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有什么民俗文化
中国西北地区著名古建筑群之一,原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地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西关伏羲路。
一九六三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伏羲庙坐北朝南,临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
庙内古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新建筑有朝房、碑廊、展览厅等6座。
新旧建筑共计76间。
整个建筑群包括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庄严雄伟。
[1]
2018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旅游装备展上,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榜单。
[2]
中文名称
伏羲庙
外文名称
Fuxi Temple
地理位置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伏羲路110号
气候类型
温带半湿润气候
占地面积
13000平方米
开放时间
08:00--17:30
景点级别
AAAAA
门票价格
40元
著名景点
文祖殿 先天殿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城市
甘肃省天水市2001年06月25日,伏羲庙作为明、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共2张
伏羲庙
庙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间(1483——1484年),前后历经九次重修,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年)第九次重修后,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现存面积6600多平方米。
[3]
伏羲庙临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
庙内古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新建筑有朝房、碑廊、展览厅等共6座。
新旧建筑共计76间。
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
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庄严雄伟。
而朝房、碑廊沿横轴线对称分布,规整划一,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建筑艺术风格。
由于伏羲是古史传说中的第一代帝王,因此建筑群呈宫殿式建筑模式,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伏羲祭祀建筑群。
又因有伏羲庙,民国以前小西关城又叫伏羲城。
[3]
共18张
伏羲庙 建筑细节特写
先天殿又称正殿、大殿,在中院后部正中,是伏羲庙的主体建筑,巍然屹立于院子正北高1.7米的砖筑月台上。
其高大雄伟的殿内,有伏羲彩塑巨像一尊。
藻井顶棚正中绘太极河洛八卦图,四周等分为六十四格,内刻绘六十四卦图。
先天殿后面为太极殿,又称退殿、寝殿、寝宫,依“前宫后寝”惯例而建,原供伏羲,后祀神农,建筑规模略小于先天殿。
[3]
伏羲庙各院内遍布古柏,为明代所植,原有64株,象征伏羲六十四卦之数,现存37株。
挺拔苍翠,浓荫蔽日。
伏羲庙大门内侧东西墙角原有古槐两株,相对而立。
现存东边1株,树干中空,经鉴定为唐代所植。
[3]
每逢正月十六伏羲诞辰日,周边群众扶老携幼,纷纷前来伏羲庙朝拜祭祀“人祖爷”。
一时,宝烛辉煌,香烟缭绕,钟鼓鸣天,善男信女异常虔诚,庙内充满着一派庄严肃穆的景象。
[3]
伏羲庙门坊又称大门、正门、前门、头门。
伏羲庙
地理环境
天水伏羲庙[4] ,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纪念上古"三皇"之一伏羲氏的明代建筑群。
1963年人民政府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伏羲庙址位于天水市秦城区(现为秦州区)西关伏羲路。
卦台山的古建筑被破坏无遗;而天水城里的伏羲庙主要建筑、塑像和其它文物,却由于天水市文化部门及时地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基本保存完好。
国内不少专家、学者认为:重视保护这一建筑群,对于研究中国远古历史、探讨明代建筑艺术、考察天水地方民俗风情等,有着相当重要的实物资料价值。
史料记载,元代统治者对"三皇"特别推崇。
他们认为,"三皇"应为伏羲、神农、轩辕。
元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成宗铁木尔,诣令全国各州、县,务必修建 "三皇"庙,以通祀之。
当时,天水市作为秦州府治,又是成纪县地,即伏羲故里,因之,这里的"三皇"庙也便修得特别讲究。
此庙就是如今伏羲庙的前身。
此庙从建成到元朝覆亡,虽然只有六十多年光景,可是由于政局动荡,各方均受牵连,文化、宗教、教育等诸业日趋萧条;因之,到明代初期,天水"三皇"庙已倾倒坍塌,不成样子了。
直到明代中叶,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在秦州指挥"明威将军"尹凤的倡导组织下,才在原"三皇"庙的基础上,重新起造庙宇,始称"伏羲庙",延续至今,已近五个世纪了。
据记载,伏羲庙起初并不很大。
自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起,巡茶御史陈讲,用了三年时间进一步开拓修缮,为伏羲庙的规模和布局奠定了基础。
近五百年来,又先后历经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嘉庆十一年 (公元1806年)、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屡次扩建、维修,才成如今这样整肃宏伟、远近闻名的古建筑群。
伏羲庙,坐北向南,占地一万余平方米。
现存建筑为两门三进。
修建历程
明弘治三年(1490年)创建,嘉靖二年(1523年)、清顺治十年(1653年)、乾隆四年(1739年)重修。
嘉庆十年至十二年(1805~1807年)间由原来的3间扩建至5间,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年)间又重修,始成今制。
面阔5间计17米,进深2间计5.4米。
悬山顶,绿瓦龙吻,质朴典雅。
景观景点
进大门牌坊,即入正门。
此门五间门面,共宽十八米,进深两间。
正中门楣,原挂有祖籍天水的明代著名书法家胡缵宗所书"与天地准"巨匾一方,现悬挂"太昊宫"匾一,含义同"与天地准"相似,都是颂扬伏羲造福人类的恩德广大无边。
伏羲庙的这座正门,虽也经清代局部修缮,但其主体部分,仍然保留了明代建筑风格,实为难能可贵。
至今,屋顶完整无损,正脊两端施龙吻,尾向内,背兽齐全,中央置宝瓶;脊身饰缠技牡丹。
这套质朴典雅、玲斑剔透的饰品构件,工艺、艺术价值相当之高,曾引起国内不少建筑专家和艺术家的重视。
步入前院,可见院东有棵古槐,传为唐代栽植。
岁月流逝,已逾千年;虽然屡经兵燹天灾,阅尽人间春色,至今依旧昂然挺拔,令人叹为观止。
[5]
文祖殿,迎面为一座碧瓦覆项、结构宏伟的大型古建筑,就是文祖殿。
此殿虽系清乾隆三年(公元一七三八年)重建,但其彩绘风格却保持了明代暖色基调,向为专家所称道。
穿过仪门,来到中院。
由于场面开阔,令人襟怀顿觉释然。
这里是伏裁庙建筑群的中心部分。
正中位置为一月台,殿、阁、亭、榭,高下相间,与院内星罗棋布的株株参天古柏,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妙趣横生。
民间说法,前后院内原来共有古柏六十四株,是按照伏羲八卦推演的六十四个方位栽植的。
现在尚存三十七株,冬夏常青,生机盎然。
这些忘年古柏,现已成了珍贵的文物树了。
[5]
先天殿,又称正殿、大殿。
在中院后部正中,是伏羲庙建筑群的主体建筑。
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创建的太吴宫是其前身,但原宫址未必是今殿址。
嘉靖二年(1523年)扩建,时榜书“先天”。
嘉靖十年、清顺治十年(1653年)、乾隆四年(1739年)、嘉庆十年至十二年(1805-1807年)间、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年)间屡经重修,始成今制。
面阔7间计26.4米,进深5间计14.05米。
殿宇雄踞宽阔的露台之上,庄严宏伟,重檐歇山大顶衬以龙吻脊、雕花天宫宝刹,显得高贵典雅,气度非凡,虽屡经重修,依旧呈明代风貌。
上檐殿身七架,下檐周匝回廊,间架结构自然,比例尺度合理。
正面明间、次间、尽间隔扇门窗雕以盘龙、团凤、仙鹤、糜鹿等吉祥物图案,饰以牡丹、艾叶、松枝等植物,华丽精美。
因阅历久远,色彩斑驳,时显沧桑气息。
殿内伏羲圣像高3米有余,手托八卦,目光如炬,正襟危坐神龛之中,灵气逼人。
像右原有龙马雕像、左置河图洛书石盘,民国30年(1941年)被十三临时教养院生产合作社拆除,现已依原样恢复。
殿顶棚以井口天花和藻井(在正中)相伴装饰,井口天花镶嵌伏羲六十四卦卦象图①,而藻井施绘河图和伏羲先天八卦图,将装饰和伏羲氏的业绩紧密结合,别具特色。
明月之夜,置身中院,月光从古柏枝桠缝中筛落下来,银辉泻地,而先天殿檐牙上的老铁钟迎风摇曳,叮当声轻盈入耳,犹如超人化境。
[5]
朝房,中院、第三院都有,分列先天殿前东西两侧和太极殿前东西两侧,相向对称分布。
明嘉靖二年(1523年)创建,时有房20间。
清顺治十年(1653年)重修,乾隆四年(1739年)修葺6间,新建14间。
嘉庆十年至十二年间(1805-1807年)重修10间,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年)间改建为16间,即中院先天殿前东西各5间,第三院太极殿前东西各3间,现存太极殿东侧3间。
房为悬山顶,土木结构。
1989年12月,在先天殿露台前东西两侧重建朝房各5间,出廊式顶砖木结构。
朝房是仿宫殿式建筑设置的,按古代惯例,文武官员上朝前先在朝房做准备活动,或面浴或整衣冠,而后静待金銮殿的上朝钟鼓声。
文官居西朝房,武官居东朝房。
钟楼(鼓楼),分列先天殿露台东西。
宫观寺院的常设建筑,所谓暮鼓晨钟。
清嘉庆十年至十二年(1805?1807年)间创建,均呈六角攒尖顶,小巧玲珑。
原来都是封闭式的,只留一面为门,现柱间的雕花窗棂已全部拆去,与亭无二致。
钟楼在民国29年(1940年)第十三临时教养院进驻伏羲庙后,因失火被焚毁,清代的大铁钟下落不明。
现存的钟亭是1988年天水市博物馆复原重建的。
民间祭祀伏羲的组织“上元会”补铸铁钟一口,悬置其中。
鼓楼依旧,而鼓早已不知去向。
依据采访所知,原来鼓楼的鼓很大很响,民国33年(1944年)中国戏剧学社戴涯话剧团来天水演出话剧《雷雨》,还曾借用这面鼓伴奏雷声。
碑亭(碑廊),原在先天殿西侧。
创建时间不详,乾隆《直隶秦州新志.建置》提及庙内有“碑亭”,据此,疑创建于明代。
有史可证为清嘉庆十年至十二年(1805-1807年)间重建,时有碑亭6所。
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年)间改建为碑廊一列,共5间。
1955年,天水师范搬入伏羲庙后,占用碑廊,将碑碣放翻另置。
1990年,在仪门内侧东西新建碑廊两列,共10间。
卷棚顶,砖混结构,所有碑碣都得以安置。
中院,处仪门和先天殿后墙之间,是伏羲庙的主体院落。
先天殿居后、居中,东西两侧分列朝房、碑廊、钟鼓楼,构成典型的四合院。
太极殿,又称退殿、寝殿、寝宫,在第三院后部正中,依“前宫后寝”惯例而建。
明嘉靖二年(1523年)创建,时榜书“太极”。
清顺治十年(1653年)、乾隆四年(1739年)、嘉庆十年至十二年(1805-1807年)间、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年)间屡经重修,始成今制。
太极殿面阔5间计17.7米,进深3间计9.38米。
单檐歇山顶。
正面装饰不及先天殿华丽,但尽间龙凤呈祥雕刻,鲜明生动,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殿内设神龛,供伏羲圣像,比先天殿像略小而形体相似。
不设顶棚,较先天殿简陋。
第三院,处先天殿和太极殿之间。
殿前东西列朝房。
有侧门和中院、后院相通。
后院(后陵),又称第四院,处太极殿和伏羲城北城墙之间。
明嘉靖二年(1523年),院内设置见易亭、水池、桥亭等,并植有花木,经嘉靖十年(1531年)整修,成为风景幽美的园林,类北京故宫的御花园。
明胡缵宗有《与赵太史见易亭小坐》诗,正是在此院中吟作的。
为体现建筑群的完整,明代创庙时,仿河南淮阳伏羲陵形制,天靖山麓半山设有象征性的伏羲陵标志。
庙前又置大片庙地,有“负山带河”之说。
山即指天靖山,河即藉河。
明末兵燹不断,于是筑小西关城环围庙宇及附郭居民,伏羲庙后院和天靖山割裂。
以后逐渐荒废。
清乾隆四年(1739年),秦州知州李铉主持重修伏羲庙时,院中的亭、池、桥已不复见,亦未完全恢复,只是在庙西北余地,种花构亭,以供游憩。
民国时人称“后陵”,认为是归葬伏羲的地方。
院内杂草丛生,大蛇屡见,人迹罕至。
民国28年(1939年),第十三临时教养院进驻之后,在院内修建工房等。
1955年天水师范学校迁入之后,又在这片空地上修建教室等。
1970年后归部队使用,2002年正式退还地方。
[6]
节日活动
在天水,相传正月十六是伏羲诞辰,按照传统人们要到伏羲庙 “朝人宗”,这便是伏羲庙庙会,隆重而盛大。
每年这一天,天水人都要祭祀人文始祖伏羲,仰望“人祖”朴实、憨厚、慈祥的面容,追思华夏民族遥远辉煌的历史,怀念人文始祖肇启中华文明的丰功伟绩,缅怀始祖恩泽,弘扬伏羲文化,促进社会团结进步。
人们抚摸、辨识着年代久远的碑文,观赏着笔精墨妙的书画作品,受到了一次极好的传统文化教育。
伏羲祭祀大典
所获荣誉
1963年被评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公交
天水市秦州区伏羲路110号从天水中心广场南侧街道一直向西步行20分钟即可到达,打车约10元。