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要解释)
关于几篇毛泽东诗词的解释
[font=宋体][color=#000000]关于几篇毛泽东诗词的解释[/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冯守卫[/color][/font]
[font=Times New Roman][color=#000000] [/color][/font]
[color=#000000][font=宋体]最近电视上播放《人间正道是沧桑》,想起了关于毛泽东诗词解释的一些问题。
[/font][font=Times New Roman]1974[/font][font=宋体]年,我曾针对郭沫若、臧克家等的一些解释,写了“对毛主席诗词学习的一些认识”一文,并寄《光明日报》等,原文及退稿信尚在。
原文写作幼稚,但一些观点自感不错。
现将我的一些看法改写如下,供参考指正。
[/font][/color]
[font=Times New Roman][color=#000000] [/color][/font]
[color=#000000][font=宋体]一[/font][font=Times New Roman] [/font][font=宋体]七律[/font][font=Times New Roman] [/font][font=宋体]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font][/color]
[font=宋体][color=#000000]记得该词发表以后,郭沫若先生照例又写了解释文章。
最后一句“人间正道是沧桑”解释为:大家都说这是多大的变化啊!当时看了以后颇感吃惊,但很快就有人提出了指正。
郭先生后在一次会上也轻轻作了纠正,说他把名词的“道”解释成动词了。
但记得郭先生及大家对“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解释仍然是按照李贺的原意,说是自然界如果有意识的话,也会感觉着太难忍受了,也会因为悲伤愤怒而变得衰老了。
或说天是无情的,也不容蒋介石卷土重来。
不知现在怎样了?但这样解释则这两句如何前后联系理解?个人认为:这两句诗完全是针对董仲舒的“天不变,道亦不变”而说的,是反其道而用之,讲历史惟物主义的。
是说自然界也是变化的,自然界如果和人一样有感情的话,也是要老的,而人类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就更是沧海桑田的变化,革命就是人间社会的正常规律。
此外该诗中的“苍黄”一词,大都引用了《墨子·所染》典故,结合内容来看,是否以联系黄巾起义时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来理解为好。
[/color][/font]
[font=Times New Roman][color=#000000] [/color][/font]
[color=#000000][font=宋体]二[/font][font=Times New Roman] [/font][font=宋体]七律二首[/font][font=Times New Roman] [/font][font=宋体]送瘟神[/font][/color]
[font=宋体][color=#000000]“坐地”“巡天”等四句,解释极为繁杂。
臧克家说:诗人浮想上天下地到处去巡视,想出牛郎,答之曰:瘟神一去不复返了;郭沫若说:诗人的想象随着地球的自转公转到了天上,遇到牛郎,提起瘟神说是依然如故;还有的说是形容瘟神蔓延之广,充满天地宇宙之间;有的引经据典说:“坐地”是指治病,形容消灭血吸虫病之迅速广阔。
关于“坐地”“巡天”的主体,有说是诗人自己的;有说是瘟神的;有说是牛郎的;有说是读者的;有说是老百姓的。
诸说极其纷纭,然大都不当或不够准确。
“坐地”是指地球自转是无疑的,然“巡天”却并非仅指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
“遥看一千河”,看的既是银河系以外的其他星河系,则“巡天”当指太阳系(地球在内)在银河系中的运动。
(巡天,即谓我们这个太阳系(地球在内)每日每时都在银河系穿来穿去。
银河,一河也,河则无限,“一千”言其多也。
我们人类只是巡在一条河中,“看”去可以无数——毛泽东致友人信)可见这里虽然包括了地球公转,但并非仅指地球公转。
这就明确告诉我们,这里并非仅指一年或数年时间,而是指若干年,上千年时间,是指整个旧社会。
“坐地”“巡天”的主体应指旧社会的人民、老百姓,包括牛郎。
牛郎也并非天上的牛郎,“不能与瘟神相提并论”,(毛泽东)而是“晋人”牛郎,是旧社会人民的一员和代表。
这两句的整个意思与前后联系起来看,应该是从时间上(前面“千村”“万户”两句是从空间上讲)进一步强调瘟神危害之深之重。
是说在整个旧社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间像流水一样的逝去,然而瘟神却一直不能消灭,始终折磨着人民。
牛郎也和大家一样,提起血吸虫病没办法,只能是悲惨的逐随着日月的逝去,苦痛的熬着岁月。
所以“坐地”“巡天”两句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意思,是指时间的。
而并不是指诗人巡视天空,遇见牛郎的,也并不存在与之答问的情节。
此处的“悲欢”应是一个偏义词,有人说是指人民的悲惨和瘟神的欢虐,似无必要。
[/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000000]在这两首诗中,消灭血吸虫病的时间是以新旧社会的大框框来划分的。
臧克家认为在第一首的后四句就已经消灭了血吸虫,进到了新社会。
郭沫若认为第二首才进到新社会,消灭了血吸虫。
电影“枯木逢春”插曲则采用了折中细化处理:把第一首的前四句放在解放前唱,后四句放在解放后消灭血吸虫病之前唱,把第二首放在消灭血吸虫病之后唱。
导演好像也费了一番脑筋,因为电影中苦妹子患病治病主要是在解放后至消灭血吸虫病前。
[/color][/font]
[font=Times New Roman][color=#000000] [/color][/font]
[color=#000000][font=宋体]三[/font][font=Times New Roman] [/font][font=宋体]水调歌头[/font][font=Times New Roman] [/font][font=宋体]游泳[/font][/color]
[font=宋体][color=#000000]“逝者如斯夫”一句,许多人都根据孔子的“不舍昼夜”一句,说这是要珍惜时间、争分夺秒的意思,完全忽视了毛泽东在这里赋予的革命人生观含义。
这里的“逝者”当生活讲,“如斯”就是如此。
联系前面的词句,毛泽东是讲:“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逝者如斯夫”。
革命者的生活就是这样的,就是在同大风大浪的斗争度过的。
[/color][/font]
[font=Times New Roman][color=#000000] [/color][/font]
[color=#000000][font=宋体]四[/font][font=Times New Roman] [/font][font=宋体]浪淘沙[/font][font=Times New Roman] [/font][font=宋体]北戴河[/font][/color]
[font=Times New Roman][color=#000000] [/color][/font]
[font=楷体_GB2312][color=#000000]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
[/color][/font]
[font=楷体_GB2312][color=#000000]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color][/font]
[font=楷体_GB2312][color=#000000] [/color][/font]
[font=楷体_GB2312][color=#000000]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color][/font]
[font=楷体_GB2312][color=#000000]萧索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color][/font]
[font=Times New Roman][color=#000000] [/color][/font]
[color=#000000][font=宋体]对这首词的理解,在所看到的臧克家及其他一些人的解释中,都认为是:上篇是写眼前景色,下篇是追怀往古。
关于上篇的说法大致是:“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是写雨中平原、大海的雄伟壮阔。
“秦皇岛外打渔船”反映了渔民和惊涛骇浪勇敢搏斗的精神。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歌颂和关心。
然这种解释在前后联系起来,深入细致的分析中却难以自圆其说。
关键在于“打渔船”究竟怎么样了呢?“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到底如何解释回答。
前面一句既已明确的说“白浪滔天”中有“打渔船”,为什么后面又说“都不见”,并问“知向谁边”呢?这里不能用孤立的断句解释来回避?也不能用一些不着边际的“感慨”“情怀”来搪塞应付。
其次,如果说诗人是歌颂白浪滔天中的打渔船,一方面不合情理,实际上那是很危险可怕的。
另一方面既如此,为什么后面不是“一片汪洋视等闲,气概无边”呢?如果说是“关心”“打渔船”,则为什么后面没有交代释卸关心的下文?无论是“歌颂”[/font][font=Times New Roman] [/font][font=宋体]还是“关心”,都无法确切说明“都不见”“知向谁边”的含义。
另外,词中的句号是在“打渔船”之后,而不是在“白浪滔天”之后,那“都不见”的是否仅仅是指“打渔船”呢?再次,该词的主题是“换了人间”,通观全词前后联系分析,诗人又是用了什么样的形象思维、“比”“兴”手段,来表现这一主题的呢?[/font][/color]
[font=宋体][color=#000000]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这里的“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
”并不是指诗人作词当时的眼前景色。
而是指诗人联想中的,“千年”前“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当时的景象,即是指曹操当时的眼前景象。
在诗人的联想中,曹操当时看到的“秋风萧索,洪波涌起”的“白浪滔天”中,很可能还有“打渔船”在挣扎或沉没。
因为当时没有“换了人间”,还是旧社会,生活很艰苦,也没有天气预报,所以很可能会有渔民为生活所迫,卖身或丧身于“白浪滔天”中。
上半阙的后两句才是指诗人的眼前景象,诗人从联想中回到了眼前现在。
当诗人在同样的“秋风萧索”中来到同样的地方时,他眼前则只有“一片汪洋”了,“打渔船”则不见了。
因为现在已是新社会了,人民生活有了保证,也有了天气预报,故“白浪滔天”中不会再有“打渔船”了。
更主要的是,“都不见”的并不仅仅是指打渔船,而且包括曹操观海赋诗的“往事”,他所处的旧时代,旧社会,很巧妙的是连同当时的“碣石山”(六朝时沉没渤海中)在内,“都不见”了。
这个“都”字也说明不见的并不仅仅是“打渔船”。
这些都“知向谁边”,到哪里去了呢?这实际上是一个设问句,而不是疑问句。
回答就是:“都不见”了,都成为“往事”了,都被今天的新时代、新人间所取换了,今天的“一片汪洋”中也不会再看见“打渔船”了。
[/color][/font]
[color=#000000][font=宋体]下半阙前三句,则用诠释的手法,点明了上阕前三句联想中景象所在的时代背景,和引起诗人联想的“往事”。
“往事越千年”起承上启下作用,一方面是诠释说明的开端,另一方面也是对“知向谁边”的衔接回答。
最后两句“[/font][font=宋体]萧索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与[/font][font=宋体]“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相呼应。
明白揭示了“[/font][font=宋体]换了人间!”这一主题,也是对[/font][font=宋体]“知向谁边”的最终明确回答。
[/font][font=楷体_GB2312][/font][/color]
[font=宋体][color=#000000]个人觉得只有这样解释,才较圆满完善,符合实际。
也可看出本词的艺术性是极其高超精妙的。
从写作艺术来看,诗人极其巧妙的,以新旧时代同样“白浪滔天”中“打渔船”的有无,来比喻新旧人间的改换。
从曹操观海赋诗的“往事”,和碣石山沉没的变化,引兴抒发“换了人间”的主题。
而按照臧克家等先生的解释,则不但不能自圆其说,而且也完全冲淡降低了全词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color][/font]
[font=Times New Roman][color=#000000] [/color][/font]
[font=Times New Roman][color=#000000]2009-6-24[/color][/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