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古诗词
一、注意诗的题目。
首先是要想一想这首诗“写的是什么?”不要急于作答,看看诗题,也许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杜甫的《月夜》诗题告诉我们写作的背景;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诗作内容没有离开夜,而且这是一个雨夜,滂沱大雨也好,绵绵细雨也罢,这一夜诗人无法入眠要给远方的亲人或是友人寄去绵绵情思;孟浩然的《临洞庭上张丞相》势必要描述洞庭风光,而题目还告诉我们这首诗要呈给张丞相,一个“上”字,又向我们透露出张丞相的身份、地位显然是高于孟浩然的;元稹是白居易的好朋友,仕途不顺被贬到通州得了一场大病,险些要了他的命,这时《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他的心灵会受到怎样的触动?题目是解读诗歌的钥匙,古诗词的特点是抒情性,诗人常常由偶然事件激发感情,借某一场景表现诗人的所见所感。
从创作动机上讲,题目就是引发作者情思的端点,展开诗歌内容的引子
诗歌的题目往往点明了诗的内容,定下了感情基调。
阅读时要注意将诗句的内容与诗歌题目结合起来理解。
如北宋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一诗,从题目就可以知道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春天登楼远眺所见之景,抒的是怀念家乡之情。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这首诗出现在2005年高考的诗歌鉴赏题中,要求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从“聊”到“惊”的感情变化。
如果我们注意了诗的题目,就能不难分析出这是眼前之景触动(惊)了诗人的思乡之情,答题就不会有偏差。
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题目中就透露了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从题材上可以判断,这是一首怀古诗;二是怀古的地点,在京口北固亭。
顺着这个思路下去,结合诗歌的背景,我们就能迅速地读懂这首诗了。
又如韦应物的《寒食寄京师诸弟》:“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题目中包含了时令、地点、人物等因素,结合诗句中的“冷”、“独”、“空”等字眼,我们就不难体会到作者在寒食节,思念京师诸弟时流露出的孤独、寂寞、凄凉之情。
再如唐代诗人张旭的《山中留客》,诗题点明了这是一首挽留客人的诗,诗的内容,便是诗人留客的话:“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诗中最后两句描写高山云深,景色奇妙,表达的是以美景留客之情。
如果不注意诗歌题目,就可能误解成只是诗人自己对美景的留恋之情。
还有一些诗歌,根据题目可以看出其体裁。
如汉代以后的诗人用古乐府诗的题目写诗,有塞上曲、塞下曲、从军行、陇西行、长干行、子夜吴歌等,其体裁还是乐府体。
唐诗人崔颢《长干行》:“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由题目可以断定这是乐府诗。
二、抓住关键词(句)
诗歌中那些透露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
例如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作于贬谪黄州后第三年,写眼前景,寓心中事,由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诗中的“一蓑烟雨任平生”和“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显然是作者那种超然于物外的淡泊心境的真实反映。
三、注意作者身世及所处的朝代。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
同样的景物,因诗人遭遇、心境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
霜叶红了,有人赞美“红于二月花”,有人却伤心地觉得“总是离人泪”。
因此,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如何、境况如何,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如何,朝政如何。
联系这些背景,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如南宋诗人戴复古的《江阴浮远堂》:“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考题中加了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这一关于诗人所处朝代的信息,提供了解读这首诗的钥匙。
南宋后期,国家衰亡已无可挽回,这让许多爱国诗人伤痛之极。
诗人登高远望,昔日大宋的江山都已沦丧,痛苦得不忍心再看,以致希望有高山挡住视线。
这种想看又不忍看的矛盾心理,将诗人因国家败亡而生的无尽伤痛表现得淋漓尽致。
再如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他在担任宰相期间,力主改革,但最终因保守派的反对而失败。
王安石坚持自己的改革主张,不向保守派屈服。
了解了这样的背景,就能知道,王安石正是借梅花而自喻,表明自己在政治改革上的态度。
不管处境如何,寒冷且无花为伴,梅花依然会开放,并逸香于世。
又如王维是一个亦官亦隐的诗人,有了这样的背景知识,再来读他的《竹里馆》,就很容易把握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人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都写进这美妙无比的景色中了。
四、注意诗的语言特点。
诗歌的语言与散文的语言不同。
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同样一件事用散文的语言来写,会是很长的一句话,或者是几句话,而诗歌却只用几个字。
如“高楼聊眺望”,若是写散文,会先交代某年月日,在某地登上一座怎样的高楼,然后再写极目眺望远处的情景,而诗句只有5个字。
诗歌语言也富于跳跃性,在句与句之间留下很多空白,需要读者通过想象作补充,还原诗歌的场景。
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寻访者与童子的三番问答,至少要用六句话来写,但诗人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四句二十个字。
这就在句与句之间留下了空白,要我们读者去想象补充。
此外,由于诗歌不仅讲究凝练,还要讲究韵律,因此,诗的语言往往会打破语法规则,出现倒装,出现倒装的原因:
第一、是声律的要求。
初盛唐成熟的“近体诗”和后来的词曲,除押韵和字数限制外,还要讲究平仄的调配和对仗的工稳。
为了符合声律的要求,诗人便不得不在词序安排上作些变通。
上举晁无咎《临江仙》词“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二句,本是套用王维《终南别业》诗的成句。
王诗正作“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第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
王维《山居秋暝》诗“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联时说:“按客观环境中的动作顺序,原是‘浣女’之归造成‘竹喧’;渔舟之下导致‘莲动’。
但如果就这样呆板地铺叙直陈为‘浣女归喧竹,渔舟下动莲’,那么画面中心就归结于被动因素‘竹’和‘莲’——这是动作过程的终点。
由于动作至此终结,画面也便归于静止。
”现按诗中顺序的安排,“‘竹喧’、‘莲动’便成为‘浣女’、‘渔舟’入画的引子。
于是画面中心移到了动作的主动因素‘浣女’、‘渔舟’上。
‘浣女’、‘渔舟’之动,不仅远比‘竹’、‘莲’之动鲜明可见,而且它们作为动作的起点和动力,使过程得以不断持续。
这就大大增强了画面的动作性、鲜明性。”
第三、声律的要求和修辞的需要往往是兼而有之的。
如王昌龄《从军行》、杜甫《春夜喜雨》二例,定语“孤城”挪前而“锦官城”移后,除了为符合七绝和五律的平仄格式外,目的还在于突出和强调玉门关所处孤立突兀的地势以及春雨后诗人想象中繁花坠落的景象
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就是直接将名词并列成句,既不用动词,也不用连词。
再如杜甫的“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就是典型的语序倒置。
此例按正常语序应是:鹦鹉啄香稻馀粒,凤凰栖碧梧老枝。
当然语序正常了,诗的节拍便失去了,也完全不符合原诗韵律的要求了。
诗歌中常出现倒装:
①主语后置
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象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
②.宾语前置
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
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
这里的“湿”和“寒”都是所谓使动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
辛弃疾《贺新郎》词:“把酒长亭说。
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晋代的陶渊明怎么会酷似三国时的诸葛亮呢?原来作者是把他们二人都用来比喻友人陈亮的,分别说明陈亮的文才和武略,按句意实为“看风流酷似渊明、卧龙诸葛”。
宾语“渊明”跑到了主语的位置上。
另如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诗:“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
)
③主、宾换位
叶梦得《贺新郎》词:“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也显然是“黄花报霜信”的意思。
这种主宾换位的词序表面上仍是“主——动——宾”的格式,但在意义上必须将它倒过来理解。
再如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门户生光彩),卢纶《塞下曲》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林暗风惊草)等。
④.定语的位置
在偏正词组中,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这是古今汉语的一般情况。
诗词曲定语的位置却相当灵活,往往可以离开它所修饰的中心语而挪前挪后。
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a.定语挪前。
王昌龄《从军行》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下句的“孤城”即指玉门关,为“玉门关”的同位性定语,现却被挪在动词“遥望”之前,很容易使人误解为站在另一座孤城上遥望玉门。
刘叉《从军行》诗:“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闻横笛声)都是同类的例子。
陆游《昼卧》诗:“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
”(帐里生香雾,枕边积书山。
)
b.定语挪后。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意即“一月夜飞渡镜湖”。
“月夜”这个偏正词组本为句首的时间状语,现被分拆为二,定语“月”远离中心语而居于句末,仿佛成了宾语的中心部分,但作者“飞渡”的显然只能是“镜湖”,而不可能是“月”。
又《春夜喜雨》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锦官城花重)
⑤.以宾语面貌出现的状语。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笑春风”表面上是动宾词组,实际上“秋风”、“春风”都不受“动”、“笑”的支配,而是分别表示“在秋风中动”、“在春风中笑”的意思。
这类情况在诗词中比较常见,例如:杜甫《秋兴》八首之二:“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朝晖中千家山郭静,日日于江楼翠微中坐。
)李商隐《安定城楼》诗:“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永忆江湖白发时归。
)都是同类的例子。
⑥其他:
苏轼《念奴娇》词:“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应笑我多情。
)如毛泽东词“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学生可以很快重排为“寒秋,(我)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湘江北去”;更为典型的、学生再熟悉不过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学生亦能很快重排为“欲目穷千里”。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因为诗在语言上有其特殊性,所以诗歌的解读首先就要在文句上读懂它。
这方面可以做些翻译古诗的练习,将诗的语言变成散文的语言。
比如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此诗描写诗人闲居的山间小屋清新幽静的美景,表现了闲居生活的恬淡自适,抒发了期待着与老朋友见面的喜悦心情。
首联中的“带”与“生”是富于想像力的用词,阅读时要通过想像再现其景象。
诗中颔联的两句与颈联的出句都是语序倒置的。
颔联按正常语序应为:怜新雨后竹,爱夕阳时山。
倒置后,将竹与山置于句首,突出了诗人茅屋所处的幽僻之境——坐落于竹林边、山脚下。
颈联的出句按正常语序应为:闲鹭常早栖。
这一倒置主要是格律上的原因。
对句中的迟是韵脚,只能放在句尾,这就使得出句要通过倒置来与对句构成对仗。
全诗诗意为:山泉沟壑像飘带萦绕着茅屋书斋,墙头长着幔帷一般的薜荔,云霞就像是从薜荔中升腾起来的一样。
刚下过雨的竹林和夕阳映照下的山峦多么叫人喜爱。
悠闲的白鹭常早早回巢栖宿,秋花饱含生机比别处落得更迟。
家童正在打扫爬上滕萝的小径,我昨天与老朋友预约了会面的日期)。
诗歌的解读需要想象与联想,这实际上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
这也使得诗意呈现多义性。
读诗时的想象,没有固定的模式,关键是合乎情理。
如欧阳修的《蝶恋花》:“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门掩”和“黄昏”之间省去了联系词,可以理解为黄昏时分将门掩上,也可以理解为将黄昏掩于门外,又可以理解为,在此黄昏时分,将春光掩于门外,或许三方面的意思都有。
反正室内之人有一个关门的动作,时间又是黄昏,这个动作就表现了她的寂寞、失望和惆怅。
五、注意诗中的意象。
意象就是诗中描绘的艺术形象。
诗歌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
诗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解读诗歌就要用心去把握蕴含于“山”“水”中的情意。
在古典诗歌中,有一些意象在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笔下反复出现,其涵义也具有了稳定性。
对这些常见意象应作为读诗常识把握好。
常见意象一般具有的约定性的涵义。
但这些常见意象有时在诗人笔下还会有非约定性的涵义,同时,诗中更多的是诗人即兴描绘的意象,其涵义也不具有约定性,这些都需要从具体作品中去感受把握。
六、注意诗的最后两句。
卒章显志,是诗文常见的写法。
古代诗词常在末尾两句点明题旨,阅读时应该重点注意。
杜甫有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看前两句,只是写色彩明丽之美景,情感如何还难以确定。
后两句则点明了诗人思归之情。
诗人流落他乡,一年又一年,思乡心切而归期难知,心中是何等的伤痛。
由这后两句可知,此诗用的是乐景写哀的手法。
再如刘禹锡的《秋风引》诗:“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此诗前两句写秋风雁群,已通过意象含蓄地表达了游子思乡之情。
而后两句直接写出孤身在外的客子最先听到了吹动庭树的萧萧秋风,将全诗的主旨点得明明白白。
又如李适之的《罢相作》。
李适之曾于唐天宝元年任左相,至天宝五年被奸相李林甫排挤罢相。
为此他写下这首诗:“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
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诗中的避贤是让贤的意思,乐圣是爱喝酒的意思,用了三国魏邈好酒的典故,魏邈称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
此诗末两句,直接写出世态的炎凉。
昔日座中客,现在怕牵连而不敢再上门了。
诗人对这些小人的鄙夷之情由末两句而点明。
七、诗歌中常用比喻,尤其是暗喻、借喻用起来不露痕迹,要注意识别
暗喻与明喻不同,其表现形式是比与被比的对象它们之间没有比喻词,而是用“是”、“为”、“当”、“化”等词连接。
如《孔雀东南飞》中“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以“磐石”和“蒲苇”作比,表达一种对爱情的坚贞之心,就是典型的例子。
借喻,根本不露比喻痕迹,直接用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
或者没有连接词。
譬如“花间鼻祖”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描写一个贵妇迟起床后,梳妆打扮时的娇懒神态,辞藻浓艳绮丽,用比处形象生动。
鬓如云舒,腮似雪白,眉若蛾秀,面象花美⋯⋯贵妇懒起梳妆形象通过比喻,栩栩如生呈现在读者面前,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
魏庆之在《诗人玉屑》所谓:“唐僧多佳句,其琢句法比物以意,而不指言一物,谓之象外句。
如无可上人诗曰:‘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
’是落叶比雨声也。
李贺《秦王饮酒》有“洞庭雨脚来吹笙”。
诗人是用洞庭湖上下雨的声音来比拟笙的声音。
更有人一连用三个比来喻愁情的,如贺铸的《青玉案》词:“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雨时。
”三个比喻,以景烘情,喻愁思之多,愁情之重,既是博喻,
总之,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它有着自己特有的语言风格,即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
诚然,特殊的语言结构是诗歌创作的必需,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所以,只有真正掌握了它的这种语言结构,并以此为突破口,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整首诗的意境,对问题的解答也才能更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