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有关诗词鉴赏

    有关诗词鉴赏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这首律诗一开头便写别筵将尽,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

    作者抓住这一时刻的心理状态作为诗意的起点,径直但却自然地进入感情的高潮,情怀颇为深挚。

    “银烛吐青烟”,着一“吐”字,使人想见离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目光只是凝视着银烛的青烟出神的神情。

    “金樽对绮筵”,用一“对”字,其意是面对华筵,除却频举金樽“劝君更尽一杯酒”的意绪而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勉强相慰的话了。

    此中境界,于沉静之中更见别意的深沉。

    颔联“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源出《小雅。

    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是借用丝弦乐器演奏时音韵谐调来比拟情谊深厚的意思。

    “山川”表示道路遥远,与“琴瑟”作为对仗,相形之下,不由使人泛起内心的波澜:“离堂”把臂,伤“琴瑟”之分离:“别路”迢遥,恨“山川”之缭绕。

    这两句着意写出了离情的缠绵,令人感慨欷歔.颈联“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承上文写把臂送行,从室内转到户外的所见。

    这时候,高高的树荫遮掩了西向低沉的明月;耿耿的长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

    这里一个“隐”字,一个“没”字,表明时光催人离别,不为离人暂停须臾,难舍难分时刻终于到来了。

    结尾两句写目送友人沿着这条悠悠无尽的洛阳古道踽踽而去,不由兴起不知何年何月再能相聚之感。

    末句着一“何”字,强调后会难期,流露了离人之间的隐隐哀愁。

    这首诗中作者没有套用长吁短叹的哀伤语句,却在沉静之中见深挚的情愫。

    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应不温不火。

    “火”则悲吟太过而感情浅露:“温”则缺乏蕴藉而情致不深。

    此诗写离情别绪意态从容而颇合体度,有如琵琶弦上的淙淙清音,气象至为雍雅,不作哀声而多幽深的情思。

    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其二)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这首五言诗通篇咏香兰杜若。

    香兰和杜若都是草本植物,秀丽芬芳。

    兰若之美,固然在其花色的秀丽,但好花还须绿叶扶。

    花叶掩映,枝茎交合,兰若才显得绚丽多姿。

    所以作品首先从兰若的枝叶上着笔,迭用了“芊蔚”与“青青”两个同义词来形容花叶的茂盛,中间贯一“何”字,充满赞赏之情。

    如果说“芊蔚何青青”是用以衬托花色之美的话,那么“朱蕤冒紫茎”则是由茎及花,从正面刻画了。

    这一笔着以“朱”、“紫”,浓墨重彩地加以描绘,并下一“冒”字,将“朱蕤”、“紫茎”联成一体。

    全句的意思是:朱红色的花下垂,覆盖着紫色的茎,不但画出了兰若的身姿,而且突出了它花簇纷披的情态。

    兰若不象菊花那样昂首怒放,自命清高;也不象牡丹那般浓妆艳抹,富丽堂皇。

    兰若花红茎紫,叶儿青青,显得幽雅清秀,独具风采。

    “幽独空林色”,诗人赞美兰若秀色超群,以群花的失色来反衬兰若的卓然风姿。

    其中对比和反衬手法的结合运用,大大增强了艺术效果。

    特下“幽独”二字,可见诗中孤芳自赏的命意。

    诗的前四句赞美兰若风采的秀丽,后四句转而感叹其芳华的零落。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由夏入秋,白天渐短。

    “迟迟”二字即写出了这种逐渐变化的特点。

    用“袅袅”来形容秋风乍起、寒而不冽,形象十分传神。

    然而“袅袅秋风”并不平和。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芬芳的鲜花自然也凋零了。

    《感遇》,是陈子昂所写的以感慨身世及时政为主旨的组诗,共三十八首,本篇为其中的第二首。

    诗中以兰若自比,寄托了个人的身世之感。

    陈子昂颇有政治才干,但屡受排挤压抑,报国无门,四十一岁为射洪县令段简所害。

    这正象秀美幽独的兰若,在风刀霜剑的摧残下枯萎凋谢了。

    此诗全用比兴手法,诗的前半着力赞美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以其“幽独空林色”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

    后半以“白日晚”、“秋风生”写芳华逝去,寒光威迫,充满美人迟暮之感。

    “岁华”、“芳意”用语双关,借花草之凋零,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寓意凄婉,寄慨遥深。

    从形式上看,这首诗颇象五律,而实际上却是一首五言古诗。

    它以效古为革新,继承了阮籍《咏怀》的传统手法,托物感怀,寄意深远。

    和初唐诗坛上那些“采丽竞繁”、吟风弄月之作相比,它显得格外充实而清新,正象芬芳的兰若,散发出诱人的清香。

    杨炯●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

    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

    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

    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

    “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

    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

    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

    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

    “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

    “凤阙”是皇宫的代称。

    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

    第四句“铁骑绕龙城”,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

    “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

    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

    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

    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

    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

    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

    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

    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

    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

    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

    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

    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初唐四杰很不满当时纤丽绮靡的诗风,他们曾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作过颇有成效的开拓和创新,杨炯此诗的风格就很雄浑刚健,慷慨激昂。

    尤其是这样一首描写金鼓杀伐之事的诗篇,却用具有严格规矩的律诗形式来写,很不简单。

    律诗一般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这首诗除第一联外,三联皆对。

    不仅句与句对,而且同一句中也对,如“牙璋”对“凤阙”,“铁骑”对“龙城”。

    整齐的对仗,使诗更有节奏和气势,这在诗风绮靡的初唐诗坛上是很难能可贵的。

    宋之问●送别杜审言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杜审言和宋之问均是初唐诗人,又都致力于律诗的创作。

    他们在文学上志同道合,在政治上也有许多一致的地方。

    公元698年,杜审言坐事贬吉州(今江西吉安)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

    这首诗情真意切,朴实自然,较之宋之问的某些应制诗,算是别具一格的了。

    诗的前四句通俗晓畅,选词用字,不事雕饰,抒发感慨,委婉深沉。

    首联直起直落,抒写自如。

    当时,作者卧病在家,社会交往甚少,自不免孤零寂寞之感;偏偏这时又传来了友人因贬谪而远行的消息,那更是惆怅倍增。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正如实地反映了诗人作此诗时的处境和心情。

    “嗟”字用得好,自然而又蕴藉:一是惜别,因同知己离别而怅惘;二是伤怀,为故人被贬而感伤;三是慨叹,由友人被贬而感慨宦海沉浮,宠辱无常。

    这一“嗟”字,直贯篇末,渲染了一种悲凉沉重的气氛。

    有的本子误作“闻”字,则肤浅刻露,索然无味了。

    别离固已难堪,如能举杯饯行,面诉衷曲,亦可稍慰离怀;但作者又因病不能相送,寂寞感伤之外,又增添一种遗憾之情。

    “河桥不相送”一语平平道来,作者的思想感情却曲折起伏,波澜叠出。

    第四句别开生面,写出了想象中的送别情景:友人去远了,送行者亦已纷纷离开,河桥景色,一如平常,唯有那江边垂柳,临风依依,惜别之情,似无穷尽,历时既久而难以逝去。

    这一笔表明作者身虽未去河桥,而其心已飞往江滨,形象而含蓄地写出了自己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使“送别”二字有了着落,与第三句对照起来看,又是一层波澜。

    律诗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这首诗的第二联对偶虽不甚工致,但流走匀称,宛转如意,说明作者于此重在达意抒情,而不拘泥于形式上的刻意求工,这也体现了初期律诗创作中比较舒展自由的特色。

    后四句接连用典。

    此诗用典,熨贴工稳,不伤晦涩,仍保持了全诗自然朴素的风格。

    第三联用的是孙楚和屈平的典故。

    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

    屈平才华卓绝,遭谗被逐,流落沅湘,自沉汨罗而死。

    贾谊贬长沙王太傅时,途经湘水,感怀身世,曾作《吊屈原赋》。

    杜审言也是个“恃才謇傲”的人,而眼下面临的却是一种逆境,此番由洛阳流贬吉州,正好取道两湖,浪迹潇湘,沿途恰是前贤足迹所到之处,抚今思昔,能不感慨系之!“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既暗点友人的贬谪,交代其行踪,更是以孙楚、屈原的身世遭遇,喻友人才学之高超,仕途之坎坷,以及世道之不平,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

    结尾仍用典。

    《晋书。

    张华传》:“斗牛之间,常有紫气。

    豫章雷焕曰:”宝剑之气,上彻于天。

    ‘华问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

    ’即补焕丰城令。

    焕到县掘狱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气非常。

    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

    是夕斗牛间气不复见焉。

    ”丰城(今江西丰城县)与杜审言的贬谪地吉州同属江西。

    作者在此用龙泉剑被埋没的故事,分明是喻友人的怀才不遇,进一步丰富了上联的寓意;但同时也发展了上联的思想:龙泉剑终于被有识之士发现,重见光明,那末友人也终将脱颖而出,再得起用,于愤懑不平中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抚慰与热切期望。

    宋之问在律诗的定型上有过重要贡献,但其创作并未完全摆脱六朝绮靡诗风的影响。

    这首诗音韵和谐,对仗匀称,而又朴素自然,不尚雕琢,可以说是宋之问律诗中的佳作之一,代表了作者在这一诗体上所取得的成就。

    听颖师弹琴

    韩愈

    昵昵儿女语, 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 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 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 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 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 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 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 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 无以冰炭置我肠!

    喜惧哀乐,变化倏忽,百感交集,莫可名状,这就是韩愈听颖师弹琴的感受。

    读罢全诗,颖师高超的琴技如可闻见,怪不得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了。

    诗分两部分,前十句正面摹写声音。

    起句不同一般,它没有提及弹琴者,也没有交待弹琴的时间和地点,而是紧扣题目中的“听”字,单刀直入,把读者引进美妙的音乐境界里。

    琴声袅袅升起,轻柔细屑,仿佛小儿女在耳鬓厮磨之际,窃窃私语,互诉衷肠。

    中间夹杂些嗔怪之声,那不过是表达倾心相爱的一种不拘形迹的方式而已。

    正当听者沉浸在充满柔情密意的氛围里,琴声骤然变得昂扬激越起来,就象勇猛的将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显得气势非凡。

    接着琴声又由刚转柔,呈起伏回荡之姿。

    恰似经过一场浴血奋战,敌氛尽扫,此时,天朗气清,风和日丽,远处浮动着几片白云,近处摇曳着几丝柳絮,它们飘浮不定,若有若无,难于捉摸,却逗人情思。

    琴声所展示的意境高远阔大,使人有极目遥天悠悠不尽之感。

    蓦地,百鸟齐鸣,啁啾不已,安谧的环境为喧闹的场面所代替。

    在众鸟蹁跹之中,一只凤凰翩然高举,引吭长鸣。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这只不甘与凡鸟为伍的孤傲的凤凰,一心向上,饱经跻攀之苦,结果还是跌落下来,而且跌得那样快,那样惨。

    这里除了用形象化的比喻显示琴声的起落变化外,似乎还另有寄托。

    联系后面的“湿衣泪滂滂”等句,它很可能包含着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慨叹。

    他曾几次上奏章剖析政事得失,希望当局能有所警醒,从而革除弊端,励精图治,结果屡遭贬斥,心中不免有愤激不平之感。

    “湿衣”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颇相类似,只是后者表达得比较直接,比较显豁罢了。

    后八句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

    “嗟余”二句是自谦之辞,申明自己不懂音乐,未能深谙其中的奥妙。

    尽管如此,还是被颖师的琴声所深深感动,先是起坐不安,继而泪雨滂沱,浸湿了衣襟,犹自扑扑簌簌滴个不止。

    这种感情上的强烈刺激,实在叫人无法承受,于是推手制止,不忍卒听。

    末二句进一步渲染颖师琴技的高超。

    冰炭原不可同炉,但颖师的琴声一会儿把人引进欢乐的天堂,一会儿又把人掷入悲苦的地狱,就好比同时把冰炭投入听者的胸中,使人经受不了这种感情上的剧烈波动。

    全篇诗情起伏如钱塘江潮,波涛汹涌,层见迭出,变化无穷。

    上联与下联,甚至上句与下句,都有较大的起落变化,例如首联“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写柔细的琴声,充满和乐的色调,中间着一“怨”字,便觉波浪陡起,姿态横生,亲昵的意味反倒更浓,也更加富有生活气息。

    又如首联比以儿女之情,次联拟以英雄气概,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柔一刚,构成悬殊的形势。

    第三联要再作起落变化,即由刚转柔,就很容易与第一联交叉重迭。

    诗人在实现这一起伏转折的同时,开辟了另一个新的境界,它高远阔大、安谧清醇,与首联的卿卿我我、充满私情形成鲜明的比照,它所显示的声音也与首联不一样,一者(首联)轻柔细屑,纯属指声;一者(三联)宛转悠扬,是所谓泛声。

    尽管两者都比较轻柔,却又各有特色,准确地反映了琴声高低疾徐的变化。

    清人方东树说韩愈写诗“用法变化而深严”(《昭昧詹言》),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历来写乐曲的诗,大都利用人类五官通感的生理机能,致力于把比较难于捕捉的声音转化为比较容易感受的视觉形象。

    这首诗摹写声音精细入微,形象鲜明,却不粘皮着肉,故而显得高雅、空灵、醇厚。

    突出的表现是:在摹写声音节奏的同时,十分注意发掘含蕴其中的情志。

    好的琴声既可悦耳,又可赏心,可以移情动志。

    好的琴声,也不只可以绘声,而且可以“绘情”、“绘志”,把琴声所表达的情境,一一描摹出来。

    诗歌在摹写声音的同时,或示之以儿女柔情,或拟之以英雄壮志,或充满对自然的眷恋,或寓有超凡脱俗之想和坎坷不遇之悲,如此等等,无不流露出深厚的情意。

    韩愈是一位极富创造性的文学巨匠。

    他写作诗文,能够摆脱拘束,自辟蹊径。

    这首诗无论造境或遣词造语都有独到之处。

    以造境言,它为读者展示了两个大的境界:一是曲中的境界,即由乐曲的声音和节奏所构成的情境;一是曲外的境界,即乐曲声在听者(诗人自己)身上得到的反响。

    两者亦分亦合,犹如影之与形。

    从而使整个诗歌的意境显得深闳隽永,饶有情致。

    以遣词造语论,不少诗句新奇妥帖,揉磨入细,感染力极强。

    例如开头两句押细声韵,其中的“女”、“语”和“尔”、“汝”声音相近,读起来有些绕口。

    这种奇特的音韵安排,恰恰适合于表现小儿女之间那种缠绵纠结的情态。

    后面写昂扬激越的琴声则改用洪声韵的“昂”、“场”、“扬”、“凰”等,这些都精确地表现了弹者的情感和听者的印象。

    另外,五言和七言交错运用,以与琴声的疾徐断续相协调,也大大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

    如此等等,清楚地表明,诗人匠心独运,不拘绳墨,却又无不文从字顺,各司其职。

    所谓“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其实也是韩愈本人诗歌语言的一大特色。

    李花赠张十一署

    韩愈

    江陵

    城西二月尾, 花不见桃惟见李。

    风揉雨练雪羞比, 波涛翻空杳无涘。

    君知此处花何似?

    白花倒烛天夜明, 群鸡惊鸣官吏起。

    金乌海底初飞来, 朱辉散射青霞开。

    迷魂乱眼看不得, 照耀万树繁如堆。

    念昔少年著游燕, 对花岂省曾辞杯?

    自从流落忧感集, 欲去未到思先回。

    只今四十已如此, 后日更老谁论哉?

    力携一樽独就醉, 不

    忍虚掷委黄埃。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春,韩愈为江陵府法曹参军,常与功曹参军张署诗酒往还。

    在二月底的一个晚上,韩愈往江陵城西看李花,张署因病未能同游,韩愈归作此诗以赠。

    这首诗写得精妙奇丽,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

    诗歌前段着力摹写李花的情状,刻画从黑夜到清晨之间李花的物色变化,真是灿烂辉煌,令人魂迷眼乱。

    后段借花致慨,百感交集。

    全诗情寓物中,物因情见,可称咏物佳作。

    “江陵”二语,前人多所不解。

    如清末诗评家陈衍说:“桃花经日经雨,皆色褪不红,一望成林时,不如李花之鲜白夺目。

    ”实未领会作者深意。

    “二月尾”,已点明是无月之夜。

    “花不见桃”,并不是没有桃花,而是在黑夜中红桃反光微弱,看不清楚;“惟见李”,李花素白,反光强烈,在黑暗的背景中特别鲜明可见。

    这里以桃花作陪衬,更突出了李花的皎洁与繁茂。

    王安石《寄蔡氏女子》诗:“积李兮缟夜,崇桃兮炫昼。

    ”也注意到颜色与光的关系,把桃花和李花在昼夜间给人不同的感觉形象地表达出来。

    最能领略韩愈此诗妙处的是南宋诗人杨万里。

    他的《读退之李花诗》云:“近红暮看失燕支,远白宵明雪色奇。

    花不见桃惟见李,一生不晓退之诗。

    ”并有小序:“桃李岁岁同时并开,而退之有‘花不见桃惟见李’之句,殊不可解。

    因晚登碧落堂,望隔江桃李,桃皆暗而李独明,乃悟其妙。

    盖‘炫昼缟夜’云。”

    “风揉”五句,力写李花“缟夜”的情景。

    诗人在低徊叹赏:城西的李花啊,和煦的春风在抚摩它,霏微的春雨去洗涤它,李花白得连雪花儿也比不上。

    繁密的花树林,望去象无际的波涛,在空中翻腾涌动。

    看,这是何等瑰丽的景象!古来咏花之作,每偏于纤巧仄媚,而韩愈却以如椽之笔,写奇壮之景,形象生新,境界宏阔,具见韩诗“思雄”、“力大”的特色。

    诗人接着写道:朋友,您知道这儿的李花象什么呢——那亿万朵洁白的花儿,把夜空照得通亮。

    群鸡误以为天明,都惊觉而啼,官吏们因此也纷纷起床了。

    此数语浓墨重彩,正是韩愈善用的“狠”笔!“群鸡惊鸣”之语,想象怪奇,把李花的“缟夜”渲染到极至。

    韩愈是写文章的大手笔,很讲究谋篇布局,法度严密,命意曲折,一篇上下,都有线索可寻。

    每段每句,都要安排得法,以使文章变化多姿。

    “群鸡”一句,似虚似实,正是上下接榫之处,仿佛李花真的把天照亮了,而下面紧接“金乌海底初飞来”句,由虚写转为实写,由夜晚写到清晨,接得非常自然,韵脚也由仄韵转为平韵,声情一致,音节谐畅。

    我们看,诗人是怎样描写朝阳初照花林的情景的:那神话传说中的金乌——太阳,刚从海底飞来,半天空红光散射,青霞披开,使人眼乱魂迷,无法逼视——啊,阳光正照耀着千万树李花,繁密成堆!诗人以厚重的笔触和浓烈的色调,描绘了阳光、云彩和花树交相辉映的丽景。

    诗中这无比奇特的意象,正表现了韩诗“放恣横从,神奇变幻”的艺术特征。

    “念昔”句以下为第二段。

    由花及人,感物兴怀,今昔对比,自伤身世。

    诗人回忆起往日少年时候,爱游赏宴乐,对着美丽的春花,开怀畅饮;自从流落不遇,百忧交集,要去看花时,未到已先想着回家了。

    而今从阳山贬所量移江陵,追想起自己被放谪的经过,不禁感喟苍凉。

    末四句更跌深一层,写自己今日尽情对酒赏花,是为了不忍辜负春光,让美好的花儿寂寞地零落在黄土里。

    这一段抒发个人的感慨,全用散文化笔法,而依然有着浓郁的诗味。

    “只今四十已如此,后日更老谁论哉”等句,虚字的使用尤为妥贴。

    如方东树所云:“其于闲字语助,看似不经意,实则无不坚确老重成炼者。

    ”(《昭昧詹言》)

    此诗上半段,造意奇特,气象雄浑。

    诗人以劲健之笔描写绮丽的景物,发掘出常人所未曾领略到的自然的美。

    诗中的奇思壮采,浪漫的情调,宏阔的意境和难以捉摸的纷繁的艺术形象,都表现了诗人无比丰富的精神世界。

    如用翻空的波涛形容李花林,写白花倒映得天亮而使群鸡惊鸣等,都是戛戛独造的未经人道之语。

    然而,正如李黼平《读杜韩笔记》指出的,这些诗句“可谓工为形似之言,而诗之佳处不在此”。

    诗人写李花,也是在写自己。

    上半篇极写李花的洁白与繁茂,我们不也可以联想到诗人那惊众的才华吗?时当盛年的诗人,胸怀着匡时济世之心而处于无用之地,他只惋伤光阴的浪掷,大丈夫志业无成,故在诗中借花以寄个人的深慨。

    下半篇惜李花也是自惜,诗语质朴,与上边华赡的写景语恰成强烈的对比,而诗中有文,则辞气更为流畅,感情也显得更为浓挚了。

    蒋抱玄《评注韩昌黎诗集》云:“此诗妙在借花写人,始终却不明提,极匣剑帷灯之致。

    ”如宝剑在匣,华灯在帏,而剑气灯光却若隐若显,给观者以想象和联想的余地,这正是此诗高妙之处。

    (陈永正)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