲淹时任饶州知州。
范氏怀着宽慰友人的心思邀请梅尧臣同游庐山,在其款待梅尧臣的酒宴上,有一位客人讲起河豚味极鲜,勾起了范仲淹的馋虫。
梅尧臣却认为,仅仅为了享用河豚这道美味,竟要冒生命危险,是非常不值得的。
即席赋诗一首,婉劝范仲淹不要冒险品尝河豚。
这首诗凑巧的让梅尧臣名满天下,而河豚竟一时有“梅河豚”之谓也。
而梅的这首诗之所以一时名声大噪还得益于梅尧臣的另一位好友欧阳修的大力推荐。
欧阳修在他的《六一诗话》中专门写到“梅圣俞尝于范希文席上赋《河豚鱼》诗云: ‘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
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
’河豚常出于春暮,群游水上,食絮而肥。
南人多与荻芽为羹,云最美。
故知诗者谓只破题两句,已道尽河豚好处。
”欧阳修说“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
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
”二句道尽了河豚妙处。
且一探其“妙”。
河豚在中国多出没于沿海,江河。
在长江汛期,春夏之际易于捕捞。
中国古代最早的有关食用河豚的记录是《山海经.北山经》中记述“敦水”之中“多肺肺之鱼,食之杀人”的文字。
“肺肺之鱼”指的就是河豚。
早在先秦之前就有人食用河豚并有致死的情况了。
待到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地区盛产河豚,吴王将之推崇为极品美食,河豚甚至享获“西施”美名。
河豚肝被称之为“西施肝”,河豚精巢被称之为“西施乳”。
早期吴越民众以尚武逞勇为风气,大抵也正是这般豪迈的气魄才有“冒死吃河豚”的勇气罢。
相比之下,尽管梅尧臣写出了形容河豚美味的绝妙佳句到底却少了那份为了美食拼命的精神气儿。
三、符曾和元宵
上元竹枝词
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
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
试灯风里卖元宵。
说到元宵当是人人皆知的美食。
符曾这首诗的前两句“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笔者以为写的是核桃酪汤圆。
核桃酪汤圆的特点就是核桃配桂花,核桃的坚果味和桂花的清香搭配,健脑强身,是为佳品。
诗里的马家指的是京城的马思远,此家的元宵当时极为出名。
元宵美名,世人皆知。
然而,元宵节与吃元宵的习俗却不是同时产生的,其间相隔了大约一千多年。
元宵节是在汉武帝时期得到发展和重视,关于元宵节的“发迹”民间还有诸多传说,其中东方朔和元宵姑娘的故事较富有浪漫情怀。
而人们在元宵节开始食用元宵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于宋代。
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
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
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为何元宵和吃元宵的习俗相隔年代甚远呢?笔者以为原因有二。
一是,元宵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就是《上元竹枝词》中的江米。
糯米多生长于南方,北方人在过去鲜少食用糯米,也不熟悉其食用方法。
宋朝时期,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都移到了江南,南方的食物开始向北面传播。
而南方人喜食的汤圆因其独一无二的美味和美好的节日寓意也成为元宵的必食食品。
二是,元宵的制作技术。
正如《上元竹枝词》中所强调的那样“见说马家滴粉好”,好的江米粉对于美味的元宵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而将糯米磨制成为精细粉末的技术长期只存在于江南,即便是在宋朝,汤圆也是一样珍贵的美味。
这一点可以见于宋代姜白石的诗作“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诗中的“珍品”即指元宵。
珍贵的大概也是因为技术的原因。
如此看来《上元竹枝词》里对元宵的描写虽近于朴实倒是句句皆中要害。
三首古诗词,由主食说到了甜点,由唐朝说到了清朝,绕来绕去却还是离不开一个江南。
江南地区有着长江水系的滋润,平原地势,土地富饶,端的是得天独厚的优渥条件。
稻米、蔬菜、鱼鲜,美食养出了江南的“才子佳人”,养出了江南的“地灵人杰”。
一切的起源都土地的恩赐。
古诗、美食、土地,“古诗”是历史文化,“土地”是地理自然,“美食”是生活态度,天时地利人和才能享受到世间的妙境。
无怪名士们谈诗作赋总要置一坛好酒,佐两碟小菜,如此方得人间真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