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语文课前三分钟诗歌赏析

    语文课前三分钟诗歌赏析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她默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

    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汇总,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汇总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

    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

    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

    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即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

    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

    因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CHINA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虽然是受古代诗词中一些作品的启发。

    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们的愁心,是CHINA古代诗词中一个传统的表现方法。

    如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过“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

    南唐李璟更是把丁香结和雨中愁怅朕在一起了。

    他有一首《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在谁是主?思悠悠闲!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这首诗里就是用雨中丁香结做为人们愁心象征的,很显然,戴望舒从这些诗词中吸取了描写愁情的意境和方法,用来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

    这种吸收和借鉴是很明显的,但是能不能说《雨巷》的意境和形象就是旧诗名居“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的扩充和稀释呢?我认为不能这样看。

    在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时,诗人既吸取了前人的果汁,又有了自己的创造。

    第一,古人在诗里以丁香结本身象征愁心,《雨巷》则想象了一个如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有丁香瞬忽即失的形象,与古典诗词中套用陈词旧典不同,也与诗人早期写的其他充满旧诗词调子的作品迥异,表现了更多的新时代气息。

    “丁香空结雨中愁”没有“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更能唤起人们希望和幻灭的情绪,在表现时代忧愁的领域里,这个形象是一个难得的创造。

    第二,在古代诗词里,雨中丁香结是以真实的生活景物来寄托诗人的感情的。

    诗人依据生活的经验而又加上了自己想象的创造。

    它是比生活更美的艺术想象的产物。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

    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

    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

    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

    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

    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

    一段新愁。

    作者: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辞海》1989年版)

    注释:

    ①金猊:涂金的狮形香炉。

    ②宝奁:贵重的镜匣。

    ③武陵:地名。

    作者借指丈夫所去的地方。

    ④凝眸:注视。

    赏析:

    这首词真实地抒写了离愁别恨。

    上片写临别时的心情。

    下片想象别后情景。

    人去难留,爱而不见,愁思满怀无人领会。

    词中表达感情绵密细致,抒写离情宛转曲折。

    用语清新流畅,舒卷自如。

    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张祖望《古今词论引》:“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痴语也。

    如巧匠运斤,毫无痕迹。

    李攀龙《草堂诗余隽》:写其一腔临别心神,新瘦新愁,真如秦女楼头,声声有和鸣之奏。

    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懒说出妙。

    瘦为甚的?千万遍痛甚?又云:清风朗月,陡化为楚雨巫云;阿阁洞房,立变为离亭别墅,至文也。

    杨慎《词品》:“欲说还休”与“怕伤郎又还休道”同意。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新来瘦”三语,婉转曲折,煞是妙绝。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述别情,哀伤殊甚。

    起三句,言朝起之懒。

    “任宝奁”句,言朝起之迟。

    “生怕”二句,点明离别之苦,疏通上文;“欲说还休”,含凄无限。

    “新来瘦”三句,申言别苦。

    较病酒悲秋为尤苦。

    换头,叹人去难留。

    “念武陵”四句,叹人去楼空,言水念人,情意极厚。

    末句,补足上文,余韵更隽永。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