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关于桥的故事

    关于桥的故事

    1.赵州桥的传说

    古时候的赵州,就是现在河北的赵县。

    赵州有两座石桥,一座在城南,一座在城西。

    城南的大石桥,看去象长虹架在河上,壮丽雄伟。

    民间传说,这座大石桥是鲁班修的;城西的小石桥,看去象浮游在水面上的一条小白龙,活灵活现,传说这座小石桥是鲁班的妹妹鲁姜修的。

    这两座桥修得可好啦!舞台上演《小放牛》,还有这样的唱词:“赵州石桥鲁班爷爷修,玉石的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

    ”这里就唱到了鲁班修赵州桥的传说。

    相传,鲁班和他的妹妹周游天下,走到赵州,一条白茫茫的洨河拦住了去路。

    河边上推车的,担担的,卖葱的,卖蒜的,骑马赶考的,拉驴赶会的,闹闹攘攘,争着过河进城。

    河里只有两只小船摆来摆去,半天也过不了几个人。

    鲁班看了,就问:“你们怎么不在河上修座桥呢?”人们都说:“这河又宽、水又深、浪又急,谁敢修呀,打着灯笼,也找不着这样的能工巧匠!”鲁班听了心里一动,和妹妹鲁姜商量好,要为来往的行人修两座桥。

    鲁班对妹妹说:“咱先修大石桥后修小石桥吧!” 鲁姜说:“行!” 鲁班说;“修桥是苦差事,你可别怕吃苦啊!” 鲁姜说:“不怕!”

    鲁班说:“不怕就好。

    你心又笨,手又拙,再怕吃苦就麻烦了。

    ” 这一句话把鲁姜惹得不高兴了。

    她不服气地说:“你甭直嫌我心笨手拙,今个儿,咱俩分开修,你修大的,我修小的,和你赛

    一赛,看谁修得快,修得好。

    ” 鲁班说:“好,赛吧!啥时动工,啥时修完?” 鲁姜说:“天黑出星星动工,鸡叫天明收工。

    ”一言为定,兄妹分头准备。

    鲁班不慌不忙溜溜达达往西向山里走去了。

    鲁姜到了城西,急急忙忙就动手。

    她一边修一边想:甭忙,非把你拉下不可。

    果然,三更没过,就把小石桥修好了。

    随后她悄悄地跑到城南,看看她哥哥修到什么样子了。

    来到城南一看,河上连个桥影儿也没有。

    鲁班也不在河边。

    她心想哥哥这回输定了。

    可扭头一看,西边太行山上,一个人赶着一群绵羊,蹦蹦窜窜地往山下来了。

    等走近了一看,原来赶羊的是她哥。

    哪是赶的羊群呀,分明赶来的是一块块象雪花一样白、象玉石一样光润的石头,这些石头来到河边,一眨眼的功夫就变成了加工好的各种石料。

    有正方形的桥基石,长方形的桥面石,月牙形的拱圈石,还有漂亮的栏板。

    美丽的望柱,凡桥上用的,应有尽有。

    鲁姜一看心里一惊,这么好的石头造起桥来该有多结实呀!相比之下,自己造的那个不行,需要赶紧想法补救。

    重修来不及了,就在雕刻上下功夫盖过他吧!她悄悄地回到城西动起手来,在栏杆上刻了盘古开天、大禹治水,又刻了牛郎织女、丹凤朝阳。

    什么珍禽异兽、奇花异草,都刻得象真的一样。

    刻得鸟儿展翅能飞,刻得花儿香味扑鼻。

    她自己瞅着这精美的雕刻满意了,就又跑到城南去偷看鲁班。

    乍一看呀,不惊叫了一声。

    天上的长虹,怎么落到了河上?定神再仔细一瞅,原来哥哥把桥造好了,只差安好桥头上最后的一根望柱。

    她伯哥哥打赌赢了,就跟哥哥开了个玩笑。

    她闪身蹲在柳棵子后面,捏住嗓子伸着脖,“咕咕哏——”学了一声鸡叫。

    她这一叫,引得附近老百姓家里的鸡也都叫了起来。

    鲁班听见鸡叫,赶忙把最后一根望柱往桥上一安,桥也算修成了。

    这两座桥,一大一小,都很精美。

    鲁班的大石桥,气势雄伟,坚固耐用;鲁姜修的小石桥,精巧玲瑰,秀丽喜人。

    赵州一夜修起了两座桥,第二天就轰动了附近的州衙府县。

    人人看了,人人赞美。

    能工巧匠来这里学手艺,巧手姑娘来这里描花样。

    每天来参观的人,象流水一样。

    这件奇事很快就传到了蓬菜仙岛仙人张果老的耳朵里。

    张果老不信,他想鲁班哪有这么大的本领!使邀了柴王爷一块要去看个究竟。

    张果老骑着一头小黑毛驴,柴王爷推着一个独轮小推车,两人来到赵州大石桥,恰巧遇见鲁班正在桥头上站着,望着过往的行人笑哩!张果老问鲁班:“这桥是你修的吗?”鲁班说:“是呀,有什么不好吗?”张果老指了指小黑驴和柴王爷的独轮小推车说:“我们过桥,它经得住吗?”鲁班膘了他俩一眼,说:“大骡于大马,金车银辇都过得去,你们这小驴破车还过不去吗?”张果老一听,觉得他口气太大了,便施用法术聚来了太阳和月亮,放在驴背上的褡裢里,左边装上太阳,右边装上月亮。

    柴王爷也施用法术,聚来五岳名山,装在了车上。

    两人微微一笑,推车赶驴上桥。

    刚一上桥,眼瞅着大桥一忽悠。

    鲁班急忙跳到桥下,举起右手托住了桥身,保住了大桥。

    两人过去了,张果老回头瞅了瞅大桥对柴王爷说:“不怪人称赞,鲁班修的这桥真是天下无双。

    ”柴王爷连连点头称是,并对着才回到桥头上来的鲁班,伸出了大拇指,鲁班瞅着他俩的背影,心里说:“这俩人不简单啦!” 现在,赵州石桥桥面上,还留着张果老骑驴踩的蹄印和柴王推车轧的一道沟。

    到赵州石桥去的人,都可以看到,桥下面原来还留有鲁班爷托桥的一只大手印,现在看不清了。

    2.扎杀桥的传说

    盛泽镇北约二里路的地方,有座青石垒砌,宽不到三步的聚福桥。

    清咸丰年间(1860年)四月十三日,忠王李秀成率太平军攻克苏州城。

    四月廿五日占领吴江县

    城。

    为了打开苏州与秀州(今嘉兴市)间的通道,太平军先谴队乘胜南进,势如破

    竹。

    一日,盛泽镇内传闻太平军已过平望,全镇清兵与财主胆战心惊,夺路溃逃。

    到了聚福桥,人多桥窄,拥挤不堪,顿时把桥堵塞了。

    正在这时,恰有出殡的高喊

    :“材来哉!材来哉!”意思是棺材抬过来了,请大家让道。

    争相逃跑的清兵与财

    主慌乱中不加辨,听身后“材来哉”的呼声不绝,误以为太平军材来哉(都来了),过桥去。

    惊恐万状,拼命扎(挤的意思)。

    顿时,乱作一团,互相践踏,或被踏死,或落水淹死,不知其数。

    从此,聚福桥改名扎杀桥。

    3.回龙桥 在今合肥城西有处地名,曰“回龙桥”。

    此桥虽已不存,然地名未废。

    有关该桥的传说,虽历史久远,今天仍被很多人乐道不止。

    其传说有二:

    一说,当年东吴孙权率兵犯肥,曹操突从藏舟浦出。

    孙权见曹舰突出,又见藏舟浦碧波浩淼,芦荡丛深,疑曹有诈,便强打笑脸对曹操拱手曰:“别来无恙,想不到汝来如此神速。

    ”曹操也勉强以礼答曰:“老夫在日,东吴休存妄想,望将军珍重。

    ”孙权见攻战无功,遂转而返回。

    由此,此处之桥得名“回龙桥”(《庐州府志•回龙桥》文载:“相传曹操与孙权相持于此回节故云”)。

    二说,相传清康熙皇帝有一贵妃是合肥龚大司马的干女儿。

    一日,贵妃奏请皇帝到合肥探亲,为了让皇帝可不经城门,而直接跨淝河而入城内,于是地方官吏便决定在城西建一桥。

    不巧此事被朝廷重臣劝阻,说是合肥有“斩龙岗”、“梅龙坝”,冲犯圣讳,行往不吉。

    故此,皇帝亲驾合肥的决定便作罢了。

    而当年为迎接皇帝所建之桥,后被定名为“回龙桥”,意即皇帝(真龙天子)回去了。

    该桥旧址在今长江路西段南侧。

    西泠桥与长桥、断桥并称为西湖三大情人桥.

    西湖的桥都不太长,造型也说不上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放到沿湖长了有一定年份的法国梧桐中间却是刚刚好,看起来格外舒服。

    西冷桥也不例外。

    孤山朝北里湖一侧,在与北山路交接的地带,有着很大一块草坪,冬日的下午,有很多人都坐有在阳光照射得到的草地上打牌喝茶。

    过了门口树起一颗大印章的西冷印社,就到了西冷桥。

    大约是1500年前,在某个春暖花开的日子,一位坐在油壁车里的曼妙女子,就在这里轻轻撩开了车上的帘上,或者根本就没有帘子,然后看到了一位骑着青骢马的翩翩佳公子。

    爱情就这样在垂柳依依的西湖边上发生。

    西斜的阳光掠过宽阔的水面,照射到了西冷桥头的慕才亭里。

    远远就看到一位女导游在亭子边上比划着手势,旁边是一个十来人的旅游团队,不想走近后,讲解却已经结束。

    我只有坐在亭子里,一个人望着西湖,然后想象着这样可能的一幕。

    苏小小,南齐钱糖人,聪慧美丽,虽为歌伎,但自知自爱。

    这是生活在1500多年后,用观光电车代替了油壁车与青骢马的人们对她所做的简短评介,就刻在了亭子边的石碑上。

    依正常看来,对于从小就父母双亡,没有兄弟姐妹的女儿家再加上社会地位低微来说,似乎决定了苏小小不可能过上一个正常人的生活,更遑论爱情。

    然而在西湖的天地里,苏小小却是特立独行,活得那样热烈。

    像她憧憬中的爱情的到来,就是她在西湖边上坐“自驾车”游玩时遇上的。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

    ”这首从六朝南陈就开始流传的《钱塘苏小小歌》,说的就是苏小小的第一段爱情。

    一次偶然的路遇,让她结识了阮郁,一位前来游玩的官宦子弟,然后大家就在西泠桥边苏小小家里共赋同居。

    然而甜蜜的梦容易醒。

    这一段爱情在半年后终结,被严父招回金陵的阮郁就再也没有回来。

    不过苏小小却没有过度的悲伤,西湖的湖山正是她排解心中块垒的最好所在。

    为苏小小筑坟的,是她在西湖边上遇到的第二个男人,曾经落魄的书生鲍仁,他后来在她赠银数百两后得以进京赶考。

    然而同样去如黄鹤。

    而苏小小依旧乘坐着油壁车,徜徉在西湖的山水间,直到某天偶感风寒,在最青春的22岁辞世。

    这时候,已经做了滑州刺史的鲍仁,才突然冒了出来,哭了一场,然后在西泠桥边择地造墓。

    苏小小的可叹之处,在于她看破了缘分的起灭,对待逝去的爱情,视之若天上的风月流云一样自然,而不是过于介怀伤身。

    加上她慧眼识英才,救人于贫困的品德,自然受到了1000多年来士子,还有人们的推崇。

    甚至,在她死后的几百年,宋代有个叫司马才仲的人,还在洛阳梦见苏小小为他唱歌,最后痴情的他还不远千里,前来寻梦西湖。

    后人在西湖边上,为苏小小筑起了一座“慕才亭”。

    今天向着西泠桥的这边,悬挂着一副对联,“湖山此地曾埋玉,风月其人可铸金”。

    这湖山金玉,倒是绝佳的配搭,也算是对这位倜傥而善良的佳人的最好纪念。

    今天的人们,把死后双双化蝶的梁山伯祝英台的纪念,放在了位于西湖东南的万松岭上。

    据说当年梁祝的三年同窗,就是在万松书院,在可以远眺西湖的万松岭上,今天还专门建起了一处梁祝读书处。

    赵州桥的传说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46224.html?si=1

    霸王桥和绍兴沈园内的小桥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453178.html?si=3

    西湖三大情人桥的传说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452972.html?si=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