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者:何同2019-11-16
文化的力量首先在于构建人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在我国,承担这一任务的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课。
然而,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出于意识形态宣传的需要,往往重政治教育而轻思想教育,在价值观相对单一的历史时期,单纯的政治教育尚能发挥一定的作用,随着全球化的冲击,价值观更加多元,灌输式、口号式的政治教育已经很难取得成效,甚至会适得其反。
因此,将传统文化学习融入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已经甚为必要。
把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困难。
事实上,我国的传统文化包含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倡导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如传统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得益彰。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仁者爱人”、“民胞物与”的大爱情怀,“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人无信不立”的做人准则,“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都是我们应该具备的。
然而,改革近半个世纪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并非易事,我国启动“两课”教育改革时日已久,但成效甚微,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突破单一的政治教育藩篱,陈旧的政治教育课仍居于主要地位。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改革将首当其冲,应当将传统文化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开设,使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相辅相成,教材选编应该系统权威,避免为了服务于政治教育而零散地教授传统文化知识,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地梳理和研究,同时,加强教育人才培养,形成有机统一的传统文化教育整体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