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名字
[董氏来历]
董姓起源有二:①相传颛顼帝的己姓子孙飂叔安有一后裔名叫董父,他从小喜欢龙,对龙的习性颇有研究,是驯养蛟龙的能手。
当时有诸侯向帝舜进贡了几条蛟龙,舜就任命董父担任驯练官。
在董父的精心驯养下,这几条蛟龙学会了各种舞蹈,舜很高兴,封董父为鬷川侯,赐他以董为姓,他的后世子孙便以董为姓了。
②春秋时,周大夫辛有的两个儿子在晋国任董史(相当于太史,“董”是督导、管理的意思),他的子孙世袭为晋国史官,后世子孙遂以官职名为姓,称为董氏。
[董氏名望]
董姓是当今中国的第二十九大姓,历史上也是名人辈出。
例如
董狐,春秋时晋国史官,生卒年不详。
晋灵公无道,正卿赵盾屡次劝谏,灵公不听,反欲杀之,赵盾于是逃亡国外。
其后族人赵穿弑灵公,盾还晋国,而不讨穿。
董狐乃书曰:赵盾弑其君。
孔子因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其“秉笔直书”的著史态度为后世史官提供了一个典范。
董仲舒(前179~前104) 西汉名儒,广川(河北省枣强县东)人。
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三年不窥园。
提倡独尊儒术,使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正式得以确立。
着有春秋繁露等书。
董卓(?- 192) 字仲颖,汉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
桓帝时,官羽林郎;灵帝时,为前将军。
灵帝崩,引兵至京师,诛宦官,废少帝,立献帝,弑太后,自为太师,淫乱凶暴。
袁绍等因而起兵讨伐,后为吕布所杀。
董钧 东汉犍为资中人,字文伯。
习《庆氏礼》,博通古今。
西汉平帝元始五年举明经,迁廪牺令。
光武帝建武中举孝廉。
明帝永平初为博士。
时草创五郊祭祀,及宗庙礼乐、威仪章服,多与议,世称通儒。
累迁五官中郎将。
卒年七十余。
董允(?-246),字休昭,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中郎将董和之子。
初为太子舍人。
刘禅嗣位,迁黄门侍郎。
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北伐前,虑后主年轻,不分黑白,以允秉心公亮,上表请以允、费祎、郭攸之任宫省事。
不久,迁允侍中,领虎贲中郎将,统宿卫亲兵。
允对后主常诤谏。
时后主宠宦官黄皓,允不但正色匡主,而且数责皓。
皓畏允,允在世时不敢为非作歹。
延熙七年(244年)以侍中守尚书令,为大将军费祎的副手。
九年,卒。
董伯仁,生于西魏,历经北周、陈,隋代画家,隋朝初年尚在,汝南(今属河南)人。
多才艺,官至光禄寺大夫殿内将军。
工画佛像、人物、楼台、车马,与展子虔同时入隋,并称“董展”
董晋,字混成,唐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生于开元十一年 (723年),死于贞元十五年(799年),仕唐,官至宰相。
他出使回纥不辱使命;在韩滉权盛时,挺身而出为元琇辨解;在四镇之乱时游说李怀光不叛朝廷;在宣武时,平息邓惟恭之乱,井抚御其骄兵悍将,其中后两点最是有利于当时社会的安定。
董平 (?-835) 唐宣州溧阳人。
顺宗永贞进士。
累官门下中书侍郎。
文宗太和末,与大臣贾梀等谋尽除宦官,诈称天降甘露,命宦官仇士良等往视。
事泄,反为宦官捕杀。
史称“甘露之变”。
董源,五代南唐画家。
用披麻皴法画山水,平淡天真,后又巨然承其风格,并称"董巨",为五代,北宋间南方山水画主要流派,对后世影响很大。
董解元,金朝时戏曲家。
他根据唐人元稹的《莺莺传》创作了《西厢记诸宫调》,为后来元曲作家王实甫创作《西厢记》准备了条件。
董其昌(1555~1636), 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
明书画家,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
万历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谥文敏。
性和易,通禅理,诗文俱佳,书法卓然成家,画极潇洒生动。
着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画旨、画眼等书。
董贤 西汉大司马。
他22岁时就被哀帝宠幸,官至大司马,操纵朝政,其家族在当朝显赫一时。
董邦政、明山东阳信人,字克平。
以贡生授六和知县。
善骑射,嘉靖三十二年(1553)率兵讨倭寇,任按察司佥事,领海防道,驻上海县。
次年,通倭头目萧显导倭进犯县城。
他以弱兵固守,迫倭败退。
所练士兵,识地势,知敌情,屡立战功。
三十四年,率兵直捣川沙倭巢,又会兵击倭于苏州。
后受赵文华抑制,降谳苏州府同知,不久引疾辞官。
董小宛,著名才女,为秦淮河"八大名妓"之一。
容貌俏丽,善书画,通诗史,后来嫁给清代著名文学家冒襄为妾。
董说,(1620~1686),明末小说家。
字若雨,号西庵。
明亡后改姓林,名蹇,字远游,号南村,又名林胡子,并自称"槁木林"。
中年出家苏州灵岩寺为僧,法名南潜,字月涵。
乌程(今浙江吴兴)人。
世代显贵,至其父时已趋衰落。
董说幼年曾受业于"复社"领袖张溥之门,后加入"复社"。
又与具有民族意识的南□和尚意气契合,南□去世后,董说即继任主持灵岩寺。
好记梦,曾成立"梦社",并作《梦社约》,还有专写梦的《昭阳梦史》、《梦乡志》等书,在奇异的梦幻世界中透露出现实的内容,寄寓他对黑暗时势的不满。
他创作小说《西游补》与此有关。
董邦达 著名画家,人称清代画中十哲之一。
董必武 (1885,一作1886-1975) 湖北黄安(今红安)人。
原名贤琮。
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
1920年在湖北建立共产主义小组,次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历任中央党校校长,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执行委员,最高法院院长等职。
长征抵达陕北后,任中央党校校长,代理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理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委员等职。
在北京逝世。
有《董必武选集.诗选》。
董浩云
(1912-1982) 浙江定海人。
名兆荣。
早年在上海求学,通英、日、法等国文字。
1928年考入金城银行,任职于天津航业公司。
1940年以民营方式,成立中国航运信托公司。
1946年在上海申请重办中国航运信托公司,开创中国人驾驶轮船远渡大西洋、太平洋先例。
1948年创办复兴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董事长杜月笙)。
1950年公司迁台湾,并出版《般运》杂志。
1959年建造七万余吨油轮“东亚巨人号”,为当时世界十大油轮之一。
1971年与美国却普曼学院等校合办“海上进修学院”,为世界上唯一海上学府,又名宇宙号,任校董会主席,并设“董浩云奖学金”。
后又在旧金山创办美国亚洲银行,任美国史丹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理事、香港星岛报业有限公司董事等职,是董氏航运集团创办人,被誉为世界七大船王之一。
病逝于香港。
著有《董氏航业丛书》四辑。
董存瑞董存瑞(1933-1948)1945年,年轻的民兵董存瑞参加了八路军,他在激烈的战斗中逐渐锻炼成为一个机智勇敢的战士,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8年,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我军被敌暗堡所阻。
董存瑞抱着炸药包冲到桥下,但找不到炸药支架,为保证整个战斗胜利,他毅然手托炸药包,炸毁了敌人的暗堡,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