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帮忙找几个以柳为意象的诗句

    帮忙找几个以柳为意象的诗句

    <咏柳》诗最为著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歌一反前人以杨柳的形象形容美人身段苗条的写法,而使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而出现,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刻画出杨柳那曼长披拂的枝条、嫩绿的新叶在春风吹拂中的迷人的姿态。

    在唐朝诗人中,对柳最有感情的当数李商隐了。

    在他的诗集中,以“柳”为题的多至十几首。

    《赠柳》诗描绘春柳风姿: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掩映”“参差”写柳色或明或暗、柔条垂拂的繁茂景象,“风流”“婀娜”写柳的体态轻盈,花飞似“雪”则把春柳的繁华写到极致。

    而《柳》是写秋日之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写秋柳,又以春柳作比。

    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

    同是咏柳,诗人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感情:写春柳,突出其对春柳繁华的欣喜之情、爱惜之情;写秋柳,则表现诗人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

    咏柳,在唐诗中常被用以赋别。

    罗隐的《柳》就是运用比兴手法,借助春柳的形象,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送别情景的: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在赋别诗中,诗人一般以折柳相赠惜别。

    如戴叔伦的《堤上柳》: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

    施肩吾的《折杨柳》:

    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而雍裕之的《江边柳》则别出新意: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诗中女主人公不仅没有折柳赠别,倒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

    另外,白居易的《勤政楼西老柳》用简括的笔触勾勒了一幅“临风立马图”,又是诗人的自画像: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支柳,长庆二年春。

    而唐彦谦的《垂柳》诗又别有寓意: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这首诗不仅写出垂柳的婀娜多姿,别具柔情,而且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托物寄兴,讽刺矛头直指皇帝及其为首的封建官僚集团,于柔情中见犀利,于含蓄中露锋芒,堪称“咏柳”诗一绝。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