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一生有几个阶段
他的一生大致可分四个时期: (1)、读书、应举与入仕时期(仁宗景佑三年至神宗熙宁二年),亦即王安石全面变法以前时期。
这一时期苏轼主要经历了读书、应举、入仕等几个阶段。
苏轼读书很有自己的特色,一是受其父影响,不拘于经书而广涉群览,博闻强记;并且,有一套“八面受敌”即每次从不同角度去读书的科学方法;二是关心政治,“奋励有当世志”。
嘉佑六年,二十六岁时通过制策殿试,正式踏上了荣辱不定、政治风波迭起的坎坷仕途。
(2)、自请离朝,出任地方时期(神宗熙宁二年至元丰八年亦即熙丰变法时期)。
这一时期苏轼主要经历了出离中央、历任四州(杭州、密州、徐州、湖州。
杭州是他诗歌创作热情高涨期;密州是他词的创作步入繁盛期)、乌台受审、贬谪黄州等事件。
熙宁初年,苏轼在朝任职,因改革思想与王安石变法主张多有不合,请求外调。
在外任期间苏轼也改不了坦诚相言的习性,写诗对新法实施中暴露出来的弊端进行讽谏,遭新党中小人的陷害,被逮入御史台受审,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出狱后被贬谪黄州,本州安置,形同流放。
从此,苏轼的生活、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折,文学创作进入全盛期。
一方面诗词文赋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写下了不少代表作;同时创作个性更加成熟,在反映现实的同时变得更超脱、更旷达。
在黄州期间他带着家人在城东开荒,自食其力,自号“东坡”。
(3)、重回朝廷及连放外任时期(神宗元丰八年至哲宗元佑八年)。
元丰八年神宗逝世,年仅十岁的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大力起用司马光等反王安石变法的旧党人物,史称“元佑更化”。
苏轼被召回朝,连连升迁。
但苏轼又与“专欲变熙宁之法”的旧党领袖司马光政见不合,认为王安石新法不可一概废除,于是又被旧党视为异己,不安于朝,再次请求离朝外放。
苏轼这次在朝期间,主持过学士院考试和进士贡举,为国家振兴擢拔人才,于是有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陈师道等云集京师,一时文坛兴盛,为北宋后期的文学发展开创出一个新的局面。
(4)、远谪惠、儋时期(哲宗绍圣元年至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即哲宗亲政时期)。
这期间,哲宗重新起用新党,把屡受旧党排斥的苏轼作为旧党处置,致使苏轼经历了一贬再贬的打击,一直被流放到今天的海南省儋县(儋州)。
总之,苏轼的一生得意时少,失意时多,始终处再党争的夹缝中,他在《自题金山画像》中总结自己的后半生说:“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