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古人为什么经常在诗中写到菊花

    古人为什么经常在诗中写到菊花

    菊与梅、兰、竹,自古就是中国文人心目中的“四君子”。

    菊花不仅是中国文人人格和气节的写照,而且被赋予了广泛而深远的象征意义。

    一 隐士的象征

    自从被陶潜先生垂青之后,菊花就成了“花之隐者也”。

    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 正是体现了他对羡慕幽静安逸生活的向往。

    东篱下悠然采菊的他,以田园诗人和隐逸者的姿态,赋予菊花独特的超凡脱俗的隐者风范,菊花从此便有了隐士的灵性。

    二、斗士的象征

    一改菊花隐逸者形象的,当然要数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了。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在其带有明显寓意和倾向性的诗作里,菊花成了饱经沧桑的勇敢坚强的斗士,为民请命,替天行道。

    同时唐·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菊花也成为战士的代表。

    三、伤感的象征

    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菊花,在她笔下成了抒发情思的对象。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用“瘦”字抒发内心对久别丈夫的感受。

    四、高洁品格的象征

    菊花残谢后一般不会凋落花瓣,不会像桃花一样,一片一片掉下来,落英缤纷的。

    故诗人说“堕地良不忍,抱枝宁自枯”。

    故诗人一般都赞赏其凌寒的品格例如: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也有因风雨关系而散落的。

    宋朝有“王苏改诗”的故事,见载于冯梦龙的《警世通言》,说的是苏东坡有一次去相府拜见王安石,刚好王不在,只见案上有咏菊诗,只写下头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

    苏东坡看了暗自好笑,他认为菊花即使干枯,也不会落瓣,于是他步原韵,续写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王安石读过苏东坡有嘲笑之意的续句以后,觉得苏东坡观察不够全面。

    后来二人政见不和,苏东坡被贬滴黄州。

    苏到黄州后,一天正值风雨交加,苏与友人在菊园赏菊,亲眼看到了落英缤纷,“满地铺金”的场面。

    这时才懂得了当初错批了王安石,还是自己见识不广。

    )菊花经历风霜,有顽强的生命力,高风亮节,因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菊花由此得了“花中隐士”的封号。

    在日本,菊花是皇室的象征。

    菊花的颜色多种多样,含意也不尽同。

    黄色的菊花:淡淡的爱  白色的菊花:在我国哀挽之意,一般用于追悼死者的场合;在日本,则是贞洁、诚实的象征。

    暗红色的菊花:娇媚  菊花象征久长:菊花在秋季开放,故为秋的象征,人们甚至把九月称“菊月”,因为菊与“据”同音,“九”又与“久”同音,所以菊花也用来象征长寿或长久;并且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一天采的菊花更有意义,多用其精制菊花茶,更有人将这一天采的菊泡陈年米酒,或者是用菊花沐浴,皆取“菊水上寿”之意。

    如果在一个画面上画有菊花和九个鹌鹑,因为“鹌”的发音与“安”相同,就有“九世居安”的意思。

    菊与松树画在一起,叫做“松菊永存”,表示祝愿接受此画的人长寿。

    还有人把一只蝈蝈儿画在菊花之上,因“蝈”与“官”同音,即表示祝愿别人长久(九)占据官位,其画名为“官居一品”。

    菊花:清净、高洁、我爱你、真情  翠菊:追想、可*的爱情、请相信我  春菊:为爱情占卜  六月菊:别离  冬菊:别离  法国小菊:忍耐  瓜叶菊:快乐  波斯菊:野性美  大波斯菊:少女纯情  万寿菊:友情  矢车菊:纤细、优雅  麦杆菊:永恒的记忆、刻画在心  鳞托菊:永远的爱  非洲菊(扶郎花):神秘、兴奋  雏菊(延命菊):愉快、幸福、纯洁、天真、和平、希望、美人 菊与梅、兰、竹,自古就是中国文人歌咏的对象。

    菊花不仅是中国文人人格和气节的写照,而且被赋予了广泛而深远的象征意义。

    在中国古代大量的文学作品中,都有菊花的芳踪。

    关于菊花的诗歌,最早的大概要算屈原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了。

    这位自称“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

    ”的千古第一诗人,在被放逐途中,为表达自己高贵的爱国情操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品质,餐秋菊之落英,吟出了不朽的杰作《离骚》。

    在这里,菊花象征着诗人高洁的品质。

    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曹植,在其脍炙人口的名篇《洛神赋》中,有这样的句子:“其形也,翩若惊鸿,宛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用菊花比喻裙裾飘飘、翩然飞舞的洛神的荣光鲜丽,写尽了洛神的风度和气质。

    东篱下悠然采菊的陶渊明,以田园诗人和隐逸者的姿态,赋予菊花独特的超脱的风格,菊花从此便有了灵性。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道出了多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人生真谛! 一改菊花隐逸者形象的,当然要数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了。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在其带有明显寓意和倾向性的诗作里,菊花成了饱经沧桑的勇敢坚强的斗士,为民请命,替天行道。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清寒,燕子双飞去。

    ”以写小令见长的北宋富贵词人晏殊赋予菊花悲凉的风格。

    无独有偶,元代大剧作家王实甫的《西厢记》中也有这样的句子:“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芳林醉,总是点点离人泪。

    ”满地凋零的菊花为剧中主人公的离情别绪做了衬托和渲染,菊花成了伤感意境中的代表景物。

    菊花,在千古第一女词人李清照的笔下往往成了寄托情思的对象。

    有思念远方丈夫,顾影自怜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有哀叹个人命运,抒写国破家亡的深悲剧痛的“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 代表着中国古代小说艺术最高成就的长篇巨著《红楼梦》,更是对菊花有着细致的描写。

    清高孤傲、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所作的《问菊》、《菊梦》等诗篇,赞美了菊花的高洁品质,和菊花进行着心灵上和情感上的交流。

    如《菊梦》中的“登仙非慕庄生梦,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问菊》中的“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雁归蛩病可相思?”在这些诗句中,菊花为塑造林黛玉的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样的菊花,因不同的人来观赏、来品味,自然便具有了不同的意义和风格了。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