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桑梓在古代什么意思?

    桑梓在古代什么意思?

    在汉语中,“桑梓”一词经常被人们用来代称“故乡、乡下”。

    这一用法至迟在东汉时期就已形成,因为东汉张衡在其《南都赋》一文中即有句曰:“永世友孝,怀桑梓焉;真人南巡,睹归里焉。

    ” 

    由于以上原因,久而久之,桑树和梓树就成了故乡的象征,“桑梓”也就成了故乡的代名词。

    如:三国时期的女诗人蔡琰的《胡笳十八拍》(一说为托名之作)即有句云:“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西晋文学家陆机的《思亲赋》和南朝诗人谢灵运的《孝感赋》中亦分别有句云:“悲桑梓之悠旷,愧丞尝之弗营”、“恋丘坟而萦心,忧桑梓而零泪”。

    这一用法在唐代的诗文中更为常见,如:“永怀桑梓邑,衰老若为还”(李德裕《早春至言禅公法堂忆平泉别业(金陵作)》、“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柳宗元《闻黄鹂》)、“谢病始告归,依依入桑梓”。

    桑梓指代家乡,社稷指代国家,鸿雁指代书信。

    扩展资料

    桑梓,古代,人们喜欢在住宅周围栽植桑树和梓树,后来人们就用物代处所。

    种植桑树为了养蚕,种植梓树为了点灯(梓树的种子外面白色的就是蜡烛的蜡, 近代以前的人使用的蜡烛上的蜡都是靠梓树获得的)。

    古人为了穿衣,家家种桑植麻。

    《孟子》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所以“桑麻”一词就专用来指农事,唐朝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诗,就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句子。

    古代人们家宅旁常栽种桑和梓,《诗经·小雅》中说“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是说桑与梓,容易引起对父母的怀念,后来“桑梓”就用来做“故乡”的代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桑梓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