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六年级的古诗词有哪些

    六年级的古诗词有哪些

    (1)《诗经·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唐代诗人)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辛弃疾(宋代诗人)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4)《天净沙·秋思》

    作者:白朴(元代诗人)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5)《卜算子-咏梅》 

    作者: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6)《示儿》 

    作者:陆游(宋代诗人)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作者:杜甫(唐代诗人)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8)《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9)《出塞》 

    作者:王昌龄(唐代诗人)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0)《七步诗》 

    作者: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诗经.采薇》

    翻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满心伤感满腔悲。

    我的哀痛谁体会!

    创作背景:从《小雅·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作于西周时期。

    (2)《春夜喜雨》

    译文: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

    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

    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761年(上元二年)春。

    杜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因陕西旱灾而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开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

    作此诗时,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

    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

    创作背景:辛弃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他被弹劾罢官,回到带湖家居,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

    辛弃疾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和同情民间疾苦,这于辛弃疾闲居上饶带湖期间。

    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力主抗金。

    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4)《天净沙.秋思》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创作背景: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

    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

    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

    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作者简介: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

    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5)《示儿》

    译文:

    我本来就知道,当我死后,一切就都没有了,只是唯一使我痛心,遗憾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自己的祖国的统一。

    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祭祖的时候,千万别忘了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创作背景:陆游的一生,呼吸着时代的气息,呐喊着北伐抗金的战斗呼声,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热忱。

    《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

    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

    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时赐进士出身。

    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

    晚年退居家乡。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